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宜君经验

2015-08-15 00:51李全新石燕泉王青立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县高产秸秆

李全新,石燕泉,王青立,邓 超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2.农业部科教司,北京100026;3.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021)

宜君县地处陕西中部渭北旱塬,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县域辖6镇1乡1街道办,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境内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平均海拔1395m。森林覆盖率47.6%,宜君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709.3mm。宜君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玉米、塬区苹果为主要特点的旱作特色农业板块经济格局,全县共有耕地3.4万hm2,其中玉米种植2.45万hm2,连续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示范县,特别是地膜玉米规模达到了0.67万hm2,是陕西省地膜玉米第一县。

1 宜君县粮食面积持续增加,产量翻番

全县玉米面积由2005年的0.91万hm2上升到2014年的2.45万hm2,单产由2005年的420.9kg增加到2014年的569kg。地膜玉米规模达到0.67万hm2,2009年地膜玉米平均每公顷产8250kg,2014年提高到1.3140万kg,2014年0.33万hm2高产示范田平均产量为1.3515万kg/hm2,6.7hm2连片攻关田平均产量为1.6035万kg/hm2,实现6.7hm2连片产量超过1.5万kg/hm2的高产典型,刷新了渭北旱地6.7hm2春玉米高产纪录,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高产创建树立了高产典型样板。2014年全县玉米总产值达4.1559亿元,农民人均仅玉米一项收入达4417.0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2.4%(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17元)。

在走乡串户的调研中,与县农业局同志讨论宜君县粮食种植面积连年增加、产量连增的现象。概括了4个方面: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好,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粮价稳定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宜君县粮食生产的大发展;立足县情实际,宜粮则粮,组织村民大面积平整土地,在种植规模上要效益;在技术、管理上寻保障,不断总结适宜宜君粮食高产的 “七项关键技术”、 “五化模式”,不断节本增效,使其成为了村民增收的主渠道。

2 宜君县发展粮食的思路和经验

宜君县属于典型的生态农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针依据全县水土资源禀赋,提出了 “稳粮、优果、强牧、兴菜”的农业发展思路。

在粮食生产方面,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全县形成了粮食生产最基本的思路:一是认准宜君农民种粮食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种粮也能增收;二是认准优势粮食作物,压麦扩秋,增加玉米面积;三是以整乡推进为主,逐步扩大生产,向整县推进迈进;四是围绕宜君气候环境,集成关键技术、探索生产模式,搞好综合服务,提高粮食产业整体效益。

宜君县抓住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的机遇,连续5年的实施,不断总结玉米集成配套技术,在原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玉米高产生产“七项关键技术”,2013年,总结创新了 “关键技术集成化、农用物资统供化、配方施肥套餐化、农机农艺一体化、农耕环境生态化”的 “五化模式”,为全县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为黄土高原同类型区域提供了好经验。

2.1 关键技术集成化

粮食产量持续增产靠单项技术难以实现。在充分利用好宜君县天然降雨水资源的基础上,在品种、保墒、密植、施肥、机播、除草、秸秆还田等7个环节不断集成提升技术,深挖增产潜力。①更换品种。引导广大农民选用耐密、耐旱、抗倒状抗病虫,具有持续高产潜力的紧凑型品种,改变农民应用传统的大棒稀植品种的习惯。②覆盖技术。推广的覆盖技术有两种:一个是秸秆覆盖技术,另一个是地膜覆盖。③合理密植。密度是确保玉米夺取高产的一项关键因素。一般地力标准每公顷留苗应在6.75万~7.5万株左右;中等肥力地每公顷留苗应在6.75万~7.5万株左右;高肥力地每公顷留苗在7.5万~8.25万株。④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一项节本增效技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地力标准、不同产量目标定出施肥方案,让厂家生产出符合当地的配方肥,实现测土施肥。⑤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播种的优点是播期一致,深浅一致,用种量相对少,出苗整齐一致,减轻了劳动强度。每公顷机播量45kg,全部是精选包衣种子,推广宽窄行播种。⑥化学除草。播种结束后,选用宣化阿胶或玉农思每公顷用药1050ml加水1500kg,进行化学除草。⑦秸秆还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玉米收获后,采用机械粉碎,深松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2 农用物资统供化

农用物资的质量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宜君县通过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对地膜、良种、肥料等农用资统一进行招标采购,选择大品牌,实际应用效果好的农产品,由中标企业按照质量要求标准统一农资采购,以村为单位统一领取,避免了农民选用农用物资的随意性,质量上有了保证,这种运作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保障了农民利益。

2.3 配方施肥套餐化

套餐化就是根据当地土壤化验结果、目标产量和主推品种制定的区域配方肥。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指导,推广分期施肥,播种时复合肥采取机械条施,每公顷把450kg复合肥和锌肥硼肥1次施入,剩余150kg在玉米12叶期加225kg尿素进行追肥。农民只要买了套餐,就完成了配方施肥,把复杂技术简单化,既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传统施肥的盲目性,为实现单产提高奠定基础。

2.4 农机农艺一体化

集成技术推广就离不开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研制就要和新的农业集成技术接轨。宜君县地膜玉米推广30年中,地膜机经历了人力地膜机到畜力再到拖拉机牵引,由膜下播种到膜上穴播,由膜上非精量穴播到膜上精量穴播的发展过程,每年地膜机都要进行改装,既要符合适宜梯田播种,又要适宜丘陵农田播种,地膜播种机越来越要适宜集成技术,要选择适宜当地实际的农业机械,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5 农耕环境生态化

在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既要提高粮食单产,还要重视保护农耕环境,否则,农耕环境将会受到污染,农业的持续增产能力就会下降。对此,全县一方面积极开展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另一方面推广加厚地膜,改过去0.008mm为0.01mm农膜,便于回收,探索地膜残留的解决办法,减少地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示范推广黑白相间地膜和黑色地膜,解决膜内杂草和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为粮食循环持续增产奠定了基础。

3 思考与建议

宜君县粮食面积种植稳定、产量不断增高,调研组在宜君县调研总结,不断总结、拓展、提升玉米产业,做好玉米产业 “接二连三”工程,打造宜君玉米产业新名片。

3.1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全县多为坡耕地,单一田块面积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全县中低产田比重大,针对田块 “一小一大”的现实,一直战斗在粮食生产一线的县农技中心杨邦民高级农艺师告诉调研组,宜君县粮食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全县坡耕地中低产田占到70%,其中,小块田占40%,经过土地整治,将小块田变为中块、大块田,便于机械化作业,培肥地力,将低产田变中产田,将中产田变高产田,推广五化模式,提高机械化水平,全县粮食产量再翻番,再造一个宜君。

3.2 打造种养循环产业链

在调研路途中发现宜君县时有焚烧秸秆的现象。农业局杨晓军局长说宜君县政府年年下发通知,下乡检查,严禁焚烧秸秆,但全县面积大,还是有群众焚烧。调研组建议宜君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工商资本投资规模养殖业,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用秸秆发展养牛养羊,一方面可以消纳部分玉米秸秆,避免农民焚烧秸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养牛养羊环节,把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做成优质有机肥,解决全县1.93万hm2苹果产业使用有机肥贵的问题,还可以降低苹果生产成本,实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3.3 推广集中仓储经验

宜君县2~3hm2玉米的农户较多,长期习惯将玉米棒子在自家院内整仓存放,存储量大容易发生霉变。在城关镇南塔村调研,南塔村在县农技中心帮助下筹资35万元,硬化400m2场地,集中修建钢管铁丝结构玉米仓21个,存粮20万kg,推行全村集中存放仓储。解决了粮食产后售前的保管难题,减少了粮食的浪费,减少了粮食霉变,玉米售价高出邻村;解决了农户散储带来的脏乱差,影响农村居住环境。这一做法值得大力推广。

3.4 拓展优势产业,打造美丽田园

2014年,宜君哭泉旱作梯田被农业部评为 “中国美丽田园”,和云南哈尼梯田一同列入中国十大美丽梯田名录,宜君玉米申报地理标志已经进入公示,2015年正月初三,宜君玉米做成的搅团和漏鱼在陕西电视台秦味栏目播放,为全力打造宜君玉米生态观光旅游奠定了基础。建议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做好粮食产地加工业,增加粮食生产效益,融合观光旅游产业,打造 “北方宜君哭泉旱作梯田”形成宜君梯田效应。

注:2015年农业部百乡万户陕西省调研组 (石燕泉王青立 李全新 邓超),3月2~31日在陕西省调研,调研组进果园、下耕地,走村入户,与农民交流,了解农民生产事情、调查农户销售难点,与区域基层农技站座谈,了解基层农技站服务农民还需要哪些政策等等。在调研中重点对宜君县持续发展粮食产业作了总结,以对部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有借鉴。

猜你喜欢
全县高产秸秆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