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藏旅游开发的基础难题与对策

2015-08-15 00:52:57彭祥琦
城市地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高原西藏

彭祥琦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82)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西藏旅游开发的意义和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即以诚挚的心态热烈欢迎中亚、东亚、南亚、北非、欧洲等地域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加强合作、互利互信、互联互通,在“丝绸之路”的历史概念基础上开创新的国家交流、发展新局面,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推动双多边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①

西藏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在中国西南部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藏毗邻多个中亚、西亚国家,古代的丝绸之路便是沿着西藏的北部山脉不断向西进入西域。“一带一路”国际战略的提出为西藏的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式。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帮助大力开发西藏文化资源、促进西藏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其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藏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设施互通、民心沟通对于加强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机动力。总之,西藏的旅游开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通道重要环节,起着勾连谋求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重任。

二、西藏地区旅游开发所面对的基础难题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生态圈蕴含着使人难以想象的脆弱性。首先,连绵不绝的高山多含陡坡,土壤容易破碎、生化,地表岩层中砾石含量高。该地区较为充沛的雨水有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其二,便是高原冻土带,高原冻土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高海拔地区,比如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特别是青藏公路、铁路均经过大片的冻土带,这就为高原生态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容易遭到破坏;其三,便是复杂的气候和脆弱的高原植被,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偏低,全年分为明显的干季和雨季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大等。

(二)薄弱的基础交通

根据相关统计,青藏铁路沿线只有八个在册客运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来说还处于下流。同时,以通车的通藏高速公路有四条,分别是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四条,但是险峻的道路状况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了这四条高速公路,特别是青藏、川藏的运输能力。目前,西藏地区有贡嘎、林芝、昌都邦达机场,其所承载的运输量依旧排在全国中下等。相对薄弱的对外交通联系限制了西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潜力。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整个青藏高原均被纳入对外联系的更加广泛的空间,西藏地区薄弱的交通状况又往往会限制西藏地区勾连外界的能力,只有不断加强西藏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这片高原的高速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藏旅游开发的跨区域合作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和联通

稍显薄弱的对外联通措施成为西藏经济再度发展的阻碍之一。但是提升西藏地区对外勾连能力而不断发展对外交通,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航空,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便是高原生态环境。对于此,有必要加强对高原生态地理研究的投入,寻找相对应的经济交通模式:既可以与环境相协调,又能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能力。针对此,西藏自治区依靠政府连结青海、新疆、四川等省份以及尼泊尔、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动用人力物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如何实现在高原构建合理有效交通运输方式,实现高原经济圈强大的交通运输体系,增强人员往来、商品运输。形成强大的国际交通勾连能力,增强西藏接待国际旅客的能力,实现旅游人数的新增长。

(二)通力合作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宣传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预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垃圾污染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大量生活垃圾(如塑料袋、易拉罐、塑料瓶等)成为高原环境的破坏者之一。对于此,可以加大环保人员队伍、限制携带垃圾数量、增加垃圾回收系统等等措施。(2)对于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加以保护,采取宣传措施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加深人们对它们乃至整个大自然的保护心理。(3)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高原植物研究的投入,研究可以在高原环境中生长的植物,以丰富高原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

(三)加强相关机制的制定和实施

相关规定的制定要面对整个青藏高原区域和国际人员,所以西藏地区政府应该加强与青海、四川等国内省份和国际人员的沟通,制定一个面向国内和国际的通行旅游条例和法规。而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外来者对于西藏文物和西藏生态环境等的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及进藏旅行者的组织管理方法;(2)针对当地民众旅游发展的参与机制;(3)针对外来旅游者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引导机制;(4)加强旅游监督机和安全管理机制;(5)加强互助互信宣传机制等等。要做到全面性、针对性,既要能处理环境与人员、外来者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关系,又能很好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1]肖小康.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2]崔素萍,蒋刚亮.浅谈西藏旅游道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1:175-176.

[3]黄丽英,李加军.西藏旅游生态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1-5.

[4]http://news.hexun.com“大国韬略:一带一路”

注解:

①百度百科:“一带一路”条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高原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西藏地区日照气候变化特征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西藏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西藏科技(2016年10期)2016-09-26 09:02:06
西藏:存在与虚无
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