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华
2004年11月24日,我应邀乘火车去山西省临汾市培训,和我同行的还有无锡市滨湖区王忠敏、强洪权、关乃杰和徐州市张艳四位老师。
晚上9点钟到达,临汾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焦老师和曲沃县教研室张祥晨老师前来接站。我和焦老师是初次见面,他中等身材,瘦削干练,脸上时时挂着笑容,虽长我四五岁,但对我却非常尊敬。他说:“咱们虽然是第一次面谈,但是我一年前就认识您了,您的评课和教材辅导都是老师们十分欢迎的!”我说:“过誉了!我听教材编辑部来过临汾的老师说,这里藏龙卧虎,有些老师底子很厚,水平很高!”他说:“过奖了,与你们比差远了!你们编辑部的老师才是专家,临汾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的教材,非常崇拜你们这些专家。”
送走焦老师,我浏览了他们的活动安排表:25日上午听课,临汾市三位老师同课异构;下午,我讲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26日上午,江苏三位老师上课,王忠敏老师评课;下午,我对6节课总评,并与老师们对话、研讨。从这份“安排表”中,我悟到了焦老师的匠心和独到的语文研究视角。焦老师点名邀请的强洪权老师,是刚刚在10月份“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教坛新秀;关乃杰和张艳老师分别是无锡市和徐州市教学能手,也是根据焦老师的要求,我们选派的优秀青年教师。这六位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各自诠释着课改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各自传递着当地教材实验和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这是苏晋两地教师的一次深层交流,通过课堂教学和对话、评课,必定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促进母语教育认识的深化。
两天的活动果然效果特好。26日下午,我对活动作了整体总结,并重点对4节二年级的阅读课进行了评析。
临汾三位老师执教的都是《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但是,她们不但教学风格、策略各异,而且目标、内容也有明显的侧重:侯马的刘老师基于文本,注重拓展;读议结合,以议为主。洪洞的孟老师坚守文本,注重基础;以读为主,读中见悟。临汾师范附小的单老师立足文本,注重探究;凸显情境,强调体验。限于篇幅,这里只重点介绍洪洞县孟老师的一节课:
第一,词语训练设计巧妙,抓得实在。如开始的复习,让学生认读、巩固三组词语:一组是“动物、商量、哥哥、妹妹、过冬”;一组是“刮起来、渐渐”;一组是“暖和、春暖花开”。这样归类复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积累,又有利于学生运用。再如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写青蛙、燕子、蜜蜂是好朋友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说“常常在一起”的意思,“日子过得很快乐”的情景等。再如迁移运用,由青蛙“吃得饱饱的”,引导学生仿说:“小鸟飞得
。”“ 穿得 。”等等。
第二,读书训练切入巧妙,牵一发而动全身。孟老师从“好朋友”切入,抓住了课文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围绕“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好朋友”展开阅读,学生很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抓住了它们“商量”时的关键词语,既理解了这三个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法,又领悟了它们之间的朋友情谊,彰显了课文的情感因素和人文内涵。
第三,说话训练安排巧妙,思维力度大,质量高。孟老师是把读书和说话作为课堂训练的两条并行的主线来安排的。首先,上课伊始的词语复习,就安排学生用上出示的一些词语,说说课文内容。接下来阅读课文,孟老师先要求学生认真读全文,并能用以下的句式说出三种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法——“我从课文第 自然段中,知道了 是这样过冬的 。”接下来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过冬。这样的说话训练,既是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训练,又是扶放得当、严格规范的高质量“书面”言语训练。这样的训练安排,让我看到学生时时“潜心会文”“凝神静思”的动人学习场景。
徐州市张艳老师执教的《水乡歌》是一首儿童诗。她的课有以下三点值得称道:
第一,突出了学段重点目标,把识字、写字落在了实处。教学的复习检查环节,张老师就要求学生默写生字,要求学生不但要写对,而且要写好。默写后,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反馈评改,特别对写字质量的评改十分严格。而阅读结束后的练习,仍是写字训练,这样安排,不但有助于巩固识字成果,而且促进了写字质量的提高。
第二,引导学生探究性地阅读,使学生既感悟到语言文字的表象,又领悟到语言文字的意象。张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是从整体入手的:她要求学生带着“水乡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通读全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要点——水多、船多、歌多。接着,她引导学生分段“品读”课文:一是看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乡这些特点的;二是通过关键词句,想想这“三多”的背后,分别表现了水乡的哪些内在特点,从而使学生探究出:水多的背后是说水乡的环境很美;船多的背后是说水乡经济建设的繁荣;歌多的背后是说水乡人民生活很幸福。这样的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又引领学生真切地体验了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深刻地体会了诗人表达的感情。
第三,注重阅读过程方法的引导,恰当地处理好“举一”与“反三”的关系。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探究其意象,这既是阅读主要的能力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之一。张老师通过课文第一节的阅读指导,教给了学生探究的方法:一是“从哪儿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学生通过“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看出了水多;二是“想象本节最后一句话写出的景象,说说你的感受。”学生通过“绿水”“清波”“荡漾”感受到水的美;三是诵读课文,想象、体会水乡环境的优美;四是引导学生讨论、领悟这样的阅读方法和过程,为后两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学生对第2、3两节的学习就有法可用,有路可循。如学生从“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中,领悟到水乡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的繁忙;从“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中,领悟到水乡人民的物质丰富、生活幸福!
最后,我对提高课堂效率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减“肥”。课改使课堂的“营养品”摄入过量,易患上肥胖症。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课程改革又出现了很多新提法,而在课堂上要体现出这些新提法,就要“创造”出新形式,诸如,对话等于交流讨论,合作等于分组学习,超越等于丢开文本,综合等于生拼硬凑,开放等于放任自流等等。只有瘦身才能健体,深化课堂改革首先要减肥。怎样减?就是要去掉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抓住语文的本体,以促进三维目标的生长和整合。例如,《小动物过冬》一文,让学生看夏天的荷花图,秋天的落叶图,冬天的飘雪图;引导学生讨论蜜蜂的有关知识——蜂窝不能捅,蜜蜂蜇人要抱着头等等,都是非语文的,都会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形成干扰和冲击。
第二要壮“基”。所谓壮“基”,就是要念好“七字诀”,即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说——说话,作——作文,习——习惯。当前社会建筑行业“豆腐渣工程”屡屡出现,基础不牢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人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研究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好教育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要心无旁骛,致力于做好这“七字”工程,以避免中国教育“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基于此,我建议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一是要识好字,写好字;二是要读好书,背好书。这是保底的。上午强洪权老师《船长》一课的教学,他对“呼号”“嘈杂”“肇祸”这三个词语教得很实在,虽然是六年级的阅读课,他还是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因为,他知道这是“底”,丢掉了这个“底”,语文教育就可能出现硬伤。
第三要归“真”。这个“真”,是母语学习和儿童认知的规律。我们的语文教育,如果一切都能遵循规律或者不断地向规律逼近,就是回归了、逼近了语文教育的本真。如何归真呢?我认为,当前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教学思想,努力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和跟风的不良习气,从实际效果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要刻意追求形式的新颖和花哨。通过近一年来的听课,我产生了这种感觉:课堂的精彩,大都不是刻意地追求出来的精彩;课堂的问题,往往是存在于说不出来的问题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孟老师的课前复习多精彩呀!张老师关于写字的评价修改也很精彩。这就是说,精彩往往是以扎实为基础的,只要你
研修
实在得比别人还实在,这就是精彩!通过改革的变式学习可以出现精彩,而通过传统的常项训练也可以呈现精彩。至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有些课就像一碗温开水,好像很严谨,很精细,但是没有特点。或者说让人既说不出优点,也说不出缺点,而教者的自我感觉还很好,不少听课的教师也认为不错,这可能是最具有迷惑性的。因为,说不出优点,就可能使人学无方向;而说不出问题,也可能使人改无抓手,甚至认为尽善尽美,走到了改革的终点。
由于下午参与活动的人数比较少,这次评课有点儿“放言滚滚”。结束谈话时,我说:“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引发到会的老师们思考、研究,下面是对话的时间,请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
活动结束后,焦老师对我说:“孙主任,县区的教研员们都抱怨我,今天下午的活动还应该安排在大礼堂,以让更多的老师们听你的评课。下午,放走了大量的老师,是我的一个大失误!”我说:“焦老师言重了,课堂教学的评价见仁见智。我的评课挂一漏万,一线的老师们比我看得更准确,更全面。”
两天的教学研讨活动,不但使我们和临汾的教师们进行了思想大交流,而且,使我们双方由相识到相知,进而达到了相亲。
27日早晨七点多钟,我们乘火车返程。因六点钟我们就要去车站,天气又十分寒冷,我再三谢绝焦老师送站。但是,这天早晨,焦老师还是随同司机把我们从宾馆送到火车站。到了车站广场,我就和他告别进站。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走,非要送我们进站不可。候车约20分钟,我们检票上车,我再次和他告别,他还是不同意,硬是把我们送到了站台。因是过路车,一到站台,乘务员就催促我们上车。我紧紧地握着焦老师的手说:“焦老师,您太客气了。您这样一送再送,令我十分感动!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咱们已经告别四次了。”他哈哈地笑了:“你们是贵客,来给我们指导,我只不过是尽地主之谊罢了。对你,我相见恨晚啊!不把你们送上车,我会遗憾的。”在乘务员一再催促下,我们恋恋不舍地登上了火车。不知出现了什么情况,火车迟迟没有开动。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焦老师竟然还没有走,他站在我们座位的窗外,在凛冽的寒风中高举着双手,微笑着,示意着。尽管我一个劲儿地向他挥手示意回去,但是,他却不断地摆手拒绝,直到十五分钟以后火车开动!焦老师的真情深深地触动着我,这份真情伴着列车的节奏,在我的心中激荡着,随着列车的奔驰,在我的心中绵延着……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