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枇杷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15-08-15 00:48李云涛
云南农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枇杷果农农户

李云涛

(漾濞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漾濞672500)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漾濞县引入枇杷新品种在各乡镇种植,漾江镇种植63.3hm2,苍山西镇种植33.3hm2,鸡街乡种植13.3hm2,其他乡镇种植13.3hm2。

2 存在问题

2.1 科技培训不到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1)栽培管理粗放,品种单一。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劳动者初中以下文化的占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农业科技培训,科技、市场意识不强,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种植水平参差不齐,果品产量、质量差异较大。部分种植户开挖定植塘不施基肥,栽后不重视修剪、拉枝、疏果,任其自然生长,形成枇杷植株大小、树势强弱、产量高低、果品质量、经济效益等参差不齐,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

2)果农市场、风险意识不强。果农缺乏新知识、新信息,缺乏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从事生产与加工包装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品牌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的经管理知识和能力,从而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基层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对新品种、新栽培技术的知识,农民相应的科技培训不到位。

3)科技意识淡薄,投入不足。不少果农思想意识落后,科技意识淡薄,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应用不广泛,大部分农户投入的劳力和财力较少,该施肥时不施或少施,忽视修剪、拉枝、套袋、疏果,不及时防治病虫害,导致果品产量、品质参差不齐,无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致使部分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

2.2 基础设施薄弱

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枇杷种植区域多为缓坡地带,但与之配套的排灌沟渠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旱季无水浇灌或取水困难,是制约枇杷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枇杷不耐贮,特别是成熟度比较高的果实更不耐贮运,给部分交通不便的种植户销售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滞后

1)产品供求信息缺乏。产业的市场化离不开信息化,农户信息不灵,会导致生产趋同化。在种植枇杷上,往往盲目跟从,导致生产效益低下。再由于种植户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积累少、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小等原因,投入枇杷产业的资金明显不足。近年来,尽管各级财政不断增加资金的扶持力度,但资金有限,难以做到科技的全面推广,更缺乏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

2)销售渠道单一。目前,漾濞县果农仍然在重复“个体生产→零售摊贩(或批发商贩)→消费者”的销售途径,销售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仅靠果品成熟季节鲜销,市场占有份额小,枇杷大量成熟时,部分果农直接面对消费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势单力薄,影响了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科学规划,精栽细管

做到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连片,规范建园,科学管理,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加大推广力度。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山地经济林园地的自然集水技术,力保水源供给及减少自然降水引起的冲刷。经济林园地土壤管理技术,利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结构,测土配方,采用肥料穴施技术和化肥缓释技术,尽可能减少土壤反复翻耕引起的水土流失。控制产量,提高质量。

3.2 依靠科技,做好示范

重点选择部分枇杷种植户对其进行最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指导,以基地为示范点,集成推广枇杷标准化栽培技术,从育苗、挖塘、移栽、修枝、打杈、拉枝、套袋、采摘、包装、销售都使用标准化技术,还包括栽培过程中的肥水管理、病虫草鼠害、鸟害、防霜冻等方面的管理,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来提升枇杷品质,进而带动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3.3 强化科技培训

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农技人员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及新产业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网络,组建专门的科技队伍从事枇杷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三是层层开展科学种果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的示范户。

3.4 加强认识,增加投入

枇杷经济价值高,环境适应性强,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是退耕还林、绿化荒山、保护水土的良好树种,发展枇杷产业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完善产业规划,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加快以滴灌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枇杷种植区排灌条件列入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逐年改善灌溉条件,摆脱望天收获、靠天吃果的局面。

3.5 扶持龙头,促进产业化发展

大力扶持枇杷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提供种苗、种植技术指导和订立产品收购协议等方式进行规范化运作,辐射带动周边其他农户以种植优质枇杷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产业化组织带领农户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打造品牌。

3.6 因地制宜,实施优质安全生产模式

选择种植枇杷的地块要合理,应特别注意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不能被污染和破坏,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道路网络、排灌系统等,使用新的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积极开展无公害枇杷的种植。

[1]肖寿菊.大足县棠香枇杷产业化发展探析[J].绿色科技,2010(6).

[2]陈奋强.莆田市枇杷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3]蒋际谋,陈秀萍.枇杷优质栽培百问百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枇杷果农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枇杷
枇杷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枇杷
枇杷糖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