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W亮相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学联合会会议推进副产氮肥施用国际合作

2015-08-10 03:09中国农资陈元邦通讯员徐春华
中国农资 2015年38期
关键词:氯化铵东南亚氮肥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通讯员 徐春华

BNW亮相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学联合会会议推进副产氮肥施用国际合作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通讯员 徐春华

近日,第12届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学联合会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东亚及东南亚土壤学联合会主办,中国土壤学会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承办。参会各国专家就亚洲土壤信息、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土壤环境和粮食安全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副产氮肥工作组(BNW)相关负责人及成员企业代表应邀参加此次会议,中国副产氮肥拓展海外市场成为此次大会焦点之一。BNW是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与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起成立的专门工作组,致力于氯化铵、硫酸铵等副产氮肥以及以副产氮肥为原料生产的复合肥推广,其倡导“科学施肥+经济施肥”的理念,备受本次大会专家关注。

1 “一带一路”带来合作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多为农业国家,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量较大。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因受经济条件、装备技术等条件限制,化肥生产不能自给,氮肥、磷复肥和钾肥大多依赖进口。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氯化铵和以氯化铵为主要氮肥原料的复合肥没有充分认知。为我国解决化肥产能过剩带来了机遇。中国的副产氮肥和以副产氮肥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复合肥,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运输费用也比较低。

在行业协会、农业技术等部门的支持下,氯化铵、硫酸铵等副产氮肥在中国国内农业上的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不仅以较低的单位养分价格降低了农业用肥成本,而且减少了纯碱工业的环境压力、促进了烟气脱硫等环保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氮肥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副产氮肥市场持续低迷。为了保证副产氮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副产氮肥的出口成为疏导产能的重要途径。

另外,中国在建设工程、生产装备制造和生产管理解决方案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在化工工程建设和工艺技术方面,在氮肥、磷复肥和钾肥生产领域均有“走出去”的实力和经验。在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术领域,中国耕地土壤类型丰富、作物种类繁多,农业技术研究专业化程度高,已经形成了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肥料相关领域科技队伍。所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产能合作、技术合作方面均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

2 “谈氯色变”应烟消云散

据之前的研究发现,含氯化肥的施用会使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大大增多,那么,过多的氯是否会对作物的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产生不良影响成为含氯化肥能否大量施用的制约因素。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董元华介绍,通过对粮、棉、麻、油、糖料、果树、蔬菜等作物进行多点田间试验和定位监测结果,除果树外,施用氯化铵肥效与无氯化肥相当,在水稻和多数蔬菜上还稍好,适量合理施用对作物品质无不良影响。农业技术人员通过作物肥效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氯化铵和尿素(或硫铵或尿素硫酸钾)的肥效相当,其中水稻和极大部分蔬菜还好于无氯化肥。对水稻、小麦、玉米及多种蔬菜连续5-10年施用氯化铵,即使在西北(水浇地春小麦),也尚未发现肥效下降的趋势。但氯化铵不宜施用于薯类、烟草等作物,对烟草施用,会使烟叶燃烧性降低,影响品质。另外,氯化铵适用于酸性土壤和石灰性土壤,不宜用于盐碱地。

氯化铵是联碱生产企业生产的一种副产品,1980-2014年,中国联碱行业已经生产了1.5亿吨氯化铵。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氯化铵肥料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700万吨,2014年全年实际产量为1250万吨。其中,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能190万吨;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能170万吨;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产能110万吨;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能70万吨。

氯化铵是一种优质肥料,易溶于水,不使土地板结,所含氮素更多地呈铵态氮保存在土壤之中,流失少,可使农作物生长更加壮实并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基节纤维化,减少倒伏。氯化铵与其它肥料混合施用可增加氮、磷、钾的有效性。与尿素相比,氯化铵的氮养分含量为26.17%,尿素氮含量为46%,它们之间氮含量相差2倍,但氯化铵的价格却只有尿素的1/3。氯化铵无论从节能、环保还是经济方面,都是值得推广的好肥料。

3 氯化铵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副产氮肥出口主要有氯化铵、硫酸铵和氮磷二元复合肥三种形式。硫酸铵在国际肥料市场广为人知,不存在使用方法和产品推广方面的障碍。氮磷二元复合肥是近年来中国开发的出口品种,这些品种生产时,氯化铵或硫酸铵副产氮肥用量30%-50%,是间接出口副产氮肥的一种方式。而氯化铵受施肥季节影响,市场波动很大,迫切需要国际市场进行调节。氯化铵则只有少数国家生产,98%产能在中国。中国出口肥料级氯化铵也集中在降水量较大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企业与目标国家进口商共同示范推广,进一步扩大出口范围和出口量。

湖北宜化、河南金山、四川和邦、江苏华昌等企业代表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国内氮肥供应形势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为了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没有固废排放的联碱法纯碱生产,肥料级氯化铵应该取消出口关税。若国际市场能接受一部分氯化铵产品,中国联碱生产的比例还会继续扩大,逐步取代沿海城市的氨碱法纯碱生产,可大量减少氨碱的废液废渣排放,利国利民。

印度、越南、泰国、菲利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灾频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致使土壤中养分大量减少,对化肥的需求不断增强。氯化铵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增强了土壤中的氮含量。东南亚地区通过对氯化铵的小面积试用,对氯化铵逐步认可,需求量在逐年增加。

4 氯化铵“落户”东南亚

目前,整个东南亚肥料资源相对缺乏,施肥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水平不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东南亚地区氮肥平均施用量为69.5 kg N/ha。其中印度尼西亚68.8 kg N/ha、马拉西亚127 kg N/ha、菲律宾41.5 kg N/ha、越南158.9 kg N/ha、泰国74 kg N/ha,而中国为296.8 kg N/ha。

在东亚地区氯化铵作为肥料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仅以水稻生产为例,目前平均施氮量为100-200 kgN/ha,折合成25%氯化铵为400-800 kgN/ha。按目前施肥水平,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5国在水稻生产上便约需氮肥折合氯化铵1514-3028万吨。如果考虑到玉米以及其它经济作物,则市场潜力更大。

但东南亚国家土壤、气候以及农作物生长与我国有较大差异,要大面积安全推广应用氯化铵肥料,必需首先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开展严格的肥料施用相关试验,获得氯化铵安全施用的必要技术参数,以便更好推广利用。未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高氮投入水平下如何科学施用含氯肥料;二是将我国作物耐氯力及土壤氯容量概念引入东南亚地区试验研究;三是将含氯新肥料纳入试验研究,研发新的适合当地的复合肥,进一步提高肥效;四是将肥料的环境效应纳入试验研究,充分关注氯基肥料施用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全面评价氯基肥料的合理施用效应。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BNWBNW负责人王锡岭在专题报告中指出,氯化铵、硫酸铵等副产氮肥在中国已经推广使用多年,随着联碱工业和脱硫等环保工艺副产氮肥产量的不断增加,中国需要将副产氮肥推向国际。

猜你喜欢
氯化铵东南亚氮肥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上半年氯化铵市场走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氯化铵后市不容盲目乐观
2014年9月17日氯化铵出厂参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