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琚涛,许彩荷,马占川,王万胜
(1.甘肃省漳县农技站,漳县 748300;2.甘肃省漳县园艺站,漳县 748300)
蚕豆是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重要农产品资源,属高蛋白、低脂肪、富淀粉的豆科植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副食、饲料和养地作物。中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蚕豆生产几乎遍布全国,出口量在全国杂粮中居第二,产量也最高,据2000年统计,中国蚕豆生产总面积达112.6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9%,产量达25亿kg,占世界总产的61%。我国春播蚕豆主要分布在北方,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产量达20%[1]。春蚕豆区是我国大粒蚕豆出口的重要生产基地,年出口量占我国蚕豆出口总量的50%~60%,春蚕豆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出口创汇意义重大。我国耕地质量结构差异较大,除灌溉用地外,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区还占较大比例。以甘肃省为例,旱地416.94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8.99%,旱地多,分布较为广泛,从耕地资源的质量以及水资源的组合来看,突出特点是质量较差、以雨养旱作农业占绝对优势、粮食产量低、人地矛盾突出[2]。值得注意的是,除东北地区以外,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等地区的优质耕地集中区内,仍有较大比例的旱地,51个耕地集中分布区的旱地总计达到38.7%,约为2.530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8%[3]。蚕豆营养丰富,是仅次于大豆的一种重要植物蛋白质资源,其全身是宝,青蚕豆是很受欢迎的鲜食绿色食品,籽粒是优质豆制品原料,可制作酱油、豆瓣酱和凉粉等,生芽做菜是很好的绿色蔬菜食品,油炸和干炒后是难得的休闲食品,加工增值前景非常广阔,秸秆还是优质家畜饲料。甘肃省定西市南部的漳县蚕豆栽培历史悠久,属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旱作雨养农业区,2002年9月漳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 “中国蚕豆之乡”称号;2003年漳县蚕豆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通过不断开展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蚕豆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完善,作为蚕豆高产创建的主推技术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蚕豆地膜覆盖栽培措施通过改善农田小环境提高作物水肥分利用率,具有集雨抑蒸、增温保墒、减籽增肥、抑制杂草、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等效应,能有效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轻风蚀和水土流失,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生态、安全、绿色、环保生产的有效措施,也是对传统蚕豆种植技术的一大技术革新。蚕豆开花结荚期是生产需水的临界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地膜覆盖栽培由于防止早春水分蒸发,增强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蓄水保墒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开花结荚期由于高温干旱和脱肥早衰造成的落花落荚和花而不实现象。蚕豆地膜覆盖栽培种植密度只有常规露地种植的一半,一般播种量较露地种植降低165~240kg/hm2,节约种子成本990~1 440元/hm2;地膜用量75kg/hm2,成本937.5元/hm2,节约的种子成本与地膜价格持平或略高于地膜成本。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蚕豆覆膜栽培后分枝多,生长势强,产量为3 750~6 375kg/hm2,一般较露地栽培提高750~1 875kg/hm2,增产 11.1%~55.6%。据测定,地膜蚕豆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平均分别为3.51个、18.01个和33.68粒,较露地种植依次增加68.75%、214.86%和211.56%,增加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栽培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增温保墒和保肥效果,防止雨水对土壤养分的淋溶,利于土壤微生物增殖和活动,有机质分解矿化和腐殖质转化为无机盐的速度加快,速效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率提高,利于作物吸收生长势增强,覆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30%~50%,磷增加20%~30%,钾增加10%~20%[4]。
蚕豆喜欢中性偏碱土壤,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坡度在15°以下的土地实行倒茬种植,轮作年限3年以上。前茬以麦类、油菜、中药材和马铃薯等为宜,避免豆类作物重茬种植致使土壤养分单一匮乏和病虫害加剧,影响蚕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前作收后及时深耕晒垡灭茬,以接纳雨水和蓄水保墒,做到秋雨春用,夏茬地深伏耕可消灭农田病虫草害,熟化土壤并培肥地力,秋茬地收后立即耕翻和耙耱镇压,晒垡蓄墒。深耕后土壤透气性良好,利于根系扩展和根瘤形成,使植株生长健壮,同时还能加厚松土层,增强蓄水保肥能力,把病菌和虫卵翻入地下,减轻病虫的危害。覆膜播种前可用旋耕机深松耕以打破犁底层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整地做到地面平整、上虚下实,无土块、根茬和石块等杂质。蚕豆需肥量大,每生产100kg子粒需氮素6.4kg、磷2kg、钾5kg。整地时结合耕翻土地将肥料一次性施入土壤,遵循 “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的施肥原则,重施基施,巧施追肥,在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优质腐熟农肥30~45t/hm2的基础上,根据蚕豆的营养生长特点、土壤肥力状况及需肥规律,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肥和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N∶P2O5∶K2O以1∶1.5∶1.3为宜。增施磷肥能实现以磷促氮,磷肥在碳水化合物转化和运输中起着调节作用,根的生长更需要磷,磷肥多时叶子形成的碳水化合物易于向根部运输,使根生长加速,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和促进根瘤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供给植株生长,提高土壤肥力。钾是植物多种酶的活化剂,有促进光合产物输送的作用。地下害虫严重地块可结合整地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辛硫磷等农药进行土壤消毒,以除虫灭病。
提纯复壮地方当家品种,同时引进和推广青海蚕豆和临蚕系列大粒蚕豆良种,进行株选、荚选、粒选,保证种子质量。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秕瘦、虫蛀、破损、霉变的种子和杂质,并在阳光下暴晒2~3天,以提高发芽率利于早出苗和出壮苗。树立绿色防控理念,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出发,合理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草鼠危害发生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必须使用农药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用最小有效剂量进行防治,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用药技术操作规程和农药使用说明合理规范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如用25%粉锈宁1.5kg/hm2兑水500倍喷施可防治蚕豆锈病和疱炮病;70%甲基托布津750g/hm2兑水1 000倍喷施可防治蚕豆褐斑病、赤霉病和根腐病;90%敌百虫900g/hm2兑水100倍喷施可防治蚜虫、绿芫菁等害虫;50%辛硫磷9l/hm2拌毒砂225kg撒施可防治地下害虫。发现中华鼢鼠要及时人工用弓箭捕杀。
早春抢墒覆膜,边翻地边起垄覆膜,以免跑墒,做到垄面平整,垄行端正,覆膜时地膜四周用细湿土压实压严,拉紧绷直,无皱褶且紧贴地面不留空隙,每隔2~3m横压一土腰带,以防地膜被风吹起出苗时发生错位。地膜覆好后先用开孔器开孔,播种孔大小要适宜,然后每穴点播1粒蚕豆种子。120cm幅宽地膜点播4行,垄间距25~30cm,株距 (穴距)30~35cm;75cm幅宽地膜点播2行,垄间距20~25cm,株距25~30cm,密度8.8万~10.7万株/hm2为宜。根据肥力状况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在肥力差、品种茎秆较矮、分枝能力较弱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宜密;反之种植密度宜稀。确保蚕豆植株正常生长株型合理,田间通风透光,如果密度太大造成田间郁蔽,植株结荚少或花而不实;密度太小,基本苗不足影响产量。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蚕豆适播期,当10cm地温稳定在0~5℃时适期早播能有效降低结荚高度,增加结荚数、荚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高寒阴湿区农田杂草多,杂草与农田争水争肥矛盾激烈,黑膜覆盖有较好的抑制杂草作用。黑膜覆盖较白膜覆盖栽培可见光透过率低,杂草植株矮小,表现白化或黄化,使杂草幼芽得不到必须的阳光而死亡,前期膜下有杂草,但不久就死亡了,能有效缓解杂草与作物对土壤养分、水分、CO2和光照的激烈竞争,减少养分无谓消耗,省工省力。在杂草较多的地块,虽然用白膜覆盖栽培增温保墒,但膜下杂草多且生长旺盛,与作物争水争肥矛盾突出,生长一段时间后杂草将地膜高高抬起,此时人工拔除杂草势必破坏地膜的完整性,不除草难免浪费土壤肥力,影响蚕豆生长发育,必须揭膜后拔除杂草,再压好地膜,这样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用黑膜覆盖栽培可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难题[5-6]。
点播后出苗期要勤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催芽补种,有些苗子会压在膜下进行人工辅助掏苗。实行全程长效化田间管理,生育期及时拔除垄沟间杂草,从播种口拔除膜下杂草,避免蚕豆与杂草竞争水肥气热和空间,减少养分消耗,使蚕豆生长株型合理,通风透光,水肥气热协调。地膜覆盖栽培蚕豆营养生长旺盛,生长过旺植株高大时易发生倒伏,可在中部盛花而下部开始结荚,也就是蚕豆主茎形成10~12层花序时,选择晴天进行摘心打顶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植株徒长防止发生倒伏,提高结荚率和籽粒饱满度。摘心打顶要轻,摘心后以顶部不见空心为原则,做到 “打晴不打阴,打实不打空,打花不打蕾,打曲不打展”。 生长过旺田块也可喷施多效唑防止植株倒伏。蚕豆开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7.5kg/hm2能保花保荚,提高结荚率和增加荚粒数,促进籽粒生长发育。严格加强植物检疫,严防蚕豆蟓传入蚕豆产区,给蚕豆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规范各生产环节,掌握收获前用药间隔期限,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安全间隔期必须大于30天以上。
根据生产需要可在蚕豆豆荚鼓粒后适期采摘青豆荚,上市出售青蚕豆或进行青豆加工及保鲜贮藏,以增加附加值。8月中下旬当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田间70%~80%的下部荚果变黑,上层荚果鼓硬变黄时即可收获,收割时防止豆荚开裂,以免豆粒掉到地里。适当推迟收获期,可使子粒充分完熟,保持种子色泽光亮,提高食用和商品价值。蚕豆收割后束 (扎)成捆,将捆立于地面晒干或风干后豆荚完全变黑时再打碾脱粒,严防湿脱或籽粒暴晒,确保蚕豆籽粒内在质量。待蚕豆籽粒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3%时,装在袋子中储藏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密闭和相对低温的条件有利于籽粒贮藏。严防鼠害、雀害、虫蛀及有毒物质污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收后及时清除地膜,搞好残膜回收,减少“白色污染”。
[1]谷成林,段红平.中国蚕豆生产的回顾与发展趋势.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10):671~675
[2]丁文广,雷青,于娟.甘肃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关系的量化研究.经济地理,2006,26(4):636~638
[3]司振中,李貌,邱维理,等.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13~721
[4]丁千文.优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3):20
[5]漆琚涛,许彩荷,马占川,等.栽培模式对当归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中药材,2013,36(12):1907~1910
[6]漆琚涛,许彩荷,马占川,等.覆膜方式对当归成药期产量构成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