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永丹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和盼望。实现中国梦,是历史的重托,时代的主题,人民的期盼。纵观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九十多年的奋斗史,中国道路、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与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现实启示。
曾有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翻开历史的画卷,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实质上就是中国封建势力与西方列强相勾结并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苦苦求索、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更是中国人民在前赴后继、不懈探索中不断追梦、筑梦和圆梦的奋斗史。这部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共同编织起了伟大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之所以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之所以是“必由之路”、“根本保障”、“现实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追逐梦想的历程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首先,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追梦历程中“试”出来的正路。鸦片战争既是“天朝梦”的破灭又是“中国梦”的开端。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该走怎样的道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问和探索的中心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进步人士开始“饮恨寻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倡导者,开眼看世界,关心时局,探索新知,师夷长技,寻求救国御侮之道。以洪秀全、冯云山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走平均主义道路,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从革命理论到革命实践,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梦”。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帜,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路,极力自救,立新而不破旧,最终步履维艰,梦想破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基础,抨击因循守旧的封建势力,主张救亡图存的“变法”之道,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然而这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最终还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其悲壮的结局昭示:资产阶级维新派“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高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大旗,走民主共和之路,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推动了历史进步。但是,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变,“共和梦”化为泡影。至此,历史向中国人民昭示着一个真理:自强求富的自救路、天下一家的天国路、救亡图存的改良路、恢复中华的共和路,都没有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历史的车轮在缓缓前行,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是大势之趋,民心之向。要回答“路在何方”和“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必须找到一支由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社会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梦想、新力量。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应着历史的呼唤和人民的期盼诞生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这条出路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改造和建设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实现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中国梦的第一篇章。正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制定“五年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制定“五四宪法”,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历史将继续证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引,中国梦将变成现实。
其次,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筑梦历程中“摸”出来的新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新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掀开了中国梦的新篇章。为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新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面貌,实现了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毛泽东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他强调,苏联“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诚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由于缺乏经验,同时又急于求成,加之“左”倾错误蔓延,最终酿成“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悲剧。虽然在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挫折,但为我们党成功开辟中国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准备了理论条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辟了中国道路。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思熟虑,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如同“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首次回答了“路在何方”的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道路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这条新路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建设经验中“摸”出来的,是被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富强路”、“民主路”、“幸福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国道路成功推向了二十一世纪,为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吹响了号角。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拓宽了中国道路,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向更加明确,蓝图更加清晰,号角更加响亮。一言以蔽之,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摸”出来的新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和根本指引。
最后,中国道路是引领中国人民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唯一出路。旗帜就是方向,旗帜代表形象,旗帜凝聚力量。道路就是生命,道路体现兴衰,道路决定命运。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人民的幸福安康,直接关系这个国家可能发展的程度。中国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只有举中国旗帜,走中国道路,扬中国精神,聚中国力量,才能实现中国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道路作了科学阐述,将其要素概括起来就是,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基本国情(总体依据)+经济建设(一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的发展(价值目标)+共同富裕(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目标)。其中,中国共产党是这条道路的导航主体和领导核心;基本国情是这条道路的基础定位;“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条道路的纲领标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条道路的根本任务;“五位一体”的布局是这条道路的核心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这条道路的价值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这条道路的本质要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这条道路的最终目标。可以看出,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根本目标直接指向中国梦,道路最终目标的达到就是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好中国道路这一“关键一步”。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
“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核心议题。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意味着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究其原因,就在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梦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首先,“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蕴含中国梦。“小康”者,亦即“社会理想”、“社会模式”者也。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最早见于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此后,小康社会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被邓小平多次提及,先后出现了“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社会”、“小康水平”、“小康中国”等词汇。纵观这一历史时期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论述,其具体含义就是指“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指“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到了1987年,邓小平把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整个80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其中,第一步的实现意味着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第二步的实现意味着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的实现意味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为了顺利完成“第三步”的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第三步”具体化为“新三步走”。即:第一步,21世纪头1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第二步,到2020年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步,到2050年建国100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对“新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在十七大报告中从“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部署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部署。确切地讲,“中国梦”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延续,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发展。没有“温饱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建成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步一步探索和实现,就没有“中国梦”的出场路径。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没有小康社会就没有中国梦,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顺利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和“重要一拍”。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到了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倍增”;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或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竞争力增强。这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从政治发展来说,到了2020年将实现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更加丰富的民主形式,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这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从文化发展来说,到了2020年将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进一步落实,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强国建设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这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社会发展来说,到了2020年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人人享有,失业率下降,收入差距缩小。这能够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到了2020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将迈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这能够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描绘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和共同期盼。要实现这一共同理想,就必须用好改革开放这一“关键一招”。
首先,改革开放是中国梦出场的理论根基和实践依据。回顾历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梦。十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在徘徊中前进。吸取“文革”的教训,我们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既是历史的重托也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曾假设:如果“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正路”和“活路”。归结起来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改革的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改革的实践中把这个根本问题推向前进。在宏观层面,我们党在实践中接力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并在实践中把“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结合起来,成为新时期的最鲜明特色。在中观层面,我们党在实践中接力探索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动力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法治论、和谐社会论等重大核心理论,成为新时期的科学指南。在微观层面,我们党在实践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军事化、自主创新、反腐倡廉等具体道路,形成并完善了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一个法律体系、一个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和国防建设、“一国两制”、党的建设等基本理论,成为新时期的前进方向。从理论上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从实践上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位居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当然也就没有中国梦的出场和实现。
其次,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邓小平曾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痼疾,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发展中依然突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民生问题依然较多;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体制机制弊端时有凸显。在新的起点上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把“出招”和“应招”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国梦作为新一届党中央的“顶层设计”,既不能“刻舟求剑”,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异想天开”。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改革的历史中找经验,在改革的实践中找规律,在改革的主体中找智慧,在改革的趋势中找方向。实现中国梦,不改革不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梦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展望未来,离开改革开放,中国梦就不能实现。
最后,改革开放的标准体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关于怎样评判改革开放的得失成败,如何明确姓“资”、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其中,“生产力”标准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是实现中国梦的最终决定力量。“综合国力”标准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要求,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力量的强弱,是判断“国强”、“民富”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梦的标准之一。“生活水平”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直接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这一标准直接体现中国梦的归宿。实现“国强”、“族兴”、“民富”,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也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总之,实现中国梦是历史的重托、人民的盼望。只有走好中国道路这一“关键一步”,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关键一环”,用好改革开放这一“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终将在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