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5-08-15 00:51孔令法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夹竹桃乌鸦狐狸

孔令法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学习的过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就是学生学习课文,应该达到别人问,自己能答,别人不问,自己能设疑质问,从语言因素到思想意义能较好的理解这样一个境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欲望

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要取决于对问题的本体兴趣,即对于原事物的兴趣,这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以此类推,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与否,首先取决于他对该学科产生兴趣与否。所以,教师要极力减少学生受挫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答问、提问、解答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而不是批评、指责、甚至是嘲笑。

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写了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块肉的故事。教后问:乌鸦应该怎样做才不会上狐狸的当呢?学生甲答:赶紧把嘴里的肉吃了。学生乙答:赶紧飞走呀!学生丙答:不要听狐狸甜言蜜语。很显然,丙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教师应在比较的基础上,肯定甲和乙的正确因素,让甲乙丙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成功感,而不是受挫感,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如讲好导语,把握好过渡,做好总结;充分使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挂图、录音、卡片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的调动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当他们产生兴趣时,兴趣将促使他们,不断产生问题,问题又将强化他们的兴趣,这种良性循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与动力,足以促进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二、从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习惯区别于兴趣的地方在于前者具有持久性和客观性,后者具有断续性和情感性。所以,问题意识习惯的养成极为重要。习惯的训练应注意:教师具有强烈的训练意识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切忌由于时间紧赶进度、心情不佳、师生配合不好等原因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其次是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方法,把握好梯度和针对性。先训练的层次通常应是:

教师方面:在内容层次上由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单一问题——综合问题;易解问题——难解问题;形象问题——抽象问题。在方法层次上由师问生答——生问师答——自问自答。

学生方面:求教于师——模仿老师——自思自问——自问自解——自我鉴别。让学生先听老师如何思考,如何提问,如何寻求到答案,从中获得知识。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老师进行模仿,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提问并逐步达到自己解答的境界。

三、从点拨引导入手,提高问题的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比较法点拨。用比较遴选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判断性,扩大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会在许多问题中提炼出较高质量问题来思考。如教学《狐狸和乌鸦》: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2.写了哪些动物?3.狐狸讲了几次话?每次都讲了什么?乌鸦每次都有什么反应?4.乌鸦为什么会上当?

以上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也是能够基本能解决的,但问题1、2就太浅显,对于突出课文重点来说意义不大。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后删除,不必提出来思考讨论,而对于乌鸦上当说明它爱听奉承话,同时说明狐狸怎么样、狐狸的狡猾从哪儿最能看出来之类的问题可以引导思考。虽然这样的问题难度大些,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这种比较中学会鉴别和遴选,增强思维的自我评价、自我评判能力。

在思路上点拨。课堂上,时常出现一些学生答非所问、答而不对或答而不全的现象,学生思路不对是其注意原因。教学《夹竹桃》一文为例:

师:课文题目是夹竹桃,可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它花呢?

生:是为了说明作者家里的花多。是为了说明作者喜欢养花。是因为这些花也像夹竹桃花那样漂亮。

这表明学生的思路不够正确,问题的实质是问那些花和夹竹桃的内在联系。学生却没有从花期这一路子思考,而是孤立地看各个事件。此时,教师应给予矫正,从其他那些花期和夹竹桃花期比较来引导学生明白,写那些花是为了衬托夹竹桃的任性,为写夹竹桃的任性做了铺垫,打了基础。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忽略不行,急于求成也不行,坚持训练,练有目的,练有层次,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养成并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夹竹桃乌鸦狐狸
一支夹竹桃
女孩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
小乌鸦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乌鸦喝水后传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