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不应忽视语文的“学科需求”

2015-08-10 08:44张学东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张学东

曾经观摩一位老师上《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执教的老师主要安排了以下一些教学环节:

1.勾画描写彭德怀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批注,有感情朗读。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3.全班交流、朗读。

4.揣摩彭德怀的心理活动,体会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

整节课,同学们批注得认真,议得热烈,读得动情,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彭德怀对战士们的关爱,也学到了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写人方法。课后,听课老师对本节课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是的,本节课既关注到了内容,也关注到了语言表达形式,教师目中有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很出彩,的确是一节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但细细一琢磨,总觉得这节课好像还缺少些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阐述中有以下几点:

1.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可见,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形成语文学科思维,用学习语文的思维、方法去学习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先生的话告诉我们:教材就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这个例子练就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那么阅读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个“例子”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呢?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语文的学科需求,多想一想:一篇文章能够教给学生的东西很多,但哪些是语文学科所需要的?哪些是对学生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用的?

语文新课标对高年段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从中不难看出,新语文新课标对高年段阅读的要求:能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逐步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自己思想感情的,也就是作者在构思上的匠心,从中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练成熟练的写作技能。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思维方式,学生学习每一门学科,都应该了解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语文,应让学生知道写什么,并让学生逐步领悟作者是怎样构思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我以为这是应该教给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知道怎么去读一篇课文,领悟作者是怎么写的,从中学到表达方法,用语文学习的方式去学语文,去习得语文的技能,这是语文的学科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标所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指导学生怎么去读懂一篇课文的内容情感关注得比较多,而对引导学生去领悟教材是怎么写的,领悟作者的构思关注得相对较少,忽视了教材对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学会写作的价值,这是阅读教学中对语文学科需求的忽视。

管建刚老师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时,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

1.作者写了四个故事,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上,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余,这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2.“课上”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课余”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这是巧合,还是有意?

3.课文的题目是“理想的风筝”,显然,“放风筝”“追风筝”,一定要写。刘老师上课的故事,肯定有很多,作者选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请问:能不能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比如,有同学受凉了,刘老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同学披上;换成刘老师“博学多才”,会弹琴、会画画呢?

4.“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作者为什么不直说,“啊,刘老师,你的乐观、顽强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5.“上课”的故事前的写景,两个自然段;“课余”的故事前的写景,一个自然段。咱们把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合在一起,看通不通。

“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这里是可以合为一段的,作者为什么分为两个自然段?

……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刘老师的乐观坚强,也学到了作者的构思方法,如何选材,如何处理详略,如何过渡,如何注意语言的含蓄……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更学会了用一种怎样的视角去读教材,实现了课标中规定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和语文学科素养。管老师的课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独特价值,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学科需求”。

无独有偶。曾经听一位特级教师上《爱之链》一课,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课文最后一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中“乔依”删去,好不好?这是一个指向文章构思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体会到了作者构思的独特之处:文章一波三折,最终折回起点,紧扣文章主题,这是这篇文章在构思上最为独特的地方。学生通过老师指导下的探究,领悟到了作者构思的精妙——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领悟到了构思的方法。我想,这对今后学生写作时的构思是大有裨益的。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到了阅读教学的“学科需求”。

陆华山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莫泊桑拜师》第七自然段时设计了“为什么用一连串的问题来指导”“这些问题问得怎么样”两个问题和这样一道练习:老师布置了同学们早晨在校门口观察进入校园的同学。一个同学问:“老师,我观察了一个星期,没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没有什么好写的。”此时,你会怎样回答他呢?陆老师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价值,利用教材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将内容的理解与表达的训练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凸显了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这正是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语文需求”。

可见,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构思,学习表达方法,更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独特价值,这是新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的学科需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忽视这一需求。

回到《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执教者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再深入探究一下:(1)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杀、二杀、三杀?(2)我们能够感受到彭德怀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可以是学生感受到作者构思的精妙:一杀、二杀、三杀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更具可读性;言虽尽而意未止,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含蓄、更耐读。这样,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是人物的情感,还有作者精妙的构思,学到了写作的方法,教材的独特价值发挥得更为充分,也凸显了语文的学科需求。

笔者在教学《孔子游春》时,曾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最后一段“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通过探究,学生领悟到了语言文字含蓄的美,领悟了作者精巧的构思,学到了文章结尾的方法;在教学《夹竹桃》时,引导学生反复研读第一小节“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作者要写夹竹桃,为什么开篇却写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既然“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又有什么写的必要呢?通过探究,学生领悟到了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方式开头的好处,学到了开头的方法;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描写青海高原的环境恶劣,使学生体会到了铺垫、蓄势的好处;在教学《谈礼貌》时,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举岳飞与牛皋、女青年和小朋友、周总理和朱师傅这三个例子,使学生体会到了怎样把道理说得更透彻、更严密;在教学《船长》时,引导学生研究文章中人物对话描写的特点,使学生领悟到了人物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当时的情境;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指导学生探究文章中几个问句的作用,使学生领悟到文章衔接过渡的技巧……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阅读教学中关注语文的学科需求,学生才能够形成语文的学科思维,学会用语文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教材,课堂上收获更加多元,思维得到训练,语文素养能够得以形成,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阅读教学中应怎样关注语文的“学科需求”呢?

当前,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读一篇课文广大教师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关注的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地研究教材,在研究教材写什么时(表什么情,达什么意),还要研究教材是怎么写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哪些特别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典型的表达技巧,有哪些鲜明的表达特色,什么是本课的独特之处。要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会写作上的价值,如:富有特色的开头结尾、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铺垫对比的写作方式、含蓄的表达、巧妙的衔接过渡、意境的营造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与作者对话,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文本的原生价值中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将其转化为教学价值,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领悟表达方法,学会构思自己的作文,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

当然,更重要的是广大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阅读教学多从语文的学科需求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让每一篇教材更充分地发挥它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作用。

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高度关注语文的学科需求,将语文的学科需求落到实处,落实课标要求,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得到提高,语文思维得到训练,语文素养最终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