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灌排企业协会副理事长吕名礼:高效灌溉引领农业发展

2015-08-15 00:46中国农资姜美怡
中国农资 2015年24期

□《中国农资》记者 姜美怡

“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近日,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灌排企业协会副理事长吕名礼,他介绍了传统灌溉施肥模式的弊端与出路,并为我国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传统灌溉导致资源浪费

吕名礼告诉记者,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成本来自于各种耗费。比如土地租金、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成本、人员工资成本、价格、积压等巨大隐性成本,形成了看不见的“利润黑洞”。然而,要想提高农业利润,就要通过降本增效的途径解决。一是降低生产资料,特别是肥料等的消耗,提高用工效率;二是提高单产,提前上市获得巨额价差利润;三是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找准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

传统的水肥管理模式中施肥和灌溉是分开进行的,也是耗工较多的两项田间作业,更是影响作物能否增收的关健。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已从过去的5%-6%降至0.5%-1%,已盐碱化、酸化的耕地大大提高了种植的难度。

高效灌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吕名礼说,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水资源短缺现状、风起云涌的农业规模化种植、日益严峻和备受重视的面源污染、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等。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就是周期性的干旱和洪灾。“我国的旱灾不是因为降水量少,关键原因在于水的浪费。以色列缺水,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400毫米以上,比以色列条件优越得多,却经常发生旱灾。所以,人为浪费是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因素。”

当前的农业背景下,有些农户缺乏科学灌溉、科学施肥的引导,由于浇水施肥不当,造成蔬菜烂根、沤根、植株萎蔫等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大水漫灌使得很多钞票都“打水漂”了。然而,在化肥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仍没有任何一种肥料能真正解决面源污染,只有与灌溉设施相结合才能逐步解决面源污染。吕名礼介绍说,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当前解决面源污染的唯一途径。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广泛的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

新形势下农业种植的出路是利用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同时充分将农业机械化带动起来。他说,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具有省工、省肥、省水、省心等优点。拖拉机、播种机的使用是阶段性的,灌溉、施肥是作物生育期全周期的。所以,高效灌溉是一项革命性的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