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2015-08-15 00:51:24潘晓红
语文天地 2015年33期
关键词:葬礼读后感瀑布

潘晓红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将“写”作为重点,忽略了“读”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常常导致学生在写作时难以动笔,产生阅读与写作脱节的现象。其实,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

一、读中感悟的理性思考

1.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上课之前可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查阅字典学习生字的语音及意思,为文章的理解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带着课后习题有目的的朗读。

2.有助于在阅读中有效感悟。以《特殊的葬礼》为例,如果没有在课前进行阅读就不会知道这场葬礼究竟是“谁”的葬礼,也不知道这其实是想表达环保理念的文章。这场葬礼的主人公一条瀑布,描述了由于环境的破坏导致瀑布从兴盛到衰竭的过程,传递出环保的理念。在讲课前可花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朗读并讲解文章内容,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古诗的阅读更能表达阅读带来的魅力。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为例,通过朗读可以了解作者表达的时思乡思亲之情。朗读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猜测茱萸要表达的意思。学生通过朗读把握了文章的思想,自然知道茱萸寄托的是一份思念亲人的感情,教师鼓励同学抒发自己的看法。实践证明,朗读在诗词上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二、读写互补促积累

小学阶段的语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时期,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手法。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能读、会写已经成为衡量小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读与写是两种能力,它们之间有相辅相成的效果。同时,将阅读以及写作配合起来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多读多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是内化的过程;写是表达,是运用,是外化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记忆、积累语言文字,为表达提供素材。阅读还为写作提供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在模仿中写作。写作也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质量。读与写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读写结合有很强的操作性。

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小令是辛弃疾在晚年遭受打击不得志时,归隐农村写的。描述了农村生活的恬淡舒适。前两句简单的几个描述就把环境点明了,后几句采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安逸的乡村生活。通过朗诵,学生们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画面。这种直白的描写手法,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在学习这首小令之后,还可以通过即兴创作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例如将初中的《天净沙·秋思》提前引入课题,加深他们的理解。

三、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如何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将积累的知识素材运用到文本写作中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

1.引导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在阅读的时候将好的素材积累起来,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做笔记的方法,鼓励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把笔记转化到自己的文章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重视写读后感。通过做笔记,学生的文笔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这个时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读后感的写作。笔记注重的是总结和归纳,写读后感则是把自己的思维发挥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

3.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的最初阶段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知识的积累又不太够,文体写作可以从仿写开始。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景的文章,如《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这些文章在景观的描写上都十分出色。如“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这些句子用比喻的手法,将瀑布壮阔的场景描绘出来。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求学生进行仿写,提升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葬礼读后感瀑布
《葬礼》(海报)
《葬礼》(海报)
散文诗(2023年16期)2023-09-10 07:46:32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18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小读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12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军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8:04
瀑布
“读后感”等十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