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制作时代电视人怎么办

2015-08-11 20:07闻洋
记者摇篮 2015年9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卫视互联网+

闻洋

互联网+传统集市有了淘宝,互联网+传统百货商店有了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有了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互联网+传统传媒带来的是一个泛传媒时代。电视进入到一个大制作时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观众、广告、人才不断流失,传统电视受到互联网挑战

从《中国好声音》的掌门人夏陈安的辞职,可以看出,电视人转战互联网,给电视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传统电视正在遭受互联网日益严峻的挑战,人才的流失只是其中之一。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休闲娱乐不再局限于电视屏幕,而有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多选择。

此外,电视广告份额的减少也日益明显

不少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都面临招商难的情况。2014年,电视广告投放量第一次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新媒体广告增长达到30%以上。更多的广告商转投互联网,给各个电视台广告招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从营销、内容到产业链的升级,互联网开启大制作时代

从营销、渠道到内容,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逐步深入。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电视台做节目,将互联网看作宣传平台,利用社交网络、微博、微信进行节目营销,营造节目口碑等,直到真正制作互联网节目后才发现,互联网带来的是收看习惯、传播习惯等的改变,这些改变促使我们制作适合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与受众互动的玩法。

互联网重互动、重体验的优势,让互联网自制内容有了更多合作的可能。节目及其衍生节目、衍生品、个人品牌运营、线下进校园、原创版权开发等产业链模式已经初具雏形。未来,互联网自制带来的改变不仅在营销、内容上,更将深入到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打造把观众转化成消费者。

不同于传统内容生产方式,互联网上的纯网内容已经出现。它是更高阶的网络自制,意味着新的价值观、新的视频逻辑、新的应用场景。随着新的逻辑和价值观、新的应用场景、新的观众群体的出现,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最后,从观众到用户的转变,互联网和电视互融共生

今年4月17日,《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在浙江卫视播出,首播当晚即创下4.97%的收视率,成为同时段最受欢迎节目。作为一档大型真人秀户外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就创造了网络点播量近30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30亿次、话题讨论量近300万的纪录。第二季还开启了“奔跑2015”阳光跑道公益健行计划,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们感悟生活、投身公益。

在互联网影响和冲击下,电视行业也加强了内部的升级和调整,借鉴融入互联网思维。以往电视传播是被动的、单向性的传播,随着移动互联和交互技术的发展,跟观众之间的互动成为对电视传播的一个新的要求。《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就对准年轻观众,凸显互动。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给电视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内容上的改变,更是理念的改变。互联网思维将注入创意、叙事、营销等等各个层面,并促使生产机制上的根本性转变。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电视业态正在进行着深刻变革,未来,电视将更加与网络互相渗透、互动互补,电视节目内容将像网络视频一样越来越碎片化、资讯化、娱乐化。在时代大潮中,电视人该何去何从,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电视人,未来怎么办?

笔者一直以来从事电视工作,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编导与在报社、杂志社工作的记者编辑有所不同,纸媒的人是越老越资深越“值钱”,写出来的文章有厚度,大小文章都能做。而电视则不同,很少做长篇和具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这与电视受时长限制,受制作时效、周期、成本等限制有关,能做纪录片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电视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电视记者、编导的最佳工作年龄是24至40岁,在韩国,一名电视编导大多数在35岁就会离开电视台转行做其他领域了。

有个央视的老电视人,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这样给电视记者(编辑、记者、导演、撰稿、策划、摄像等编播人员以及制片人、监制都是记者)描绘了一幅职业前景的图画:记者的道路就是通往宝塔尖的道路,它是越走越难的道路,同时也是出人头地、一览众山小的道路。

电视记者获得成功的最终出路大致有这样几个走向:成为名记者,成为名导演,成为撰稿人,成为主持人,成为制片人,成为名监制,成为台长或广播电视部门的行政领导,成为学者或教授,成为作家,成为策划人,成为老板,成为政治家。

一步步迈向前七种宝塔尖上的电视记者都是最优秀的电视记者,但也是少数靠勤奋、靠努力、靠机遇、靠智慧、凭灵气的记者;后五种可能是有思想、有学识、有商业头脑、有政治智慧的几类记者。

电视人的各种派别

近几年,许多知名电视人纷纷离职,或另投他家或自立门户,走出了自己的新道路。电视节目制作人鲁召总结了电视人的几种去向:

体内循环派:即虽然离职,但仍在体制内工作,属于同行之间的跳槽。这一派中多是大腕级别的电视人。近年来,多数大腕级的电视人之所以选择在体制内流动,其实也正是因为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更好的薪资待遇。

知名主持派:主持人最为观众所熟悉,他们的一举一动,能引起圈内圈外的集体关注。崔永元、马东、刘建宏、王凯等跳出央视大门,或自立门户或投入新媒体怀抱。

槟榔咀嚼派:进入北京、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山东等地的一些大型节目工作室,如果闻到槟榔味,说明有来自湖南台的人。正因为有一大批湖南系的自由工作者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卫视也充满了槟榔味。

转型互联派:近几年,视频网站大有自起炉灶颠覆电视台之势,像腾讯、搜狐、爱奇艺等便开始不遗余力地从电视台挖掘人才,但挖到的只是虾兵蟹将,挖不动核心制作人,短时间内,难成气候。

自主创业派:还有许多电视人在脱离体制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如东方卫视原总监田明担任星空华文传媒CEO;湖南广电的新锐制作人秦保砚离职创建嘉润传媒、方照影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制作人王刚等也纷纷创立节目公司。

总体来说,目前电视内流动呈现“下流”趋势,即一线平台卫视制作人流向二三线卫视,采取包工合作方式,主体还是芒果台等强势平台培养的大批制作人自由流动。而在媒体技术不断革新,传媒领域活力四射的历史条件下,新媒体正在成为一个集无限创业与就业于一身的虚拟平台,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不断升级的薪资待遇,使得其成为电视人新的打工宝地。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卫视互联网+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
对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探析
电视记者采访中的点面结合策略探析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电视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