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的保护──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为例

2015-08-15 00:55申砚歌
长江丛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陵园遗址文化遗产

申砚歌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 730000)

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和文物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蕴含着巨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然而,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整体风貌遭到破坏,不少古遗址古墓葬被盗掘,文物走私、文物贩卖等违法犯罪活动使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然而,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多位于远离城镇的乡村,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资金有限、体制陈旧、管理不善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使得上述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措施在乡村的工作开展尤为困难。

本文试以陕西省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为例,探讨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的保护问题。

一、先秦陵园的发掘与保护

雍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城南,是秦国九座都邑中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一处正式都城。1976年,陕西省考古队在凤翔县南指挥村意外地发现了一座秦公大墓,由于这座大墓是在雍城发现的第一座秦公大墓,故将其命名为“秦公一号大墓”。

1976年12月,秦公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直至1986年秋,国家计划投资600多万元,用于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的规划建设。但此后十年,秦公一号大墓无人管理,变成了一个废弃坑。为了保护好陵园遗址不遭受人为的破坏,村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不断提高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陵园区内建立了两个千亩田野文物保护区。2000年8月,全国首家农民集资兴办的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这种创新在当时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不逊于当年大墓的重大考古发现。

二、乡村保护文化遗产面临的困难

一是经济力量薄弱。最主要的困难当属资金短缺。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位于较为偏远且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交通不便,广告宣传力度较小,因此作为文物旅游景点来说,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游客量甚少。自博物馆运营以来,各方面所需的费用全凭门票收入来维持。博物馆年均游客量在3万人左右,每年收入也仅有几万元,但用于文物保护以外的基本维持费用就要5万多元。

由于资金严重短缺而带来种种困难,博物馆想尽办法借贷款来维持运营,而博物馆自身收入极其有限,短期内无力偿还。同时,村民当初的集资利益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从而使博物馆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是体制不顺,渠道不畅。考虑到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改变这种困境,当地村民们又把目光转向了离秦景公墓不远的陪葬车马坑的发掘上,期望借着发掘后的又一“轰动效应”来扭转眼下的窘境。2003年,博物馆组织村民开始发掘陪葬车马坑。第二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来到发掘现场视察时,当场指出不可能将保护国家文物的资金交给农民,这令人相当尴尬。

宝鸡市文物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进行改制、整合的方案。经宝鸡市政府2006年3月2日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在秦公一号大墓的现有基础上组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性质为国有博物馆,隶属宝鸡市文物局领导。2007年9月18日,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正式成立。第二年,博物馆归还了曾经村民集资的全部款项。从此以后,博物馆走向了国家管理、政策扶持、专款下拨的体制内管理之路。

三是文物保护技术低下。尽管博物馆的改制使其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地进行,大部分困难和问题得以解决,然而,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首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人数较少且大多为当地村民,保卫处与售票处、值班室合为一体,人员未经专业的警卫训练,治安管理相对薄弱。馆内几乎没有现代防盗设备,安全防卫基本以“人防”为主,这使文物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其次,工作人员缺乏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专业器材、工具尚无,使文物修复、保护等工作无法开展。再次,陈列馆内没有专门的现代设备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文物保存环境,以阻止或延缓文物的自然损坏过程。因此,秦公一号大墓内出土的所有文物,现全部被送到西安历史博物馆及其他专门机构进行保护和研究。而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内展示的文物都为复制品。

四是地下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困难。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不但要保护秦公一号大墓遗址,更要保护周围50平方公里的雍城遗址,管理面积很广,保护难度极大。由于受考古技术、资金不足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家对于雍城遗址其他还未发掘的部分采取保护为主的政策。这些已经探掘出所在位置而又不挖掘的遗址,给了盗墓贼可乘之机。2011年6月,秦公六号大墓被盗。对此,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对雍城遗址的保护引起了高度重视。尽管采取了许多防盗措施,但雍城遗址面积如此之广,且又位于偏僻空旷的田地,加之博物馆没有专门的警卫人员日夜看护,雍城陵园区也没有摄像头、防盗警报等设备,这种以防为主的措施使得保护难度相当之大。

三、对乡村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想要保护文化遗产不受损害,最大程度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各级政府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由于物质文化遗产多数位于乡村,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城镇居民较低,因此宣传工作就要将重点放在乡村村民的身上。例如在“文化遗产日”举办相关活动,进行宣传引导,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召开研讨会、交流会,使村民了解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价值及保护意义;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相关知识;在中小学生的历史、语文等课本中加入有关内容,使青少年学习领受其保护的重要性;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

此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全面修订《文物保护法》,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法律有关规定,严厉惩处盗掘、贩卖、走私等各种文物犯罪活动。这为依法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完善管理体制

乡村的物质遗产保护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不顺,渠道不畅。因此想要更好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让遗址类博物馆更长效地运营下去,必要完善管理体制,由政府主导带动,行政主管部门执行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群众积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正如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由原来的私营变为现在的国有,直接享受国家政策措施带来的各种福利,使之重新走上正轨。

(三)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

保护文物,科技是关键。一是文物修复方面,不仅需要文物修复技术,修复时所用到的各种工具、科技设备也必不可少。此外,还要利用电脑控制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减缓其老化速度,从而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是大力发展科技考古。例如,运用遥感技术获取较大范围的古代遗存的各种数据;运用碳14法、热释光法、树木年轮法等测年方法测定考古年代;通过研究古人的DNA序列,并与现代人进行比较,可复原出古人类的起源、进化和迁徙模式。三是运用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安全保护措施。安装全方位监控系统、防盗警报等安全设备,将“人防”与“技防”结合起来,保障文物的安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遗址博物馆的系统管理应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迈进。

人才是核心。各遗址类博物馆不但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对其进行研究调查,这其中涉及到了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人类学、地质学、类型学、建筑学、博物馆学等诸多专业知识,文理科均包括在内。因此,综合性人才的引进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这种人才十分稀缺,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强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博物馆需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综合培训,如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各博物馆间进行交流学习,定期考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也提升了整个博物馆的形象。

(四)增强遗址博物馆营销理念

1.加大对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此类物质文化遗产地处偏远乡村,不被广大群众知晓,这就要靠广告效应,如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播放遗址宣传片,再结合历史及其出土的珍贵文物,表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遗址,还可放入中小学生的教科书中进行宣传教育。此外,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将其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还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加强遗址博物馆及其周边的环境建设

为了让更多旅客前来参观,便捷的交通是首要条件。在博物馆门口修建直通城镇的道路,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其次,博物馆内应有良好的参观环境。为游客提供各种舒适、人性化的休闲设施,不至于造成“博物馆疲劳”。专门针对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

在遗址周边设立专门的餐饮、购物及休闲娱乐场所。在乡村,此类场所数量少,规模小,不能承载大量的游客。因此此类场所的设立,一方面可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可增加博物馆的收入,达到双赢的目的。

3.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出售的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尤其是造型和外观几乎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因此,请专业人员设计出造型独特、具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品,或仿制出遗址内出土的精美文物,有着很高的纪念价值,也体现出对游客的人文关怀。纪念品还可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工艺技术运用其中,使纪念品更具有风俗特色。

[1]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雍城秦公一号大墓[I].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申小红.试论博物馆的营销理念[J].中国文化报,2007(03).

猜你喜欢
陵园遗址文化遗产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