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2015-08-10 01:35:27李小萌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性别差异英语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二者都是反映社会的镜子。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了解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将会帮助两性消除交流中的隔阂。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以及运用语言的习惯这四个方面来探究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性别差异 社会语言学 英语

社会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先后被很多学者研究。众所周知,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说话较温柔婉约、文雅、礼貌,而男性说话较果断、直接、粗鲁、目的性强,这些差别会导致两性交流上的障碍,所以研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十分有必要的,既可以帮助消除男性与女性之间由语言引发的的隔阂,又可以使两性在语言使用与语言理解方面的误解消除,更好的促进两性交流。另外,本文还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除了有生理原因、文化心理原因还有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教育的原因。

一、导致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理论依据

语言变体,又称语言或言语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语言变体意指具有同一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语言变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大到可以是各个地方的方言,小到也可以是单词、句子、段落或篇章等句法特征,只要是有一定的社会分布,就可以说是语言变体。语言变体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的研究认为,讲话人的社会阶级(Class)、语言风格(Style)以及社会地位(Status)和社会分工(Division)都是语言变体的重要基础,而讲话人的性别对语言变体也产生着重要影响。语言变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的地域变体、语言的社会变体以及语言的功能变体。性别变体属于语言变体中的社会变体。性别变体又包括男性语言变体和女性语言变体。

由于男性和女性性别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因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对语言的使用所达到的功能也不同,这就会导致两性在社会交流中产生障碍与误解。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两性在言语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可以帮助两性尽量消除两性之间的差异和误解,融合两性中的优点,摒弃在交流中展现的缺点,使语言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在理解双方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更好的交流。

二、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的表现

1.语音语调的差异。科学调查研究表明,两性在英语语音语调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语音方面主要表现为女性说话比较谨慎小心,男性说话比较随意直接。例如,在美国密歇根州黑人对英语的使用中,两性对元音后r的发音是不同的。女性使用的概率占到中层资产阶级的90%以上,而男性仅占到67%左右。在美国英语中,使用元音后r音的人大多都是受到过高等教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人。由于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心理活动造成的影响,女性更希望通过某种方式使得自己获得和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所以使用标准英语是她们认为提高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的途径。由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权益日益渐增,女性对标准英语的使用更是突出了其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其文化素养。

语调方面主要表现为女性说话一般使用征询的语气,句尾用声调,而男性说话比较果断直接,句尾用降调。例如,女性会说:Today is a good day, is not it? 而男性会说:Today is a good day.相比较而言,由于长期的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说话用声调并且是请求或劝阻的语气,这是典型的不自信的表现,而男性则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主题,因而说话比较果断直接,并且通常是用禁止、命令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主导与中心性地位。

2.词汇的差异。两性在词汇的使用上也有差异。例如在使用色彩的词语中,女性会使用pink(粉红)、peach(桃红)、rose red(玫红)、scarlet(猩红)等,而男性仅使用red(红色)一词;在表达情感时,女性会使用splendid(壮丽的)、divine(神圣的)、tremendous(巨大的)、goodness gracious(天哪),而男性则使用简单的good(好的)、big(大的);在使用称谓语时,女性会对男朋友使用darling、sweetheart、baby、honey(亲爱的),而男性一般会使用dear;对粗俗语的使用也是男性居多,男性一般会用damn it、shit等,而女性则很少用。这些例句表明女性说话比较温文尔雅,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而男性则言简意赅,感情粗犷。

3.语法的差异。语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式上,女性更可能使用疑问句或请求句。例如,女性会说:I think the flower is beautiful, is not it?或者Please close the door.而男性会说:The flower is beautiful.或者Close the door.女性在表述问题时会以请求、询问的语气,而男性一般会以陈述、命令或禁止的语气。现代社会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受到以前男女地位不同的影响,男性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宰,所以说话时主要以传达主要信息为主,并且更直接、不含蓄。女性说话主要以表达感情为主,委婉含蓄。

4.运用语言的习惯。在运用语言的习惯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夸张的语气。例如,当表达一个箱子很轻时,女性会说:This suitcase is surprisingly light.而男性会说:The suitcase is light.女性相比男性而言,更常使用修辞手法。在表述开心时,女性会说:My heart likes a singing bird.男性则会说:I am happy.女性在表达情绪时,更倾向于使用夸张和表达感情色彩的词,这是因为女性相比男性而言感情更加细腻,富有感性。

三、产生差异的根源

1.生理原因。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生理原因。由于男性和女性声带不同,所以发音也不同。男性声带长而宽,女性声带短而狭,所以女性说话比男性高而尖。另外女性使用的音调从高到低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而男性偏向于使用中调,声音低沉,展现稳重的感觉。女性说话轻柔、随和,男性说话沉稳、有时高亢,这虽然是生理原因,但是和心理原因、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分工是分不开的。

2.社会文化心理原因。由于以前长期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社会对男女的期望也不一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上的影响以及落差。首先是社会对两性的期望不同,社会期望男性英勇、果敢地承担起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的责任;对女性则期望她们在家照顾家庭,把所有的经历都用在家庭方面。其次是在心理方面,两性对自己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已经认定,所有从心理上已经接受社会对自己的定位。在两性的言语差异方面上,无论是在话题选择还是语言风格都存在差异。在话题选择方面,男性更倾向于谈论和经济、政治、体育相关的话题,说话干净、利落、果断,以凸显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导与中心地位;女性则倾向于谈论和美容、服饰、家庭相关的话题,说话温柔、含蓄、婉约,展现出女性的从属地位。

3.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原因。受到传统的社会分工的影响,男性一般被赋予更加繁重的工作,在外打拼,关心国事经济政治,这就使男性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掌握家庭的经济命脉,所以男性不仅在家庭中而且在社会中都处于主导及中心地位,说话更加果断、直接、坚定;而女性主要负责家庭琐事,把心思都用在家庭上,处于弱势与从属地位,因而说话更加委婉腼腆。随着欧洲中产阶级女权主义的兴起,社会提倡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平等,尽量消除两性之间的差异与误解,提倡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社会不再是以男性的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社会,争取两性平等,自此以后,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不再向以前那么低下,社会开始越来越关心与重视女性权益。例如,以前只有“chairman”,现在出现了单词“chairperson”和“chairwoman”。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已经提高,很多在以前只能男性做的工作,在现代女性也可以做并且能力不容小觑。

4.家庭教育的原因。家庭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男孩从小就被教育要坚强,跌倒了要爬起来,做一个男子汉,要从小事做起慢慢学会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但是对女孩则要求宽松一些,不会对女孩要求这么严格。例如,在装修房子方面,父母会把男孩的房间装修的偏向冷色调,从小就拿卡车、金刚玩具给男孩玩,锻炼男孩气概;把女孩房间装修的偏向暖色调,房间里放很多布娃娃。父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到一言一行甚至具体到像装修房间色调的选择都对孩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孩子从小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也有专门针对男女生设置不同的课程,体育老师也会根据女生情况制定男女生不同的体育课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社会以及性别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男女两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使用的语言不同,运用的语言规律不同,要达到的语言功能也不同。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也就是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角度了解两性语言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摒弃两性交流中的误解,融合两性交流中的优点,使两性交流更加自如。没有了解障碍的交流不仅是促进两性感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了解两性语言差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分析得出,男性在交流中说话更加直接、果断、坚定,在社会中的处于主导与中心地位;女性说话更加含蓄、委婉、温柔,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两性地位逐渐平等,女性权益也日益健全,语言差异也在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1]Ralph,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2]Jennifer,Coates.Women,Men and Language: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Sex Differences in Language.New York:Longman,1986.

[3]胡壮麟.Linguistics.A Course Book[M].Bering:Bering University Press,2001.

[4]吕婧,胡志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1(4).

[5]王德春,孙汝建,姚远.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和歧视现象剖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

[6]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8]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李小萌,女,(1989年7月—),河南安阳人,河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性别差异英语
以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待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6:50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3:24:04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4:29:34
读英语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酷酷英语林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