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的3D拍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2015-08-14 01:04
电影中国 2015年3期
关键词:监视器立体支架

3D电影越来越多,它在银幕上给观众带来电影的沉浸感,但很少有人去关注并了解3D电影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为此,本刊采访了拍摄过《大闹天宫》,《一步之遥》,《美人鱼》等多部作品的资深3D摄影师海宁,请他来讲解3D摄影的方方面面,相信这篇采访可以解答观众对于3D电影带来的种种困惑。

3D摄影师和传统的摄影师都有哪些不同?

传统摄影师主要是用画面来讲故事,用镜头语言把导演要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3D摄影师是用3D的镜头语言来辅助故事的进行。个人认为传统摄影师70%是艺术创作,30%是影像技术,3D摄影师刚好反过来,在3D电影制作环节中,3D摄影师是一个更侧重技术的新兴职位。

在拍摄过程中,二者相互配合,保证影像质量和拍摄进度,最终达到导演预期的艺术效果。另外,传统摄影师,特别是从胶片时代过来的摄影师,对数字技术的接受和掌握会稍微弱一些,我们与DIT在这方面辅助他,共同完成创作。那么在拍摄手法上,2D和3D是不是完全不同的?

会有一点不同,最显而易见的,相对广角的镜头更适合营造空间感,但如果完全按照传统2D的拍摄方式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在3D效果上就会打些折扣了。比如2D电影是根据前景、中景、背景的虚实关系来构建出空间感(层次感),但在3D电影中,空间感是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真正物体的几何形状、相互距离、空间感是能够直观的看出来的,这时如果再刻意用浅景深表现,反而会减弱画面的立体感。但是有些镜头,比如人物的面部特写,有时只能用长焦拍,这种时候反而不必过多考虑立体感。我倾向于在需要并适合3D的场景时用好3D镜头,在有些场景中适当减弱也没有关系,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并不是全片两三千个镜头都要极强的3D效果,这是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的。一部片子的3D效果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在观众被炫目的效果震撼的同时,又不让观众的眼睛与大脑在持续高压下艰难度过90分钟,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请介绍一下3D拍摄的原理。

原理很简单,简单来说就是用两台摄影机模拟人的两只眼睛来拍摄,在放映系统中将两台摄影机拍摄的画面分别给到左右两只眼进行观看,这样在人的大脑中就还原出一个近似于人眼看到的立体的世界了。具体的原理网上能查到很多,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3D拍摄是否还有局限性,会不会因为这一点而给电影创作造成阻碍?

3D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能满足电影绝大多数环境的拍摄需要,包括手持、肩扛、斯坦尼康、航拍、水下都是可以实现的。如果一个好的3D技术团队,不会对现场的拍摄节奏产生影响,但这需要在前期器材选择和计划制定上多做功课。比如知道这部戏有大量的斯坦尼康镜头,那就要选择小型3D支架配合斯坦尼康使用。再比如对于通常在伸缩炮上的主机位来说,选择一款能全电控甚至全自动归零的3D支架,对提升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还有如果知道有大量的肩扛或狭小区域拍摄,那么在选择3D支架的时候也要考虑尺寸,是否适合肩扛。把这些东西放在前期筹备阶段考虑,而不要放在现场“做实验”。

你觉得有没有哪一种类型的电影是不适合拍3D的?

个人感觉文艺片拍成3D意义不大,商业片都可以尝试下,反而有一些恐怖等类型片很适合拍成3D,国内反倒没有人愿意尝试实拍3D。大概是因为恐怖片通常都是小成本,小成本电影对3D拍摄有恐惧,觉得会成本很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目前不少厂商都推出了3D支架(riq)系统,都用过哪些?具体使用感受?

平行支架这里不谈了,因为对于电影的拍摄来说通常是用不到的,这里只说反射式的支架(也有人称之为垂直式支架)。

我的体会是市面上主流的3D支架基本上分为美系(美国厂商设计的)和德系(德国厂商设计的)两类,国产当然也有一些支架啦,但设计水平和加工工艺上还与世界主流水准有一定的差距,这里就不作比较了。

美系支架功能很多,又是wifi手机控制啦,又是模块化设计啦,集成度较高,往往自带无线控制系统,自成一派,最早的自动匹配(alignment)系统也是出自美系支架(TS-2),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无法掩盖支架主体设计上的稳定性不足,拿市面上最多的Atom支架来说,经常需要进行手动匹配,这令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很痛苦:关键部分耐磨损性能也较差,每次我们使用美系支架拍摄一部电影时,都会准备一些备用零件以供替换。

德系支架正好相反,功能相对单一,整个系统需要其他厂家的无线控制系统配合使用(例如c-motion或Chrosziel Aladin),德国强大的工业加工水平使支架主体稳定性很好,在大幅度的俯仰中画面的垂直视差偏移(Y-shift),轴间距(I.A.)和夹角(COV.)改变时的抖动都要比美系支架小很多,但类似于手机控制这种酷炫就体会不到了。

那哪一种3D支架是最好用的呢?

支架选择上应该更灵活一点,在我用过的支架里,比如P+Sfreestyle rig,相对轻便,比较适合肩扛拍摄。再比如Screenplane steady-flex rig小型支架,可以说是同等级别中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既能实现电动控制,体积又小,但缺点是不能装变焦镜头,在斯坦尼康拍摄中很常用。而作为主机位,在伸缩炮的拍摄使用,Stereoteclight weight rig和3Alityts-S rig都很合适,全是电动控制,甚至计算机全自动匹配,只需要调整立体效果(轴间距和夹角)就可以了,大大节省了调匹配的时间。在3D刚兴起的几年,支架技术没有这么成熟,3D拍摄给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调校费劲,耽误时间,还很不稳定,打乱了传统摄影流程。现在随着3D技术的完善,对3D拍摄担心和反感的导演和摄影师越来越少,因为流程越来越完善,遥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早已不再影响大家的工作。

有哪些不足之处?在操作过程中,认为是需要改善的?

早期的支架没有电动控制,全手调,很麻烦,现在的产品稳定性越来越好,全电动控制,老的支架也可以升级,实现电动控制。没有太多的缺点,但相对于传统摄影器材产品产量少、用户少、实践应用时间短,这些是不争的事实,总会有一些小的bug或者设计小缺陷,但我们能看到各个厂商都在努力逐步完善中。

我们还是希望整套系统能更小型化,更集成化,但我明白这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现在Epic已经很小了,想再小,在不牺牲画质的前提下很难,感光元器件(CMOS)就要那么大呀!对应的镜头也不可能再小,3D支架为了承重稳定性,也不能再小。我觉得3D支架在摄影机和镜头没有大的技术革新前提下,很难再有大的进步,可以说是已经成熟了。

在摄影机和镜头的选择上,都有哪些要求?

技术发展到现在,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是合适不合适。比如摄影师说我就想用定焦镜头,用Alexa,当然也可以拍,对于他来说能得到最为理想的画质和宽容度。但对于3D来说,用定焦镜头就会浪费现场时间,换镜头的时候不像2D摄影机那么容易,3D首先要换两只镜头,然后3D支架要归零,镜头要自检,焦点变焦要匹配……这个流程下来,就算成熟的团队也要10到15分钟的时间。2D可能只要2分钟就换完了,所以要综合考虑。因为系统很复杂,频繁换镜头也会增加现场犯错误的几率,频繁操作对器材也是一种磨损。所以从提升效率角度来讲的话,我们推荐使用进行过3D配对的变焦镜头,通常至少双机,一套广角变焦镜头,一套长焦变焦镜头,配合拍摄。未经匹配的镜头也不是不能用,但这会增加大量的后期修正时间,在后期多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上往往得不偿失。

现场用的3D监视器和一般的监视器有何不同?如何判断拍摄质量?

最明显的区别是“大”,其实这大是有原因的,一般的2D监视器是用来给导演看表演看画面、给摄影指导看光看构图用的,而3D监视器是用来监看立体效果的,越大的监视器对立体效果的把控越有信心,同时也越容易看出画面上的问题,例如左右眼进光炫光不一致、左右眼焦点不同步、左右眼镜头焦距不一样、反光镜上灰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现场通过3D监视器来发现,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用40寸以上的3D监视器进行创作。其实现场还有专门给轴距夹角跟踪员(I.O.puller)用的小的3D监视器,方便他们随时随地对自己负责的那台3D机器的调校工作。有一点需要注意,3D监视器对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普遍不准,现场给导演和摄影指导的一般的2D监视器还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你来3D摄制组看吧,现场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监视器,数十条各种各样的线,这是与2D摄制组最直观的区别。

拍摄素材的格式,在帧数和码流上和常规拍摄有何不同?存储记录是否需要专门的外接记录仪?

拍摄素材码流的设置和存储记录的方式与一般2D的拍摄是一样的,老版本的Alexa系列需要外接录机才能记录ARRI RAW文件,新的Alexa XT系列和Epic可以直接将RAW文件记录在SSD卡上,这些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就不多说了。在拍摄帧数上和常规拍摄略有不同,这里要引入一个帧同步(Genlock)的概念,就是3D拍摄中左右眼摄影机必须同时拍摄每一帧图像,哪怕有极短暂的偏差,都会造成观看者的不适,这就需要左右眼两台摄影机的快门(电子快门)同时进行曝光工作,我们称之为帧同步。Alexa系列摄影机内置帧同步功能,只需要两根数据线连接两台机身就可实现帧同步,1fps……120fps都可用,跟常规2D拍摄一样:但Epic不行,机身不内置帧同步功能,需要外置的同步触发器(例如Ambient ACL204 Lockit)来实现帧同步,可用帧数为24的倍数,例如24fps、48fps、72fps、96fps……在这一点上Epic对于3D电影的拍摄显得稍有局限性,不过后期做变速也是很容易的。其他品牌的摄影机帧同步方式也都是上述这两种,因并不常用不多做介绍了。

如何控制镜头的立体效果?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当然了,显而易见的,轴间距越大,3D画面中被摄场景深度感越强:轴间距越小,3D画面中被摄场景深度感越弱。你可能会想轴间距越大不就是越立体吗,没错,但“越立体”不意味着立体效果越好,立体效果的好坏与诸多因素有关,镜头焦距、摄影机运动、被摄物体运动、被摄场景中物体位置关系等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立体效果。对于一部电影上千的镜头来说,立体效果的设计绝没有一些简单的经验可以套用,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都要视具体镜头情况而定。

有一种说法是,即便是实拍3D,也会有部分镜头采用2D拍摄然后后期转,是这样吗?有哪些镜头或环境是不可以用3D拍摄的?

是这样的,从制作难度和成本角度考虑,实拍3D与2转3结合是现在主流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可以,还是那句话,技术发展至今,可以说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适不适合。就拿航拍和水下来说,实拍3D能做,但是设备复杂庞大,拍摄成本很高,对于只占全片一小部分的特种摄影(航拍、水下)需求,选用常规2D拍摄再2转3的做法,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解决方案。比如近期的《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这类实拍为主的电影,都是采用实拍3D和2转3结合的方式拍摄的。

针对2转3我还想多说两句,2转3也好,实拍也好,这只是个工具,太想用这个工具赚钱了,就不是一件好事。一般的制作来说,国内转一部电影大概五百万(人民币),两三个月就搞定,这就算是国内一般水平,更“多快好省”的我们不提了啊,和泰坦尼克号的一千多万美元,历时一年多相比,差距可想而知。国内的2转3影片,多数都是没有带着3D思维去做的,只是想利用这个工具去赚钱,完全按照2D的思维拍完,做完后期制作,再交给2转3的公司去转3D。这是国内普遍现象。没有带着3D思维去拍电影,就会产生很多不适合用3D呈现的东西,即便认真去做2转3,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各种场面在3D上的运用都是什么样的?比如动作戏、黑暗场景等。

把动作片以3D的形式呈现,徐克最擅长,所以他的观点很值得大家学习。在动作场面不要过分的追求3D效果,要给观众留出缓冲区,以免长时间快节奏的3D画面使人疲惫、眩晕,反倒是文戏,能够看清画面细节的场景,增强3D效果会更好。

黑暗场景对于3D来说不是问题,大家在感觉上认为3D影片暗,往往是因为不达标的放映设备,并不是3D影片本身有技术缺陷。

在后期剪辑和调色上,和常规拍摄有何不同,大概的流程是怎样的?

区别肯定是有的,但并不大,先说剪辑上的吧。事实上对3D影片的剪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按常规方式剪辑,剪辑师只看2D画面小样进行剪辑,我们这里暂叫做剪2D吧:另一种观点认为3D镜头剪辑点间存在深度匹配的问题,剪辑师应该带着3D眼镜,看着3D画面进行剪辑,我们就叫剪3D吧。我个人并不是很认可剪3D这种观点,虽然3D镜头剪辑点问确实存在匹配的问题,但这些应该在后期流程中,由3D技术人员进行调整,这不应该交给剪辑师来考量,这样会极大地限制剪辑师的艺术创作,打乱他们的思路。

在调色上的区别也不是很大,先做左右眼的色彩匹配,这是3D影片调色特有的,不过这个问题现在的软件实现起来已经非常方便简单了,然后调一只眼的颜色,就跟传统流程一样,再套用到另一只眼。

拍摄成本会高很多吗?

相对于2D电影拍摄来说是会高一些的,但绝对不会高很多,毕竟要用两台摄影机、两套镜头、3D支架、一些辅助设备,以及聘请专业的3D技术团队,但增加的成本和整部电影的拍摄成本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对于实景(搭景)拍摄为主的电影,实拍3D比2转3更节约成本,当然要加上一个限制条件,达到同等的3D效果,因为在国内几乎是你想花多么少的钱2转3,都有公司愿意做的。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影片大多数镜头都是虚拟环境中的,也就是俗称在绿背景下拍的,实拍3D的成本会高很多,制作周期也会变长。

目前3D在中国最受欢迎,但在国外,特别是北美,已经慢慢回冷,如何看待3D电影?觉得3D电影未来将如何发展?

3D技术之于电影,只能算是电影工业里的一种工具,一种辅助导演讲故事的工具,用好这种工具,能让观众惊喜连连,身临其境。但如果滥用这种工具,或者只是为了获取更高售价的电影票,这就会透支观众的热情与信任。

3D技术这种工具,随着人们对其掌握越来越熟练,使用越来越理性,一定会一直在电影工业中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监视器立体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念个立体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基于FPGA消息识别和过滤的1553B总线监视器的设计
立体登陆
炫酷立体卡
高速公路智能网络监视器的应用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