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此次会议内容引发了一些市场人士的担心,如强化党管国企是否会演化成在更大市场范围的党管市场,市场化改革进程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
这些疑问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市场对于国企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关系还吃不准。准确理解国企改革的政策方向十分重要,也直接关系到今后如何判断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走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企改革的一些举措,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从总体上看,中央要求推动国企改革的决心很大,但实际推进速度并不快,甚至连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发布都有所延迟, 20多个省市先后发布的国企改革规划和指导意见似乎也都浅尝辄止。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国企改革仍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够明确。
第一,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国资委曾将国有企业的定位总结为“四论”:一是命门论,即国有经济是“命门”;二是“基础论”,即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三是“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四是“防流失论”,不能在阵阵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据此可以理解为,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强化国有经济的支柱性地位。也有人质疑,虽然国有企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国有部门对私人部门的挤压、国企对资源的主导和垄断行为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潜在阻力。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首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企是国家领导层履行政治和经济职能的重要抓手,国企履行上述职能的前提条件则是自身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国企备受诟病的诸多问题并不仅仅靠国企改革就能得到解决,比如消除垄断需要配合行业改革,像中石化的混改措施,尽管允许私人资本进入二级销售公司,但难以打破整个行业的垄断格局,也没有实质影响到行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企改革需要从“既要最大化经济效益,又要兼顾多重社会目标”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第二,国企改革的思路是什么?去年国务院《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在今年的《意见》中,“出台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列为深化企业改革6项工作中的第3项,相比之下混改的内容稍有弱化。混改的核心是希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国企,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但出于对借混改之名使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无形中放慢了。
毫无疑问,多种形式的所有权有利于提高国企效率,私有化并不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对于目前国家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而言,私有化未必有利,否则将面临财富集中和私人大企业主导国民经济的风险。对于国企所有权的改革,有很多市场化的措施可以选择。公开上市可能是增强国企公司治理的有效方式,因为它要求企业采用国际公认的信息披露、会计和董事会架构准则。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考虑将社会资本(由股权基金、养老基金或其它形式的社会基金所提供的资本)作为吸收外部资本的首选。公私合作模式(PPP)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工具,可以考虑在比较适合的领域,通过PPP将国企市场化或者降低国企的作用。
虽然国企改革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但是,国际上确实存在一些公认的市场化导向的改革目标,如增加透明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公司治理等等。
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市场判断政府和国企的关系、政府对国企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据此,我们判断,国企改革始终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不应该与市场化改革逆向而行。
由此,在实践中,应该避免相关方面不能准确理解中央对国企改革的精神,矫枉过正,以“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来阻碍合理的国有资产交易(如国企混改涉及的国企资产交易)。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也并不意味着党要管理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领域,实际上,强化党管国企也可以考虑更多利用市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