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资源破坏性开发、无节制利用的问题时有发生。本文从统计的角度出发,重点对固定资产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非常紧密,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无一不是依靠大量的投资建设支撑起来的,没有一定量的投资,社会经济就不会持续发展。我们在治理环境的同时,有选择的进行项目投资、合理布局,避免边治理、边污染的问题发生,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等发展战略,河南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开发区集中连片投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原因,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从全国看,1996年耕地面积19.506亿亩,2010年为18.258亿亩,年均减少891.4万。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的同时,土地闲置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国土资源部部长2015年1月15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透露,全国闲置土地100万亩。
近些年来,随着大批工业投资项目的完工并投入生产,空气污染、PM2.5超标的事件频繁发生,并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逐步扩大的趋势。从2013年春季开始,我国公布各大城市空气中Pm2.5的含量,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四川盆地、长三角、珠三角等各大城市空气中PM2.5的含量严重超标。
2010年5月31日,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均受到污染。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通过渗坑、渗井、渗透地、溶洞等缓慢“排毒”,有的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投毒”。
我们不能把环境污染归咎于固定资产投资,但是,投资项目的行业选择,决定了事后是否能成为新增的污染源。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2000年为32917.73亿元、2010年为278140亿元;从商丘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2000年为52亿元、2010年为690亿元、2013年为1250亿元,年均增幅为30%以上。应该肯定的是,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长时期持续的高投资,是否会使经济发展失衡,是否会产生金融风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商丘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几点建议
谈到固定资产投资,我们觉得并不是投资越多越好,项目越大越好。有些投资项目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恢复成本要远远高出项目自身产生的效益。
1.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公告显示,2013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0万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从我市的现实情况看,新建投资项目基本上都需要占用土地,而这些土地绝大部分是耕地。因此,我们建议:一是严格执行土地收回制度。对认定闲置的土地,期限满一年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土地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土地闲置费;满两年的,则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对超过二年没有进行开发利用的土地,要依法进行收回。二是合理控制土地供应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对开发区成片征用但尚未开发的土地,应该临时性耕种,避免造成耕地资源浪费。四是在制定全市总体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目标时,应该根据土地的现实情况而有所区别,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
2.严格控制污染项目。注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项目的审批过程中,要对可能对大气、水和土壤等造成污染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必须上马的污染项目,要同时配套环境治理设备,并作为重点检查、监测对象,时时监控,防止污染排放。
3.发展循环经济,投资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2005年6月,我国提出:“将从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完善税收政策、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促进资源有偿使用四个方面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以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议借鉴成功经验,在我市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区,探索新的投资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控制好投资的节奏和力度,使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在经济界,人们通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做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应该肯定的是,在投资的带动下,我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的实力明显增强。但是,对地方经济来讲,投资率长期过高,还会增加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不利于建立节约型社会,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持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增加 — 内需增长 — 经济增长 — 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
5.量力而行,控制投资风险。从总的情况看,因为大量的投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所以我们要考虑长时期大量投资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从行业投资看,某些行业长期投资量过大,容易形成局部的产能过剩,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和产品价格的波动;从政府投资看,我们要考虑财政的支付能力,控制好地方债务的规模和比重。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可持续发展是唯一选择.2013-09-13
[2]2010中国环境统计年报
作者简介:
王洪刚(1968-),男,汉族,河南省柘城县人,柘城县统计局,现任计算中心主任、统计师,本科学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