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江
[作者通联:四川德阳市第六中学]
《林奶奶》是杨绛于1984年4月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林奶奶是一位给人洗衣为业处于社会低层的小人物。她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食物,穿破烂的衣物,为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辛苦攒钱,精打细算,处处防备,最终未能过上设想中的晚年生活,落个累死的结局。
文章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写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二是情节,通过碎片故事来闪现人物不幸经历。前文主要写她的性格中好的一面:勤劳、诚实、不搬嘴弄舌、不占便宜;后文写了她性格不好的一面:倔强、好斗、固执、戒备心强。前文向我介绍林奶奶的职业和性格,实际是为后文写她的不幸人生作准备,因此重点在后文。
文本耐人咀嚼。掩卷沉思,读者通常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林奶奶的不幸是谁造成的呢?
有人说造成林奶奶的不幸是因为儿子、女儿不孝。这句话不准确,散文明写林奶奶,暗写儿子、女儿,从原文内容来看,写儿子、女儿的文字较少,很难反映儿子、女儿不孝,更难说是他们造成她的人生悲剧。第一处是“我”问她家里的情况,她介绍有一子一女,都已成家,儿子栽培到高中毕业,女儿并非亲生,是嫂子的,四岁没了妈,吃她的奶长大,这里可以看出她对得起儿子,对非亲生女儿更是有再生之恩。第二处,她和亲戚同住,向“我”介绍她长远打算的原因,间接写到了儿子,“她不说自己没有孝子,只叹气说‘还是女儿好’。不过在她心目中,女儿当然也不能充孝子。”从前一句的语境,可以推断出这些是她的一面之词,只是她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单方面形成的对儿子、女儿是否能成为将来老来依靠的看法,不能说是儿子、女儿对她不好才形成这种主观的认识。第三处,担心钱财被人偷了,到“我”家寄放破皮背心,写她对儿子、儿媳的防备。我们只能这样想,儿子知道了她的钱财,后果肯定对她不利,钱财可能落入儿子手中,但不能据此说儿子曾经偷过,毕竟文中文字没隐含这个意思。第四处,林奶奶给儿子盖新房,早就说明新房子的套间——预定她住的一间,得另开一门。这是儿子唯一做得不好的地方,没顺从母亲另开一个门,但这一点也很难说是儿子不孝,儿子不愿开门也许另有原因,如不乐意分为两家人,怕别人说闲话。林奶奶非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夜难眠,一早跑去和儿子大吵,也可以看出她有点倔的性格。至于媳妇将她推倒,骑在身上揍她,这确实做得不对,再怎么也不能打老人,但想想林奶奶就没有不对之处?试想林奶奶气势汹汹地去,加上好斗的性格,双方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打起来是难免的。第五处,她和儿子闹僵了,反过来旧调重弹“还是女儿好”,讨好女儿,目的还不是想找个依靠,出钱为女儿盖新屋。结果她临死的时候儿子赶到医院,女儿不肯来。死的时候,女儿不肯为她穿衣。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儿子是孝顺的,女儿确实不孝,但后文交待了说非亲生,14岁时让她嫁给傻子这些原因,看来林奶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第六处,有人恶作剧用毒蛇来暗示,但儿子也没计较。总的来说,没法说明儿子、女儿不孝造成了林奶奶的不幸人生。
林奶奶的不幸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性格的原因,最主要还是社会原因。
首先是社会原因。杨绛先生一家在文革中的难忘经历,使得她的许多散文都点到这段历史。“文革”中,钱钟书、杨绛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从外国文学研究所被“揪出”。杨绛先生的散文、杂文中常常提到文革时期社会背景,以及个别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丑陋表现,着墨更多的是文革期间那些比自己更惨的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者,如老王、林奶奶等,他们身上人性闪光与卑微同时存在着,但不管如何挣扎,仍摆脱不了不幸的人生结局,作者流露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无力帮助的愧怍之情。
《林奶奶》开篇第二句“十七年前,‘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就点到社会背景。根据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像林奶奶这类比“我”更加不幸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归纳出文革时期的许多社会问题。第一自然段林奶奶上门找工作失望后说“您自己都能,可我们吃什么饭呀?”第二段写她受委屈后,文章叙述说“那个孩子虽不是故意,林奶奶的话却是真的。也许因为她穿得太破烂肮脏,像个叫化婆子。”这些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忙于政治运动,整个社会经济停滞不前,贫穷让底层民众求生艰难,卑微的小人物只好干最累的活,吃穿最差东西,还受别人的气。更严重的是文革时期,养儿防老,老有所依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赡养老人成了一句空话。林奶奶根据亲眼所见现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就怕老来病了,半死不活,给撩在炕上,叫人没人理,叫天天不应。我眼看着两代亲人受这个罪了……人说‘长病没孝子’,……孝子都不行呢……”怎样才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了弱势群体的心病。
我们将散文后半部分的碎片故事串起来,发现林奶奶拼命干活、将钱财安排得过分周到、执著买房、修房这些事件是一脉相承的,它们背后都有共同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她的长远打算——养老!第一件事是不分白天黑夜干最重的活,穿破烂衣物,吃猪食,攒钱,远离儿子在城里置一所房子,目的是什么呢?“她曾邀一个亲戚同住,彼此照顾。这就是林奶奶的长远打算。”这一句交待了她担心老无所居,老来无伴,不愿孤独终老。不久那个亲戚住了些时候有事走了,加上旁边住着仇家——“街坊”“孤身住在城里不是个了局。”林奶奶干了第二件事:开始说儿子好,回乡下给儿子盖房,坚持在墙上开一个门。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中说“她单独有个出入的门,将来病倒在炕上,村里的亲戚朋友经常能去看看她,她的钱反正存在妥当的地方呢,她不至于落在儿子、媳妇手里。”原来她担心老无所依的同时,还担心久病无孝子,无人知晓。开门的愿望没达到,她转而说女儿好,为女儿盖新房。一心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林奶奶真是下错了棋,女儿非亲生,又一直恨林奶奶将她嫁给傻子,怎么可能是她的依靠?钱花完了,林奶奶却口吐黑血而亡。林奶奶一生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赔光了老本,还搭上了老命。为求老有所居、老有所依、病有所医,林奶奶倔强地选择了独自奋斗,可悲的是她最终未能实现,庆幸的是“当晚就死了”,没有出现她担心的瘫在床上受罪的状况。
其次是她性格的原因。不幸的生存状态造成林奶奶好斗、精打细算、倔强、固执、戒备心强等畸形性格。第二自然段写她工作卑微,常受人欺负,所以才有第四段的“为了自卫,有时候像好斗的公鸡。”道出了她好斗性格形成的原因。很多性格特征又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这篇《林奶奶》可以说通篇细节俯拾皆是。比如‘一重重的衣服都有小襟,小襟上都钉着口袋,一个、两个或三个:上一个,下一个,反面再一个,大小不等,颜色各别。衣袋深处装着她的家当:布票,粮票,油票,一角二角或一元二元或五元十元的钱。她分别放开,当然都有计较’,详详细细地描写林奶奶的衣袋,其生活艰辛,须得在钱财上格外小心谨慎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让人初觉好笑,复又无限心酸涌上心头。”②
为了让儿子在墙上开一道门,一早就下乡和儿子吵架,反被给儿媳妇推倒在地,骑在身上狠狠地揍了一顿,表现了她倔强的性格。不信任儿子,怕钱财落入儿子、儿媳手中,到我家寄放破皮背心;“丢失了二十块钱,怀疑‘街坊’偷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戒备心强的性格。一生一再买房、修房的不懈努力,表现了她固执和倔强的性格,造成她一生认死理,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执著地努力。
文革时期社会经济停滞不前,迫使林奶奶这样勤劳、诚实、善良的底层民众一生辛苦劳作、艰难求生,再加上其倔强、好斗、固执、戒备心强等畸形性格,最终造成了林氏的悲剧人生。
——————
①杨绛:《林奶奶》,《中华活页文选 (初二)》,2012年第8期。
②杨绛:《林奶奶》,《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