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社会思潮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2015-08-15 00:50:42鲁玉梅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思潮异质思想

鲁玉梅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主流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软支撑。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带来利益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反映到社会思潮中来。以此为背景,各种思潮大行其道,肆意夺取舆论阵地。为了避免各种错误甚至敌对思潮借机混淆视听,需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正确对待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处理好相关问题。

一、是非问题

是非问题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在引领社会思潮时要准确科学把握不同思潮的性质,明辨是非才能判断是非。

(一)分清是非的必要性

社会思潮本质特点在于他们都具有自身的基本立场,都是特定阶层经济利益、政治诉求和价值观的体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的。各种社会思潮也会这样声称,究竟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是否如其声称的那样,这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明辨何种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态势一致,哪些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不太一致或者完全相悖。

当前,大部分民众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判断未必准确,以至受错误思潮蛊惑。错误思潮会腐蚀人们的思想,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反向作用力,会冲击、威胁、损害和侵蚀其权威地位和指导功能。但错误的、敌对的思潮在传播和吸引受众的过程中其消极的本质并不是暴露出来而是精心地隐藏着的,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分析,阐明其本质,就不能很好地与消极腐朽的思想做斗争,一旦不良社会思潮占据舆论阵地,主流意识形态也会受到干扰和挑战。

所以,“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主动回应和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合理划分不同思潮的性质。分清性质才能分清敌友,区别对待,否则会混淆界限,致使引领社会思潮的方针政策出现偏颇,造成民众思想困惑,导致引领社会思潮不力。提高思想辨别力,分清对错,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积极发声。

(二)不同社会思潮质性甄别

根据不同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指向,社会思潮可以分为同质社会思潮、中质社会思潮、异质社会思潮。

1.同质社会思潮。各种社会思潮的质性不可能与主流意识形态完全一致,否则就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不成其为社会思潮。因此,同质社会思潮是指理论观点基本正确,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为弱势群体的利益发声的社会思潮。新左派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西方霸权,为弱势群体代言,认为“攘外必先安内”,目的是想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施加自身影响。新左派诸多主张是与主流意识形态遥相呼应,从其性质上看是进步的左翼思潮,只要其不产生理论变体、演化成“极左”思潮,一般都将其看成是进步的左翼思潮。

2.中质社会思潮。中质社会思潮表现出两面性,有其进步积极的特质也含有消极退步的内容,较典型的中质社会思潮有文化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我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兴起于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危难之中,目标是谋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袭和价值世界的重建,”“认同和回归民族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在注重价值理性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从弘扬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来看,文化保守主义不乏合理性,但是现代新儒家思潮表现出崇儒反马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鸠占鹊巢,这是文化保守主义反动极端的一面。民族主义强调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这一点与爱国主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与主流意识形态存在一致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弱点在于其多表现为朴素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愫,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当民族情感激愤的时候可能演变成非理性民族主义。而民族分离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病态的民族主义则相反是反动退步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潮。

3.异质社会思潮。异质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相悖,其具有虚假性,理论本质一般精心隐藏,其代表的是少数人的特殊利益,但也把自己打扮成民意的代表,意图是取主流意识形态而代之。

首先,在国家和政党领域,新自由主义“无论是打着改良自由主义,还是现代自由主义的名义,新自由主义都避免不了其理论所固有的原始的、简单化特征。”其背后的真实利益,则是保护私有资本特别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党化、经济改良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其本质是希望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普世价值”和人道主义的目的都是让中国放弃自己的模式,完全与西方接轨。民主宪政思潮希望中国实现西方的民主宪政,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这几种社会思潮的具体主张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共同本质是想取社会主义道路以资本主义道路而代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充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打手,表面上要“重新评价”、“重写历史”,实质是“虚无”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非毛化思潮潜流涌动,以重新评价毛泽东为名,意图否定中国革命史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需要重视的。

其次,在社会大众领域,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借助现代传媒,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大肆传播,大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时候很难意识到这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人们思想的真实目的,这三种思潮的性质已经走到科学的对立面,其危害性因为影响手段的隐性化而更为严重。

各类错误思潮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在是非明了界限分清的前提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着力要有轻重。

二、主次问题

主次问题是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时对不同时期的思潮要分清主次,主次分明是为了立足重点,统筹兼顾。

(一)根据不同思潮的影响决定着力轻重

根据社会思潮的受众范围可以判断其影响的大小,可将社会思潮分为宽域型社会思潮、中域型社会思潮和窄域型社会思潮。

1.宽域社会思潮应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任何社会思潮其产生和发展决不是为了纯粹理论探索或哲学思辨,其目的是扩大受众范围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主张以及背后反映的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即通过大众化来“化大众”,一旦传播受众很多,则可以扩大影响,进而利用其扩大的影响来左右决策阶层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倾斜。宽域社会思潮影响大、受众广,实现了学术界——知识界——社会大众的纵向跨越,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重点应放在宽域社会思潮上,如果对宽域社会思潮的引领乏力,会危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宽域社会思潮为同质思潮时,在引领的过程中既要借助其影响力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和谐”之音,又要避免其喧宾夺主,给民众造成错觉,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一元主导的形象。

引领中质宽域社会思潮应趋利避害。引导其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呼应,防止其偏向发展,异化为不良思潮,增大主流意识形态对其引领的难度。

宽域异质社会思潮是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重中之重。由于在社会上影响颇大,并且异质社会思潮因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负向指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相悖,在社会上的影响是负面消极的,主流意识形态应不遗余力重点打击。尤其避免宽域异质思潮“获得了社会时尚的最主要机制———流行,即在社会舆论的覆盖下,一定的思想理论观点借助诸如‘从众心理’、‘权威认同心理’得以在社会公众中迅速传播扩散。”

如果对异质宽域社会思潮置若罔闻重视不够,其带来的后果则会是灾难性的。苏联解体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缺乏应有的重视,疏忽了意识形态领域对异质社会思潮的斗争,造成了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中国坚持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预防和批判,故未发生西方期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对宽域异质社会思潮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决不放松斗争,用科学方法着重分析其影响的方式、后果及速率,有效控制异质宽域社会思潮的传播范围,防止进一步传播扩大受众,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当前应把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及历史虚无主义这些异质宽域社会思潮作为引领重点,着力防范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2.引领中域社会思潮要发挥其繁荣思想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与宽域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构成威胁不同,中域社会思潮在社会上只产生一定的影响,代表不同的利益诉求者的理论观点或思想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尚未形成重大冲击。因此,对中域社会思潮,应发挥其对繁荣思想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让社会公众了解不同的理论观点及主张,在比较鉴别中选择。

社会由不同的阶层构成,不同阶层会选择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不同思想文化。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领导的前提下,思想文化发展多样化是必然要求,也是必要趋势。如果没有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主流意识形态就毋须引领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应该允许中域社会思潮存在、发展,传递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各种声音。

3.引领窄域社会思潮应发挥其学术争鸣的意旨。理论的发展需要不同思想争鸣,对待窄域社会思潮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种思潮在交锋中实现冲突、整合、发展,扩大理论视域。

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为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哲学基础,文艺复兴的文化成果更是延续了资产阶级文明数百年的辉煌,学术争鸣是各种反映时代主题的理论的交锋,在交锋中,各种窄域社会思潮实现分流,正确的理论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不太科学的理论在学术争鸣中不断暴露其弱点,直至被舍弃。如此,社会思潮之间的交锋让学术界对其进行自然遴选,主流意识形态可以以宽大的胸襟包容各种窄域思潮。

(二)把握社会思潮态势抓住引领时机

社会思潮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会历经萌芽期、繁荣期、衰退期等不同时期。引领社会思潮,要把握其发展的态势,进而衡量引领思潮效度最高的时机。

1.萌芽期社会思潮的引领应注重理论前瞻性。萌芽期的社会思潮势头微弱但潜力巨大,“具体会影响到社会中的哪些成员,意图中最初却又是模糊的,它是一个在具体施加影响过程中逐步相对明确的过程。”在其影响尚不明朗的时候,主流意识形态要特别前瞻性分析其阶级属性、代表的利益群体及其理论本质,并预见其扩大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萌芽期社会思潮的引领要注意异质思潮,要在其发展之初科学把握其本性,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把重点放在阻止其扩大影响上,使其传播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在异质社会思潮发展的萌芽期不能有效防备,一旦其思而成潮,有巨大的影响力,要清除它的危害就会很难。

2.繁荣期社会思潮的引领应注重实践的有效性。繁荣时期是社会思潮空前发展的阶段,其理论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追随者蔚然成风。其影响巨大,创造力很旺盛,理应成为引领的重点。

对于繁荣期的同质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应支持其正向发展,利用其传播抵制不良思潮的延续。繁荣期的社会思潮如果是中质的,则应当争取其与主流意识形态发展一致,防止其为错误的社会思潮做工具或推手。繁荣期的社会思潮如果属于异质思潮,剑指向主流意识形态,但又受众颇多,则会直接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此时应理直气壮与其做斗争,一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其发展壮大,避免其蛊惑受众;另一方面要用科学的理论说服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全方位态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别有用心者搞乱人们的思想,搞垮国家意识形态。

3.衰退期社会思潮的引领应防范其不良变式。衰退期社会思潮历经全盛之后,极熟致烂,对其引领毋须花极大经历,预见其下一步发展趋势是真正退潮还是暂时隐蔽即可。如果衰落期的社会思潮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则主流意识形态不用费精力去理睬。但有些衰落期的社会思潮可能是迫于形势暂时收敛锋芒,只是一时的隐蔽,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表现出很强的改头换面的能力。此时要特别注意异质思潮在衰落期的暂时沉寂,主流意识形态对其引领应着重防范其死灰复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再生,民主社会主义经常是社会民主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变体。所以,衰退期的社会思潮虽则不是引领的重点时期,但也要防止异质思潮粉饰一新卷土重来。

无论社会思潮影响大小,发展处于高潮抑或低潮,主流意识形态应根据其发展的不同方向科学引导、坚决斗争或有效利用,这就涉及到对不同社会思潮的取舍问题。

三、取舍问题

取舍问题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时对不同社会思潮有取有舍区别对待。正确取舍是为了进退有分。

(一)以开放心态借鉴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因素

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不同影响决定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待它们的不同态度。同质社会思潮及中质社会思潮中的积极成分、社会思潮获取受众的传播方式,主流意识形态可“取”之为我所用。

1.利用社会思潮的积极内容。从民众的精神需要和利益诉求上看,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社会思潮的进步内容,多样社会思潮中的积极理论成果也可以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思想材料。主流意识形态主动倾听表现在各种社会思潮中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倾听大众的心声,解决大众的要求,才能变得生机勃勃,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并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才能走在时代的潮头,避免自我封闭,被社会各阶层所疏远。

从全社会的价值构建上说,主流意识形态要引导全社会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对根本利益和基本价值的共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宽容的对待其他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存在,通过对话和思想的交锋,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的共识。”主流意识形态坚持开放性以增强凝聚力,鼓励人们大胆地进行思想探索和自由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和利益整合以此来保持社会思想的活力和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

2.借鉴社会思潮的有效形式。各种社会思潮虽然在理论的先进性、深刻性上无法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媲美,但是在大众化、通俗化上社会思潮比主流意识形态做得更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社会思潮传播的方法手段。

学习社会思潮短平快的传播方式。社会思潮惯于“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用简短明快的话语方式进行短平快式的表现。譬如许多宣扬消费主义的口号,大多采取了生动活泼的话语;后现代主义思潮则大量通过诙谐、嘲讽、嬉笑怒骂、当然也有深沉等方式建构着原先的社会价值。这些新奇、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人们的某些内在动机如好奇心紧密契合,从而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主流意识形态要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变过去的单位式传播为社会性、网络性传播,利用新奇活泼、平民化的方式传播主流之声,采取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高端大气的主流意识形态迅速有效的传播出来。

借鉴社会思潮生活化、通俗化的表现方式。社会思潮“通过社会时尚进行传播能使社会思潮中的理论观点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社会流行,其内在条件主要体现在思潮内容的吸引力,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思潮本身表现样式的生活化、大众化。”主流意识形态要借鉴社会思潮的做法,化科学抽象的理论为通俗易懂的道理,并注重生活教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二)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带来的社会危害

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取其精华”的同时必须“弃其糟粕”以免不良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巨大冲击。

1.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有人认为,既然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不应该提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就不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现象。这种看法把“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对立起来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凡是主旋律不扬的地方,凡是制造攻击、败坏和歪曲党的历史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地方,一般来说就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大权旁落的地方。”“必须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面对社会思潮涌动,要防止各种社会思潮以解放思想为名包容错误思潮,把解放思想弄成思想排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处理各种关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2.主流意识形态要敢于回应,善于斗争。首先,要敢于回应社会矛盾。各种异质社会思潮的本质是错误的,可他们狂然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耀武扬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能抓住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或者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获得大量的受众。他们别有用心地放大社会矛盾或利用人民利益重大问题来否定主流意识形态,并趁机否定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把当下中国存在的一切问题都貌似合理地归因到中国共产党头上,引起民众的离心甚至仇视。主流意识形态对异质社会思潮紧抓不放的重要问题要敢于回应,不回避问题,绕着问题走会引起公众的怀疑或不信任。主流意识形态要引导民众认识到,并非任何社会制度都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哪个社会不存在矛盾,通过打通人们的思想,帮助解决社会矛盾,防止异质社会思潮利用问题制造麻烦。

其次,要善于和异质社会思潮做斗争。在理论上要抓住其缺陷、弱点、揭示其欺骗性。对待企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和言论且性质特别恶劣的宽域异质社会思潮,要综观全局、立场坚定、目光深远,通过种种途径和手段予以抵制、干涉,甚至宣布其为非法直接加以取缔,努力消除其破坏力,并防范其在宽松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出现的变体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危害。

正确处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面临的问题,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可以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力、凝聚力、号召力、亲和力,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并科学对待不同思潮,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响应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把思想统一到为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目标上来。

[1]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越南因素[J].党的文献,2002(3).

[2]林泰主编.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朱富强.复杂自由主义的信念及其政策主张——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简单化倾向及“新兴”自由主义之批判[J].海派经济学,2011(3).

[4]张全景.旗帜鲜明地引领社会思潮——读《问道》一书有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5]邱柏生,韩巍.试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6]邓卓明.社会思潮专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宫力.关于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与实践[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4).

[8]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21.

[9]刘书林.意识形态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的若干辩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

[10]谢松明.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8(2).

猜你喜欢
思潮异质思想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
物理实验(2015年10期)2015-02-28 17:36:52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