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业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2015-08-15 00:52赵丽丽
城市地理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技能要素专业

赵丽丽 魏 薇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意义

近年来,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吉林省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发挥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评聘考核,初步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待遇水平,努力推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使用。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瓶颈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顺利升级的有力保障,同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劳动者技能素质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有效解决。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院校在制定人才方案前应全面进行市场调研,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企业需求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当前甚至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行业的发展需求。2、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高技能人才不应只是具备超强和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他更应具备就业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多岗适应能力和继续发展能力。3、突出应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各职业院校不能“闭门造车”,应随时跟进当地经济发展新动态,实时更新教学模式。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技能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院校应加大对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力度和强度。5、贯彻先进职业教育的思想。未来的职业教育是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且与普通教育沟通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系。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招生对象、修业年限。职业院校一般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军人,根据新生文化层次的不同,修业年限分为三年或五年。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业、不同修业年限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培养目标应有区别。3、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级别,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有严格区别的。4、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上述三项内容,有针对性的设定课程及教学时间。

二、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存在有理、内涵丰富、保障有力、质量过硬和特色鲜明。它应保持“五个对应”:

1:经过市场调研后,证实该专业的存在有其行业、市场、社会、人才的背景。2:伴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3:兼职教师、专业实践条件、实训项目、自编教材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要素,满足人才培养需要。4:学生素质与技能水平高,社会(同行)的反映与评价好。5:专业教学经验与思想有前瞻性和可塑性,打造出本专业的创新点或专业特色。

(二)专业建设要素

1、专业背景:这一要素主要是回答“为什么办专业?”,它也是开设专业的前提基础。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一要素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它也是开设专业的目标和方向。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要素主要回答“如何培养人?”,它也是专业建设质量保障的首要条件。4、课程体系和课程:这一要素主要回答“用什么培养人?”,它也是保障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5、“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这一要素主要回答“由谁来培养人?”,它为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障。6、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这一要素重点列出专业建设中“需要的条件”,主要指教学过程中保障质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7、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运行这一要素,主要是为了有效保证专业建设取得的经验成果。8、专业教学成就:这一要素主要是专业建设的成效。

(三)专业建设路径

1、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专业建设要契合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需要。2、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3、构建“一条主线、四大平台、五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依托“基本能力训练”、“专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四大平台,最终构建“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评价”五个系统。4、健全“多元主体、双线运行、三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里说的“主体”指: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双线”指教学运行和教学监控两条线;“三化”指标准化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化管理。5、实施“三大工程”,打造“骨干引领、校企互聘”教学团队。

三、加强专业建设推动作用的对策

1、共建职业能力培养基地,完善“内外互补、四性合一”的实训条件:(1)职业性:贴近企业岗位任务。(2)适用性:契合人才培养目标。(3)先进性:紧跟产业技术发展。(4)开放性:满足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需求。

2、建成互动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服务中心,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3、创建“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1)服务政府:开展科技政策咨询研究和委托培训,提升服务政府战略规划的能力。(2)服务行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专项培训,提升服务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3)服务企业:开展“四技”服务和员工培训,提升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4)服务社区:开展终身教育和素质培训,提升服务社区文化繁荣的能力。(5)服务院校:开展对口支援和联合培养,提升服务院校共同发展的能力。

4、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1)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开展国际合作培训,提升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3)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师生的发展能力。

[1]邵红,黄镇宇,万玲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出版社,2012.9,

[2]吴家清: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高技能要素专业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