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体育赛事传播的影响

2015-08-15 00:52:53李婷婷
科技传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聊天室体育赛事传统媒体

李婷婷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0 引言

“CCTV 微视”是中央电视台官方社交电视客户端。另外,“CCTV 微视”是集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于一体的新媒体互动平台。自2013年上线以来举办过世界杯、NBA、NHL 等各种体育赛事互动活动。新媒体的传播通过多媒介手段实现,使得体育赛事在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为体育赛事吸引更多的受众。

1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传播的现状

1)网络普及手机便携使得体育赛事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泛传播。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得知,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达6.49 亿,较2013年新增网民3117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手机网民达5.57 亿,较2013年增加5672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

新媒体以最灵活、最便捷、最具个性化的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受众。截至2014年12月,“CCTV 微视”客户端用户量较2013年增长5760672 人。由于体育赛事激烈的对抗性和赛事本身的悬念使得“CCTV 微视”客户端体育迷的数量增速持续上升。

2)新媒体依靠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由于传统媒体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新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此处指电视媒体)的优势进行大屏宣传。通过大屏宣传,让受众获知新媒体互动平台。使大屏宣传小屏,小屏服务大屏。

“CCTV 微视”依靠中央电视台大屏资源进行重点宣传。体育赛事报道中宣传方式包括:主持人口播、字幕、二维码。通过大屏宣传,提高新媒体互动平台的知名度。

3)微博微信病毒式传播。由于微博微信传播方式灵活,信息发布时间自由掌控,所以,现在的媒体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并利用名人效应、奖品奖励机制进行病毒式传播。

“CCTV 微视”借助央视知名体育主持人、体育解说员的微博进行体育赛事前期宣传,通过前期宣传,引导粉丝关注并参与“CCTV 微视”互动活动。

另外,在体育赛事报道前,“CCTV 微视”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有奖互动,利用转发功能,让更多的人获知“CCTV 微视”新媒体平台,并让更多的人参与相关体育赛事的互动活动。

4)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新媒体平台上,受众可以更多地加入到信息传播过程中,他们可以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可以对传播的内容提出看法,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放到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这不仅仅意味着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界限的模糊,也不仅仅意味着受众地位的提高,它还意味着新媒体平台信息内容的多元化与复杂化。

“CCTV”微视的用户不仅可以在客户端中自行发布帖子,也可以在已发布帖子下进行评论,还可以在直播聊天室中畅所欲言(系统会自动屏幕违法乱纪的语言)。受众在收看体育比赛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即时对体育赛事发表个人观点,从而使节目越来越具有 交互性。

5)志趣相投的用户可以互加好友,并创建兴趣群组。在新媒体时代,你可以认识跟你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些朋友可能与你从未谋面,这些朋友可能与你相距万里。但是,因为你们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从而在新媒体平台上结识。

在“CCTV 微视”平台上用户们在聊天室中畅所欲言后,可以互加好友进行私聊,或者同一爱好的人建立群组进行群聊。这种方式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社交性,使用户之间在体育赛事与非体育赛事时段无限畅聊。

2 新媒体对体育赛事传播的影响

1)信息接收便利化。现在体育赛事的实时战况不仅可以通过传统媒体获知,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战况信息。如果电视没在身边,可以利用手机等随身设备轻松的了解战况。不仅如此,通过新媒体的搜索功能,可以主动查看自己想了解的体育赛事资讯,这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传播形式多样化。新媒体在传播体育赛事时,形式呈现多样化。微博、微信、APP 随处可见,文字、图片、视频一目了然。这种多样化的传播形式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多样的传播形式,比起传统媒体更加吸引人、更有优势。

3)传播效果最大化。新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让更多的受众获取体育赛事资讯。而且受众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挑选自己关注的体育赛事,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4)信息渠道多元化。新媒体发展以来,体育赛事的信息传播不再只有传统媒体发布,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现如今,体育赛事前的精彩信息,很多都是球迷从比赛现场发布到新媒体平台的一手资料。

5)赛事评论社交化。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关注度较高的文化,让成千上万的人有了共同的话题。新媒体将有共同爱好的体育迷们聚集起来,他们一起评论、一起吐槽,体育赛事在新媒体平台上逐渐变得社交化。

3 新媒体时代体育赛事传播发展前景展望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受众参与性更强。目前,体育赛事报道方式已不再单一。丰富的图文资料,视频内容都会在体育赛事报道过程中呈现给受众。

但是,主持人与观众,嘉宾与观众互动性较少。传统媒体可以多多采用现场连线,网友在线提问,观众视频交流等方式,使收看体育赛事的观众产生存在感和重视感。传统媒体在未来直播或转播体育赛事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互动。

CCTV 体育赛事频道在转播NHL 比赛时,主持人和嘉宾会全程关注“CCTV 微视”聊天室。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会即时回答“CCTV 微视”用户在聊天室中提出的问题,并即时点评聊天室中的动态。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式得到了用户们的一致好评,用户在聊天室的体验如同和主持人及嘉宾坐在一起共同观看比赛。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受众对体育赛事的热爱,也能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为媒体吸引更多的忠实受众。

2)各媒体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传统媒体的优势不仅在于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它们还拥有更丰富的报道经验。而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传递的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并且传播信息的无限量递增和信息接受方式快捷简便。

“CCTV 微视”作为中央电视台官方社交电视客户端有着“先天”的可信度,并且央视部分体育节目的资源会与之共享。这样,不仅在信息资源、平台资源、人才资源上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4 结论

传播体育文化,提升体育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实现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这一切都离不开传媒的合作支持。

受众在观看体育赛事时,不仅希望能够了解比赛的实时战况,还希望参与有关体育赛事的相关互动。各媒介之间的融合恰恰满足了受众随时随地全方位的接受比赛信息、参与互动交流的需要。让信息从过去的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传播。通过双向传播,传统媒体可以了解受众的喜好,获取受众的建议,媒体经过不断地完善使得受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并不是相互竞争、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更多的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各媒介竞相发展的今天,唯有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更持久、更有竞争力的发展。

[1] 钟璞,李明慧.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传播发展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49-153.

[2] 张玉洁.体育赛事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4(9):108-109.

[3] 张璐.体育赛事报道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J].体育博览,2011(7):30.

[4] 杨韵.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9-33

[5] 于凡兰.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文化传播[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6):33-35

猜你喜欢
聊天室体育赛事传统媒体
多多熊聊天室
新少年(2023年10期)2023-10-24 07:47:12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冰雪运动(2020年5期)2020-03-29 05:08:44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歌剧聊天室 洗洗晒晒,又是新一天
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 04:07:29
歌剧聊天室 永远盛放的雪绒花
歌剧(2017年3期)2017-05-17 04:06:47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2
传统媒体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