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开展“教什么&怎么教”专题研讨活动,小朱老师承担一节公开课。选课题时,她来征询我的意见。我说:“不要有压力,可以选自己喜欢、有体悟的课文;也可以挑战有难度、没上过的。重要的是带着研究的心,真的去思考、去学习。”
一周后,小朱老师告诉我,她想上《学与问》。她说,她从没开过这种类型的课——说理文,她不太清楚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她很想借助工作室的研究平台,促使自己往前走一走。
我喜欢小朱老师的勇气,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年轻时上课,钟情那些故事性、情感性强的课文,不仅是因为可“咀嚼”的东西多,学生比较容易出彩,更主要是贴近我这个人:喜欢诵读、擅长演绎、情感充沛。慢慢地成长中,我逐渐明白,发展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与归宿,跳出教师个人喜好而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体验,才有可能全面、健康地滋养学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积累。我不再漠视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我开始研究它们各自的语体风格、教学方法等,以期望提高学生阅读不同类文章的兴趣与能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相关概念,“文体意识”“文体教学”成为课改的热点话题,也更加激发了我的思考与实践。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栽,或说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明代学者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道:“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也就是说,文体知识就是篇章的“制度”和“法式”,从篇章入手,扣住文体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读中会识体,写中能得体。
周一贯先生在《语文课程对文体教学的价值考量》一文中,谈到加强文体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有助于准确、深入地解读课文;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不同语体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以提高写作能力等等。确实,纵观当下小语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文体意识的引领下,正主动而有效地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之路上走得更坚实、从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说理文,很自然地也进入到了我的研究视域,以此作为公开课教学,是考量自己能否上出这类文体的味道,能否把学生引入一份别样的精彩。
把握文体知识是基础。说理文,是小学生学好议论文的基础,以析事明理为主,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论点、论据、论证是它的三要素。议论文的类型有立论文、驳论文,其论点又分中心论点、分论点,而论据可以有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包含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的结构在引论、本论、结论三个基本形态上,还可以有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的变化。议论文的语言则是准确、严密、精炼的。议论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苏教版从四年级上册《说勤奋》开始,至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再到六年级的《学与问》《学会合作》,不过数篇。细读这些文章,就会发现大多采用正面立论的方法,论点鲜明,层次清晰,摆事实、讲道理。
根据文体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的文体,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征,教师在准确把握文体知识的基础上,应该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体的课文与学情,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对学生来说,《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讲道理”的课文。“讲什么道理”,即论点;“如何讲道理”,即论证,因而,“明确讲什么道理”“研究怎么讲道理”“我来学着讲道理”,便构成了三个层面的导学引领。“明确讲什么”并不困难,这已是学生再次接触说理文,知晓在“总—分—总”的篇章结构中,于开头或结尾寻找观点,而“研究怎么讲”却有更丰富的内涵。因为文中既有古今中外的举例论证,又有水滴雨水的对比论证,而事例具有概括性,关联词、反问句等的运用,使得语言准确严密、鲜明有力、逻辑性强。所以,“研究怎么讲”,聚焦事例的选择与表达,是教学重点。“为什么写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要写雨水呢?”“为什么要用反问句而不直接用肯定句呢?”一个个问题直指说理文的语体特征,旨在启发学生领悟“讲道理”的方法,并最终在教师创设的实践情境中,能运用合乎说理文的框架结构与语言表达,“我来学着讲”,“得体”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论理。
选择贴切文体的教学策略。如果仅从内容上看,小语教材中的说理文还是比较浅显的,再加上这类文体不像叙事性作品有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节、鲜活的语言,所以,有些老师觉得没什么可教的,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感想就算学完了。而有些老师则套用记叙文的教法,抓住事例中的人物,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朗读,丰富多彩的故事拓展,将课堂学习的重点放在深刻理解人物品质,以此来验证作者要阐述的道理上。这第一种是教学无法,没能很好凸显文体特点;第二种是用错法,教得不伦不类,甚至使得文体质变,“莫得其体”。贴切说理文的教学策略会因文本内容、学生学力情况不同,而有一些变通,但仍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操作要义。如,(1)发现问题,明确观点。对学生来说,说理文没那么“好玩”,所说之理似乎有些抽象,因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习说理文成为他们的需要,就显得尤为迫切。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启发他们从某一现象中发现问题,巧妙地引入课文之理,展开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引导他们从课题、观点、举例等方面主动质疑,探讨诸如“从课题猜猜会写什么?”“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你赞同吗?”“你能举出也有说服力的例子吗?”等问题,创设思辨情境,激发学生与课文思维碰撞,辩论、补充、发现,使理越辩越明,感受知理的重要与乐趣。(2)梳理脉络,辨得语体。说理文的结构特点是很清晰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举例例证,结尾总结提升。在这基本框架下,不同的课文会稍有变化。比如,有的开篇写现象再引出观点,有的用反诘强调观点,有的用比喻深化道理,有的用过渡巧妙联接等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掌握说理文的“支架”,学会第一步是在首尾找到观点,接着再在中间读懂论证。学习论证时,引导学生紧扣观点,说说、读读、议议、问问,重点放在“感言识体”上。需要指出的是,说理文重在默读,体会其严密的思维、概括性的语言;说理文也需要朗读,因议论语言多为复句或长句形式,且多用关联词语,讲求逻辑性,所以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连贯与起伏,读出层次感,读好感叹、反诘等语气;说理文还可以演讲,指导学生将课文的结构、语言等了然于胸,内化为自身的认识与言语,以适宜的语气、神态、姿势演讲出来。(3)学以致用,得体立人。学习说理文仅明白道理,辨得语体显然还不够。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回望、比较、总结,归纳出说理文的特点与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并创设语言实践情境,让学生练习得体地说写,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实际,鼓励、指导学生不仅明理,更要践行,将领会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用于自身,知情意行统一,促进习惯养成,真正学文立人。
在文体比较中培养文体感。文体教学中,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增强学生的文体感。比如,类似题材,不同文体的比较。《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学到李时珍的事例时,我引导学生与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做比较,点拨学生发现,说理文的写事具有概括性,不需要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而要扣住观点,语言准确、精炼。这样帮助学生感性地触摸到了文体这一概念,明白原来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选用的表达方式就不同,文章的文体也就不同了。学习课文时,我还引导应用,让学生根据说理文的特点,用几句话写一写本册认识的法布尔(《装满昆虫的衣袋》)、富兰克林(《天火之谜》)、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诺贝尔》)的事例,切身体会记叙文与说理文表达方式的区别。不同题材,同一文体的比较。《滴水穿石的启示》是学生在四年级《说勤奋》基础上再次学习说理文。所以,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鼓励他们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作者观点。学到为什么举三个例子时,我也再次联系《说勤奋》只举了两个事例,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举例是为观点服务的,举几个、哪几个,都是要围绕观点认真思考选择的。至此,学生又获得了新的学习经验,对说理文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说理文的特点,上升到理性,学生就容易接受了。当然,还可以有同一文体,不同类型和写法的比较,同一文体不同风格的比较等。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些模糊、抽象的概念明晰起来,一些零碎、分散的知识建构起来,一些阅读、写作、表达交际的方法与能力融通起来,增强文体感,提高语文素养。
对说理文研究越细致,越觉得说理文有别样的味道,完全值得“咀嚼”。学生能学会准确、清晰、有力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对他们现在乃至未来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啊。小朱老师想上《学与问》,我很高兴、很支持。我知道,《学与问》比起《滴水穿石的启示》,在课文的解读与课堂的操控上,又有了一些新的难度。我愿意和她一起思考、研究,共同走进说理文,感受那份独特的美丽。
附:《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 梳理脉络,明确“道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板书课题呀?课堂是你们的,黑板也是你们的。
师:请板书的同学边写边提醒大家,要注意的笔画,我们和他一道写。
(学生上黑板书写课题,提示“滴”的右边和“商”的区别)
师:“滴水穿石”也可以说成——
生:水滴石穿。
生:滴水石穿。
师:读读这个课题,你猜想一下,课文将要和我们讲什么呢?
生:课文要和我们讲滴水穿石是怎么一回事儿。
生:要讲滴水穿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师:主要是讲什么呢?
生:主要讲“启示”,也就是讲滴水穿石含着的道理。
师:这是一篇讲道理的课文。学习这类课文,我们要读懂是什么道理,怎么讲这个道理。(板书“道理”“是什么”“怎么讲”。)四年级我们学过这类的课文《说勤奋》,还记得吗?你们一定有经验,知道通常在哪里能找到这个“道理”。
生:我想,可能会在课文的结尾找到答案,结尾通常都会总结、点题的。
生:在课文的开头也可能会把道理直接讲出来。
师:开头提出道理,结尾总结道理,文章在结构上就显得——
生:首尾呼应。
师:呵呵,同学们读书都挺有心得的,很好。那么,这篇课文是不是这样讲道理的呢?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勾画出“道理”,也验证一下你的学习经验在这篇课文里管用吗?(学生读书、勾画)
生:课文是在结尾告诉我们道理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果然是结尾点题。这句话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细细地读一读,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更简洁、明白地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吗?
生:目标专一。
生:持之以恒。
师:到底是什么?仔细读读句子。
生:“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因为书上说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说明是两个方面,既要专一,又要坚持,少一个都不行,就像《陶校长的演讲》中说的,“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师:老师要表扬你,读懂了句子的意思,还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加深理解,真好。
生:我从第2自然段也能知道课文讲的道理。第
课堂
2自然段说:“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像水滴那样,就是指要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这么看来,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把道理讲了出来,确实又是首尾呼应。但是,开头和结尾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作者是用了心思来布局谋篇的,你发现了吗?默读全文,联系每个段落的意思想一想。
生:开头是通过写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道理。
师:对呀,“滴水穿石的启示”嘛,是先得讲讲“滴水穿石”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开头,也吸引我们的兴趣,让我们愿意往下读。
生:然后作者举例来说明,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而雨水不能把石块滴穿,是因为没有这种精神。
生:课文第3—4自然段是从正反两面举例的。
生:所以,第5自然段从正反两面总结、点题。
师:(读)“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
生:(读)“而不三心二意,”
师:(读)“持之以恒——”
生:(读)“而不半途而废,”
师、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二、 领悟表达,学会说理
师:明确了“道理”,我们再来读懂作者是怎么讲这个道理的。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用事例说话最有说服力,所以,“举例”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如果是你,要想让别人信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你会怎么举例呢?比如说,你会举谁的例子?举几个例子?怎么举他们的例子?
生:我会举名人的例子,名人都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
生:我会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太少了,两个会让人相信。
生:我也会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正面写,一个是反面写,正反对比,很全面。
生:我会写名人是怎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还要写他们取得的成就。
师:大家“举例”的方法都挺有道理。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举例的,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方法,让我们积累新的经验呢?我们来学习第3自然段。先来读一读课文。你们觉得请几个同学来读比较合适?
生:三个同学读。一个同学读李时珍,一个同学读爱迪生,一个同学读齐白石。
生:不对,应该请四个同学读,还有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是总结句。
师:呵呵,三个同学也可以读。想想,既然是总结……
生:(恍然大悟,叫起来)一起读。
师:有些时候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课后的六个生字都在这一段中,要注意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读书,随机正音)
师:你能发现课文中的举例很有特点吗?比如说,名人的事例很多,为什么选择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呢?
生:我觉得选择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名人,就是这一段结尾时说的“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
师:由此,你能否总结一下,讲道理,所举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生:一定要有代表性。
生:虽然不能例举所有事例,但举谁,举几个,要动脑筋想一想,所选的事例要能代表不同方面,这样更有说服力。
师:说得好,这篇课文就是从“古今中外”的角度来选择事例的。不同的道理,所选事例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说勤奋》里也举了两个例子,司马光、童第周,一个是天资聪明,一个是基础很差,但他们就是因为“勤奋”二字,最终都有所作为,作者以此来证明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所以,为我们要讲的道理选择什么样的事例,是要认真思考的。祝贺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学习经验。请大家默读这三个事例,你从哪儿感受到他们确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把相关的词语圈画出来。(学生默读、圈画)
师:我们开始交流吧。你可以选择能看出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你也可以选择读一读,把表现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读得重一些,以示强调;你可以讲一讲在课外了解到的他们的故事,以补充证明他们确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当然,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请求大家的帮助。“说、读、
课堂
讲、问”,用你喜欢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生:我从 “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读出了李时珍“持之以恒”的精神。李时珍的坚持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二十几年,多么不容易啊!
师:是的,27年啊,李时珍青丝变白发,硕壮青年变苍苍老人,他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修订好《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多么专一的目标啊。
生:我从课外书中读过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他听说曼陀罗是一种神奇的植物,人们一见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为了验证这一传说,翻山越岭寻找曼陀罗,找到后不怕危险亲自服下了它,从而发现了曼陀罗具有麻醉的作用,他把这一发现写进了《本草纲目》。二十几年来,他尝的草药还不止这些呢。可见,李时珍取得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师:是的,李时珍晓行夜宿、餐风饮露、跋山涉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尝草药中毒,也没有放弃,终于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52卷,190多万字,1892种药物,1127种绘图,11096条治病药方。
师:李时珍能取得成功,靠的就是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爱迪生也是这样的。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电学实验研究”就是他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毕生孜孜不倦”,“毕生”就是一辈子,说明他是持之以恒的。他最终取得了成功,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师:这里的“孜孜不倦”就是指——
生:持之以恒。
师:像这样“持之以恒”的近义词,课文中还有吗?
(生: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日雕月琢,接连不断,不懈努力)
师:这些词语贯穿了全文。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反复地写,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是作者在强调这个道理,必须像滴水穿石那样“持之以恒”。而且,用近义词也显得不重复,更好听。
师:说得好。用什么词,用在哪里,也是要动脑筋的。
生:我查了资料,爱迪生有一次在列车上做化学实验,一块磷掉到地上引起了燃烧,列车员赶来灭火,狠狠打了他耳光,把他的耳朵都打聋了,他也没有放弃科学研究,可见,他目标多么专一。
生:我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连续工作二三十个小时,有时甚至五昼夜不合眼,真是持之以恒呀。
师:是的,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研究了1600多种材料,竹丝、铁丝、棉线,甚至是头发丝。
生:爱迪生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和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师:同学们的预习很充分,掌握了不少有用的资料。而且,听出来没有,在你们和老师的资料中,其实也运用了一种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惊叹这些名人的了不起。
师:(提示)比如:连续工作二三十个小时,五昼夜不合眼,1600多种灯丝……
生:数字。用数字说明。
师:是的,用数字说明,很有说服力。爱迪生的事例再次证明,他取得成功,靠的就是滴水穿石的精神,那就是——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齐白石取得成功也是这样的吗?
生:齐白石也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我给大家读一读:“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学生读中强调了“数十年、始终、仍然、坚持”等词语)。我还知道,有一次,齐白石过生日时没有作画,第二天他就立即补上,一下子画了六幅呢。
生:他在画室里,挂着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意思就是说要珍惜时间,不让一天白白度过。他是这样勉励自己的,也是这样做的,说明他的决心和行动是一致的,说得到就做得到。所以,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师:“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画得非常好,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师:呵呵,你们是懂的,能以词解词。但是有些造词是有出处或是典故的,仅仅凭感觉是不够的。查过词典吗,为什么“炉火纯青”就是说技艺很高呢?
生:我查过辞典,古时候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来就比喻功夫、学问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师:养成勤查辞典的习惯就增长知识呀。齐白石的事例还是证明,他取得成功,靠的就是滴水穿石的精神,那就是——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这儿有一个省略号,你能也补充一些事例吗?注意,举例和讲故事还不太一样。把课文中的三个例子连起来读一读,你能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生:都写得比较简单,只有几句话。
生:都是先讲他们是谁,再讲怎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都取得了怎样的成功。
师:同学们发现了该如何举例,很棒。是的,同样是写李时珍的,在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山寺》中,描写了当时的环境,写了李时珍的神情、动作、语言,多具体、生动呀。而这里写李时珍,只有两句话,紧紧扣住“道理”,概括性地写,语言表达精炼而又准确。(板书:语言概括、准确)
师:请你试着写一个事例。可以例举这学期我们学过的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中的法布尔,19课《天火之谜》中的富兰克林,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谈迁,还有21课中的诺贝尔,或者你了解到的其他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学生当堂完成“举例”小练笔。围绕“紧扣道理、语言精炼”交流评议)
师:这么多事例,总结成这样一句话——
生:(齐读总结句)“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师:这句话读得懂吗?
生:“滴水穿石”“滴穿”“顽石”,为什么要打双引号?
师: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就是学习。多读几遍,联系上文想一想,这儿的“滴水穿石”“滴穿”“顽石”到底是指什么?
生: “滴水穿石”在这儿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滴穿”就是克服,“顽石”就是困难。
生:这儿的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并不是真的滴穿顽石。
师:是的,这是引号的一种用法,表示引号中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才能读懂词语的真正含义。
师:这句话换成肯定的语气怎么说?
生: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
师:像这样的反问句课文中还有吗?(学生找到相关句子,读出语气)
师:发现没有,讲道理常用反问句,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分别用肯定句、反问句读一读,比较一下表达的效果。(学生自读)
生:用反问句表达了强烈的语气,显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不得不信服。
师:讲道理还常常用到另外一种打问号的句子。在课文中找一找,体会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找到课文中的两句设问句,朗读)
生:这是设问句,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兴趣。
师:讲道理,要让别人愿意听,用上设问句,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讲道理,要让别人相信,用上反问句,增强气势,强调所说的道理。这是讲道理的技巧,同学们要学会。
三、 总结收获,引导实践
师:课文学到这儿,请大家默读全文,再回顾一下我们课堂学习的过程,关于如何讲道理,你今天都收获了哪些新的学习经验呢?试着总结一下,一条或是两条,记录在你的书上。
(学生思考,记录,交流)
生:可以用“总——分——总”的方式,在开头和结尾把道理说出来。
生:讲道理要举例,例子要有代表性。
生:举例的语言要概括、准确。
生:可以用正、反对比,把道理说得更清楚。
生:用反问句、设问句能强调道理,增强说服力。
……
师:祝贺同学们学习了,收获了。布置一项作业,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观察、领悟的道理,请你去发现并且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也写一篇《……的启示》,把你的感悟与大家分享。最后,老师必须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懂得了道理,就真的要按照道理去做,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收获成长,收获美好;这样,我们跟别人讲道理时,也才理直气壮,才有最大的说服力。
师:(引读最后一段)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师、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刘红,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