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状如月球,光秃秃的地面上矗立着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堡。不可思议的是,石堡的地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远古城市,地道纵横,气孔随处可见,堪称“地下迷宫”。
卡巴杜西亚是一个火山岩高原的总称,面积4000平方公里,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300公里处。早在公元8世纪和9世纪的时候,卡巴杜西亚已经发现过成千座岩洞教堂和地下教堂。它们凿在小岩山内或悬崖上,有的相当华丽堂皇。在戈雷梅谷,几乎每座小尖岩都被挖空了。每一座岩山,就是一座教堂。踏上损缺的石阶,可以爬进礼拜大厅。岩石被巧妙地琢成拱门、圆柱、拱顶,每一寸壁面和柱体都装饰着线纹和图案;壁画栩栩如生,再现着《圣经》故事或东方宗教、民间传说的大杂烩。
在泽尔弗峡谷两侧的悬崖上,修道士们耐心地打出一个个窟窿,修成教堂、修道院、斋堂、厨房、卧室等等;里面的祭坛、餐桌、坐椅、床铺、家具,全是石头制品。
在南部幽静的伊拉拉谷地,河流两岸的崖壁高达150米,壁面密布着神龛、小教堂、修道室,里面供奉着色彩鲜明的圣像,全部就壁凿成,与我国的敦煌、大足的佛像洞窟构造相似。这条庄严的基督教“神道”,首尾相连竟长达10公里!
对于卡巴杜西亚人狂热的宗教献身精神,对于他们的穴居和消失,史书全无记载。考古学家费尽心机,迄今未得出明确答案。最早发现“神道”和地下教堂的,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一位密使,时为17世纪末。他回欧洲宣布这个重大发现,但没有人相信他的“神话”。人人说他是疯子,世界上哪有这样美妙的地方?不到一个世纪,发现的人多了,卡巴杜西亚才渐渐出名,慕名朝圣者不绝于途。
然而,真正引起轰动的是埋藏于地下的可居住成千上万人的卡巴杜西亚地下城市的发掘。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坐落在今天德林库尤村附近。通往地下城市的通道隐藏在村子各处的房屋下面。人们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通风洞口,这些通风洞口从地下深处一直延伸到地面。
整个卡巴杜西亚地带布满了地道和房间。地下城市是一种立体建筑,分成许多层。德林库尤村的地下城市仅最上层的面积就有4平方公里;上面的5层空间加起来可容纳1万人。今天人们猜测,当时整个地区可能有30万人逃到地下躲藏起来,仅德林库尤的地下城市就有52口通气井和1.5万条小型地道。最深的通风井深达85米。地下城市的最下层建有蓄水池,用以储藏水源。整个地下城市规划相当完整,使居民的地下生活有足够的设施保障。
到今天为止,人们在这一地区发现地下城市不下36座。其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像卡伊马克彻或德林库尤附近的地下城市那么大,但都称得上城市。现在,人们已经绘制出了这些城市的俯视图。熟悉这一地带的人认为,地下城市的数量远不止这些。现在所发现的地下城市相互间都通过地道联接在一起。联接卡伊马克彻和德林库尤村之间的地道,足有10公里长。
不可思议的地下城市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可谁是缔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呢?用途又是什么呢?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见解和推测。当然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在基督教诞生早期,这一新生宗教的教徒为寻求避难而最终选中了这里。其所以选择卡巴杜西亚,就因为它荒凉,绝无人迹,不会引起外人的注意。村民们最初是开石砌房子。开石还不如直接凿房于岩内,由地面岩山逐渐延伸于地下,于是发展成了地下城。公元610~1204年,从罗马帝国东部分出一个拜占庭帝国,这是一个以土耳其为基地、说希腊语、奉行基督教的独特国家。卡巴杜西亚人从此成了“化内之民”,皈依了基督教。其时,阿拉伯人也在扩大伊斯兰教势力,用剑与《可兰经》建立强大的宗教国家,与拜占庭打得你死我活。双方每占对方一地,则毁其宗教寺庙,强迫占领区人民改信己教。卡巴杜西亚一向是安全的,外地虔诚的基督徒和教士纷纷来避难,于是,学者渐多,信徒日众,俨然成了一个圣地。这些人要修造、讲学、居住,自然要开凿更多的教堂、修道院和地下村镇。
终于有一天,拜占庭帝国覆灭了,穆斯林完全统治了土耳其。面临杀身之祸的卡巴杜西亚人撤走了,四散逃亡,或者到容许基督教存在的西方去,或者改奉伊斯兰教杂居到阿拉伯村庄。这个时间的末限,当在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由此算来,卡巴杜西亚的消亡距今不过700多年。
当时的基督教徒确实在这里避过难,然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地下城市到底是谁在何时修建,至今也没有定论。
(若子摘自《奇闻怪事》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