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他是“棋圣”聂卫平和曾被誉为“中国女子围棋第一人”的孔祥明的儿子,他是聂卫平口中最亲爱的“骢骢”。当年,因为父母婚变,11岁的他与父亲分离,随母亲东渡日本,开始一段艰辛的异国生涯,也在心里埋下对父亲怨恨的种子。
如今,34岁的他成为推动中日围棋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成为罹患直肠癌的聂卫平身边最贴心的儿子,他就是孔令文。从怨恨到和解,从疏离到亲近,这对父子,走过了怎样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
对于“骢骢”来说,他一生中最惨痛的记忆,是父母离婚的那一天。1991年夏天,父母离婚,他在街道办事处大哭,一手拉住父亲一手拉住母亲,苦苦哀求他们不要离婚,那是怎样的场景?而那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是无法随自己的意志而转移的。哪怕你哀求的人,是深爱着你也为你所深爱的。那是第一次,他知道什么叫无奈无助。
1992年,母亲带着他远走日本,他的名字,也从“聂云骢”改成了“孔令文”。
在朋友的帮助下,孔祥明找到了份指导围棋的工作。但因为她生性腼腆,不知怎么和人谈报酬,经常辛辛苦苦教了一天的棋,却得不到报酬。
母亲的辛苦,11岁的孔令文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内心无比渴望自己能够强大起来,能够让母亲活得轻松一些。可是现实中,他不但帮不了母亲,更无力处理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困境。由于不懂日语,又是插班生,他经常受到日本同学的欺负。一次,一位日本同学将写着“支那猪”的纸条贴在他的后背上,他背着那张纸条整整一个下午,看到别人嘲笑、轻蔑的眼神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放学,一位好心的女同学才告诉他,11岁男孩的自尊心敏感而又脆弱,他像疯了一样,冲向那个贴纸条的男同学,两人厮打起来。结果他将人家打伤了,为此母亲赔了人家一大笔钱,几乎是他们母子俩半年的生活费。
那晚,看着一向好强的母亲打电话借钱,孔令文内疚又愧悔,他将母子俩所经历的一切艰难落魄都算到了父亲的账上:如果不是你移情别恋,我们就不会到日本,我就不会受人欺负,妈妈就不会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这一生我都不会原谅你!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11岁的孔令文看来,为母亲争口气,对父亲实施报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围棋上打败父亲!为此,5岁就开始学围棋的他在升入高中之前,郑重地向母亲提出,自己不想去参加高中的考试了,而是想要成为日本棋院的职业棋手。儿子的要求让孔祥明暗喜,对“中国女子围棋第一人”的她来说,对于围棋的热爱已深入到她的血液,她当然希望子承母业,在围棋上有所作为!
母子俩就此立下“君子协定”:如果在18岁之前还不能入段,那就乖乖地考大学。那之后,孔令文在家苦学了九个月,在次年举行的定段赛中,他获得第三名,升入专业初段。这一年,孔令文16岁。
儿子成为职业棋手,消息传到国内聂卫平那里,自然也是欣慰和激动。他第一想法是希望能亲自指导儿子,或者将儿子接到国内训练,“他的天赋不错,但他下棋的环境和国内没法比,日本棋院没有国家队,棋手训练全靠个人,缺少与同辈高手切磋的机会,自然在棋力上难以进步,时间久了难成大器。”
可孔令文最大的愿望是“打败聂卫平”,怎么可能去拜聂卫平为师呢?他当即拒绝:“在日本我有了好多朋友,而且我正跟着藤泽秀行、小林觉老师学棋,不用好成绩报答老师就离开,是不可以的。”
儿子的倔强让聂卫平毫无办法,同时也为自己当初的草率离婚而追悔不已。曾经有记者采访他:“棋手不可以悔棋,人生也不可以悔棋,如果可以悔的话,你想悔哪一步棋?”他说:“我不应该和孔祥明离婚。”难得情感流露的他更进一步表示:“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你们都不了解我,我最在乎的有两件事:一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一是骢骢。”
尽管儿子不愿拜自己为师,但聂卫平还是想方设法想指点儿子。2007年,孔令文来到国内参加比赛,父子俩就有了见面机会。聂卫平对儿子说:“晚上来我房间一趟。”尽管不认可父亲,但对他的棋艺,孔令文还是佩服的,所以到了晚上,也就乖乖去了。有时父子俩切磋棋技忘了时间,聂卫平就要儿子留宿,可孔令文却执意要走,气得老聂直摇头:“这小犊子这脾气,随我。”
在没法见到儿子的日子里,聂卫平会拜托相熟的围棋记者:“你去采访比赛,如果能收集到孔令文的比赛棋谱,帮我带回来。”之后他就打长途给儿子指点,孔令文在电话那边总认认真真听着,末了客客气气道谢。儿子的这份客气让聂卫平耿耿于怀,“你下得这么臭,我真懒得教你!”
但孔令文却一直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那就是打败父亲,只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日渐意识到以自己的棋技,根本不足以挑战父亲。围棋只有黑白两色,可是深入其中,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精微的世界,非一般者所能驾驭,这也使得他对父亲的感情变得复杂。一方面以儿子的身份,因为自己童年的经历,让他对父亲心怀怨恨;另一方面以棋手的身份,“我非常敬佩尊重他在围棋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他的年代,他为中国争了光。”在和父亲所有的交手中,孔令文只赢过一次。那一次,他高兴地用手机把棋局拍了照,留作纪念,“总算赢过一盘,很满足了。”而老聂说:“那是我让你的,要是我不让,你根本赢不了。”
父子俩之间的暗自较劲和相互关心交织,贯穿在两人的所有交往里,一直未曾停息。在这期间,孔令文和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是聂卫平的老对手,日本围棋名家小林觉的女儿小林清芽相识相恋。
2003年,两人决定结婚,聂卫平从朋友那得知消息,心里不是滋味儿。尤其是儿子结婚,并没邀请他,让他暗自生氣。而孔令文却认为:你明知我什么日子结婚,却电话都不打,我只能理解为你是不愿参加婚礼了。父子俩各自揣着心思,结果是聂卫平没有出席儿子的婚礼,而他托人送上的礼金,也被孔令文拒收。
婚后不久,小林清芽生下了儿子孔德志。升为爷爷的聂卫平高兴不已:“把孙子带给我看看。”而孔令文却以“孩子太小,不适应北京的气候”为由拒绝了。
看着孔令文和聂卫平之间的矛盾,既是老师又是岳父的小林觉极力缓解。他对孔令文说,“人生如棋,所经历的胜负都是过眼烟云,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永久而值得珍惜的。”而妻子小林清芽也常问他:“什么时候带我去北京啊?”知道聂卫平想看孙子,清芽又特地拍了儿子的照片带给聂卫平。
得知小林觉父女长期开导孔令文,聂卫平感慨不已:“小林觉很仗义,当年骢骢和他妈刚去日本,他就给了不少帮助,现在又为我和儿子之间做桥梁,有这样的亲家,真是荣幸!”
终于,在岳父和妻子的劝说下,2006年4月,孔令文携妻带子回京探父。对于儿子此次时隔15年后的归来,聂卫平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随后在家里设宴,陪儿子一直喝酒至深夜。其间,聂卫平再次拿出个大红包,作为孙子的见面礼。这一次,孔令文没有拒绝。
孔令文在日本棋院的职务叫中日友好特命棋士,希望通过围棋促进中日文化的民间交流,他说:“或许这就是种缘分,我小时候去了日本,在那边长大,以至现在才能够做中日交流,我希望能做出更多贡献,我相信我的父母都会支持。”
因为中日友好使者的身份,他和父亲见面的次数也更多了。父子俩在一起,常常是一人一瓶加了冰的二锅头,边喝边聊。但有一个话题,是聂卫平永远不敢碰触的,那就是:当年你和你妈刚去日本时是怎么生活的?而对于孔令文,也学会对过往慢慢释然:“亲情是很奇怪的,我小时候那么恨他,但是再和他在一起时,似乎也不需要什么铺垫,亲情的脉络一下又重新接上了,和他在一起的感觉还是很亲很近。”
2013年7月,聂卫平查出患有直肠癌。孔令文第一时间赶到北京,将父亲的病历、化验单、检查单等都复印带回日本,请日本专家会诊。随后,又将日本专家的建议提供给北京专家参考,并和医生一起做出先放疗再手术的治疗方案后才返回日本。
10月,聂卫平的放化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医生准备实施手术,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聂第一次感到脆弱和恐惧,他第一次向儿子提出要求:“骢骢,我做手术时你能来北京陪我吗?”
直到今天,孔令文说起这事仍感到心酸:“一个在你眼里一直都是那么强大的人,突然像个孩子一样请求你陪他,我突然觉得什么恩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是我的父亲,我要在他需要的时候陪在他身边。否则,我会后悔一辈子!”
孔令文放下在日本的家庭和工作,来到北京,住在当年国家体委分给聂卫平和孔祥明的一套老房子里。父亲手术的那天,他一直守候在手术室门外,心里的担忧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加剧,“那时,我在心里许了个愿,只要父亲能平安渡过这一关,从此我们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我只想他能活下去。”
也许是儿子的心愿感动了上天,也许是老聂不愿让儿子承担那么重的痛苦。手术很成功,从手术室推出来的那一刻,孔令文上前握着父亲的手,“爸,我在这里。”老聂咧嘴笑了。
手术之后的聂卫平,不能喝酒了,父子俩相聚时的对饮变成了对弈,有时老聂实在是馋酒馋得不行。后来,孔令文在日本发现了一种饮料,有酒味但没酒精,连忙订购了一大箱,千里迢迢弄到北京。
每次从北京返回日本,看到父亲很洒脱地挥手:“你走吧,不用挂念。”但眼里又分明写满了依恋和不舍时,孔令文都很难过。为了能多陪父亲,他甚至辞去了来之不易的日本大学的教职。
如今,孔令文的儿子孔德志也成为日本棋院的院生,开始“冲段”,有人建议孔令文将儿子带回北京,由聂卫平亲自施教。老聂对这个建议充满期待,“为了让老聂家再出一位世界冠军,我怎么著也得再活二十年!”
(未经作者许可,本文禁止转载、改编和网摘)
编辑/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