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艳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十堰 442002)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习基地主要是水电厂、火电厂等相关单位,对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设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努力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联系起来,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作为实习基地,应能接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如《电机学》、《发电厂电气部分》、《电网监控与调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的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作为实训基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的科技含量;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毕业就业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双方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为学校、为电厂、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效益。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实习基地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等方面的建设。
学校和基地单位都应加强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基地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保证在指导学生实习时,能确实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学校要积极派遣理论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理论老师的实践经验。另外学校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单位应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并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确实保证实习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基地单位每年派1-2名工作人员到我校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基地实习指导老师的理论水平。引进各种师资力量,充实师资队伍;每年派1-2名教师到基地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不断提高高级职称人数和具有工程实际经验的教师数量。每年组织一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座谈会,双方共同探讨在指导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最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学校要重视与实习基地的协调,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都有企业技术人员指导,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内容的衔接、扩展,起到提高学生科技应用和开发能力的作用。同时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开发新的实习形式和实习内容,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基地企业逐步向学生开放更多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单位要积极探索、创造条件使实习教学与生产、工作、学习相结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方为企方提供理论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企方为校方提供更多年轻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丰富校方教师的工程经验;双方共同努力,使指导老师能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真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企方为学生提供宿舍,并发放就餐卡,为学生创造良好、方便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企方引进培训系统,一方面提高企方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电厂的生产与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都需为基地的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革新实习、实训内容,同时对双方指导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保证实习的质量。
学校和基地单位每年应投入固定的资金进行基地建设,并进行必要的监控,保证所投入的资金用到基地建设最关键的部分。双方基地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应纳入单位的正常工作范畴,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保证基地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实习的管理和指导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为了确保生产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针对集中、分散生产实习的不同特点,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提出不同的目的要求,做到“三提前”,即布置生产实习教学计划提前;生产实习动员提前;生产实习准备工作提前。同时加强“三检查”,即在生产实习期间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及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实习纪律、组织关爱同学),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难题及时加以解决,检查学生的生产实习日记和收集、整理资料的情况,检查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给学生作出的评语鉴定,组织交流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实习基地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培养师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实习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实习基地要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实训基地要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仪器设备维修及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训基地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企业为学生提高实习场所,校方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努力达到双赢的局面,这是个长期合作的过程,需要双方继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伍国明,叶飞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深化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7-78.
[2]李娜,王武,王红玲.实习基地外延拓展与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
[3]李桂梅,何静,龙艳军.新形势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