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娥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学科特点具有鲜明的过去性。过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有的教师讲起来枯燥无味,有的教师讲起来抽象性太强,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课堂教学语言的能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唤醒、教育功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艺术,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准确性语言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讲求科学严谨,表达的内容准确无任何知识性错误,具有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
首先,要做到语言准确。例如,秦灭六国之前,应以“秦王”称嬴政;秦灭六国,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开始了,应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虽然只有一二字之差,但不能颠倒时序,前后混用,用词必须做到规范、准确。
其次,要做到语言严谨。例如,有的教师把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成“商鞅颁布了四条或三条变法法令”,殊不知“四条或三条”是教科书对当时变法内容的归纳,而并非当时颁布变法令的数目,如果说成“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共有四点”就比较严谨了。
历史学科中有许多专用术语是不能任意更改的,如君主立宪制、租界、租借地、编户制度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清楚。例如,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而不是一个政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而不是一个团体。
二、激励性语言
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可以用充满自豪的语言介绍我国古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发明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又如,在讲述李大钊英勇就义的事迹时,若照本宣科,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但如果教师饱含激情地讲述李大钊在绞刑架下大义凛然的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你们杀人是毫无用处的”),将会在学生心中引起巨大的震动,使学生牢牢记住李大钊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再如,日军占领旅顺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何等野蛮和残暴,教师应以愤怒的语言表达对列强的憎恨,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三、生动性语言
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形象记忆。
讲历史事件,可以选择一些典型事件进行重点描述,绘声绘色地把历史情景再现出来。例如,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中著名的黄海战役,教师可先依据教材对海战过程作出相应的语言描述:“海面上,硝烟滚滚,炮弹横飞,清军将士为反抗外来侵略英勇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海也为之颤抖。奋战中致远舰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弹药殆尽。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吉野号,以求同归于尽。(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那高昂的舰首,多像一把刺向侵略者胸膛的锋利的宝剑!这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坚强意志的象征!邓世昌、林永升等人虽然英勇牺牲了,但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形象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去战斗!”
讲历史人物时也要生动具体。例如,讲授《西安事变》时,有位教师进行了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张学良带周恩来同志去见蒋介石,张学良说周恩来先生来了,蒋介石一听脸色变了,非常害怕,连说:‘不见,不见。张学良笑了,说周先生已经来了,你们是老交情,我们是近年新交。宋子文、宋美龄亦在场。周恩来同志进去了,同蒋介石握了握手说:‘我的头是从你的刀底下滚过来的,现在都不说了,一致抗日吧!蒋介石很狼狈地说:‘我后悔了,杀人太多了。这时,宋美龄圆场说:‘算了吧,以后不剿共了。蒋介石无奈地说:‘好,好。停止剿共,联合抗日。”这一段生动的描述,把蒋介石的狼狈心虚和周恩来的磊落豁达活灵活现地勾画了出来。
讲述各种文物、建筑、生产工具或景物时,教师应尽量从色、量、质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语言力求生动形象。例如,有的教师这样介绍万里长城:“如果用造长城的砖石土块筑成一道高两米半、宽一米的长堤,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绕地球三四周。”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万里长城工程浩大的特点就会有真切的感受。
四、精炼性语言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历史教学语言要体现精练性,即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教师课堂上说的话应该是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精练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有的教师讲课信息量丰富,学生爱听爱学,获益匪浅;有的教师话语内容贫乏,废话连篇,言不及义,含金量太低,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充分运用语言艺术,才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