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竹
摘 要:远程教育被公认为是现代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被人们赋予了很高的意义,被认为是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被认为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范围内各大远程教育机构却普遍面临保持率较低的尴尬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家开放大学远程与面授相结合课程学生的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入学动机与保持率的关系。目的是为提高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的保持率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通过对已辍学和已毕业的学生分别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前的远程高等教育入学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以期获得职业上的回报。基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远程高等教育提高保持率有以下几点建议:在入学时和学期末做一次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在课程内容方面向实用技能方向倾斜以满足职业因素为入学动机的学生的要求。在学生支持服务方面,要注重制造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气氛,提高以内在因素为入学动机学生的保持率。
关键词:远程教育;高等教育;动机;保持率
通过分析远程教育的学习特点,结合我国国情现状,采用了一些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的分类,即:外部动机,指学生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了什么?”而不指向学习过程,甚至也不指向学习结果本身;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时的学习不是指向物质结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或情感的和谐;成就动机,学生可能因为期望或者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并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而重视学习的价值;内部动机,学生的学习可能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学习以外的其他东西。①在此基础上希望调查出入学动机与保持率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提高远程高等教育保持率提供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开展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保持率情况的初期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专业选择情况、辍学情况、年龄、工作与否、婚否等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外部动机、社会动机、成就动机、内部动机四个方面对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入学动机进行分析、做出假设、通过小样本测试进行总结归纳。
在了解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访谈提纲编制,通过与一线教师深入访谈进一步对提纲进行修改,从而形成正式提纲。
2 尝试描述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入学动机与保持率的內在关系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以及访谈的内容得出结论,尝试描述远程环境下入学动机与保持率的内在关系。
简单地说,远程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进行教学的教育。它的主要特点包括: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空间上或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与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分离的;使用多种媒体传送预制的教学内容比如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教师的行为与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时间空间来进行学习;存在人工设计的反馈、评价与互动机制。②本研究中的远程教育,是指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课程。
入学动机是人类动机在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之一。它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满足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在学习动力因素。入学动机首先表现为受教育的需求,并转化为个体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具体形式,对个体的学习活动起着激发、指向和维持的作用。③
在本研究中,入学动机是指:激发学生选择广播电视大学,并维持其学习活动,使之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保持率”是与“辍学率”相对应的概念。辍学是学生流失的状态,保持是学生继续处在学习中的状态。保持率的具体数值应为某一年级的学生本年度在读人数与其上一年度在读人数的百分比。事实上现在远程教育的“辍学率”、“保持率”的统计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定义,如果采用不同的辍学定义,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别。④
在本研究中,为了方便调查,直接将已毕业的学生视为保持率极高的一方。同时将已辍学(或几乎可视为辍学)的学生视为保持率极低的一方。其中“几乎可视为辍学”的学生是指按照一般情况下学生尚未完成学习所需的时间超过学籍剩余年限的情况。
最初访谈计划是访谈10人,已取得学位5人,已辍学5人。但最终同意接受深入访谈以及经老师介绍推荐后同意的学生仅有6人,其中已取得学位1人(下文称为A同学),已毕业未取得学位2人(下文分别称为B同学C同学),已辍学3人(下文称为D同学E同学F同学)。访谈提纲见附录。
A同学,女,年龄28岁,湖北人,在北京某国企工作,2007年入学2014年拿到学位,会计专业,访谈地点在A同学家附近小花园内。
B同学,女,年龄30岁,北京人,在北京某公司做财务,2006年入学2013年毕业,会计专业,访谈地点在B同学下班途中的地铁站内。
C同学,女,年龄30岁,山西人,在北京某幼儿园工作,2007年入学2013年毕业,行政管理专业,访谈地点在C同学单位附近咖啡厅内。
D同学,男,年龄26岁,河北人,在北京某印刷厂工作,2008年入学2012年辍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访谈地点在北京某餐厅内。
E同学,女,年龄31岁,唐山人,目前回到唐山某公司工作,2007年入学目前已辍学,行政管理专业,访谈地点在北京周边某大型商场内。
F同学,男,年龄27岁,北京人,在北京自己经营一家网吧2008年入学2010年辍学,行政管理专业,访谈地点在其所经营的网吧内。
通过对上述6位同学的深入访谈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①职业因素的入学动机对保持率的影响最大,以职业因素为入学动机的学生保持率最高。
三位已毕业的同学均明确的表示其入学动机的职业因素考虑。如B同学所说“主要因为工作,不把这个学下来单位不让评(职称)”。其中已拿到学位的A同学,表示工作单位对其学位有明确要求。“我非常能理解他们(已辍学和未拿到学位的学生),(因为)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尤其是最后(指拿学位阶段的学习),要不是我们单位需要这个(学位)证,我也不一定坚持得下来……” 可以看出A同学的入学动机十分清晰明确,典型的工作因素动机导致入学行为,并且这一动机贯穿学习全过程,直到最后的申请学位阶段。可以说A同学单位对文凭学历明确的要求也导致A的入学动机清晰明确。“我是因为得知有同事学了这个……我一直很害怕被工作单位淘汰,我不是本地人,学历又不高,我是从中专续的大专,然后再续本……虽然单位一直没有这方面(跟学历挂钩的)升职加薪的规定,但是我一直害怕工作不保……”而C同学虽然单位没有明确与薪资挂钩的规定,但其通过与同事各方面的比较而产生强烈的工作危机感,因而职业因素动机仍然是其主要的入学动机。
同时,C同学的话也证明了数据统计的第5条结论即,学生们不太会受家长的影响来报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同学和同事的建议或受他们的影响。同学同事在学习上的积极态度必然会制造出强烈的学习气氛,引发周围人员的危机感,并感染调动周围的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②以自身内在需求为入学动机的学生保持率最低。
已辍学的三位学生均没有明确表示工作因素考虑的入学动机。“我当时已经有比较不错的工作了,就想反正业余时间比较多,就报了个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充实一下业余生活”E同学是比较典型的因为兴趣爱好和业余时间充足等因素为入学动机,因此在发现课业负担比较重,与工作和生活发生时间冲突时,便会优先顾及工作和生活。“我一直以为广播电视大学是以主持广播为主的专业大学,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来到这,发现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主持广播是兴趣,当时想的也愿意从事这个(职业)……”D同学的兴趣是“主持广播”同时“也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因此兴趣与工作两个因素的考虑是其直接导致报名的入学动机,但由于D同学在报名前没有对电大课程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便报名入学,在入学后发现与自己想象不同,在工作和课业负担的双重压力下选择辍学。
③以亲密关系人的影响和社会因素为入学动机的学生对保持率的影响不显著。
在访谈的6位同学中没有一位提及父母对其在报名电大学习方面的要求,也没有人对其他社会因素有过多描述,从侧面也印证了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④已毕业学生更多顾虑用人单位需求和自己是否跟得上学习进度,但是已辍学的学生却担心远程教育学习氛围。
由于已毕业的学生多数是处于职业因素考虑为入学动机,因此会有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自己能否顺利达到目的的顾虑。“主要是这个(指电大学历)是国家承认的,用人单位认这个”A、B、C三位同学在这方面都有类似的强调。“我第一次考完觉得还行,要是好好学还是能跟上(进度)”“但当时第一次考完试以后发现没有想的容易,怕跟不上” A、B、C三位同学均表示对自己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能顺利毕业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顾虑。同时,由于多次提到第一次考试的节点,通过访谈又得出第9条结论即,如果学生感到课程十分难就会放弃学习(主要体现在三大节点即第一次考试、结业考试、学位论文)“好多同学平时上课还能碰到,但是到最后(结业考试)没来。”而国家开放大学较低的学位率也证明了这一点。
⑤学生们不太會受家长的影响来报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同学和同事的建议或受他们的影响。
A同学所说“有认识的同学先报的这个……”前文C同学所说“我是因为得知有同事学了这个……”B同学所说“我觉得主要都是周围有人学了这个觉得不错介绍的……”以及辍学的E同学所说“听说邻居的姐姐在学……”F同学“一个以前同学先学的……”验证了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即不管是已毕业还是已辍学的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周围同学同事的影响。但同时也说明电大系统的宣传力度十分不足。很少有人从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得知学校的信息。
⑥与未参加工作的学生相比已参加工作的学生动机更明确。
已毕业的三位同学均是参加工作一定年限后再报名参加电大的学习,在询问入学动机的时候很明确、很快速的回答了问题。而已辍学的三位学生,仅有一位是参加工作一定年限的学生,而且在访谈中已辍学的三位同学,在问及入学动机时都会犹豫、回答比较模糊,都会经过一段与笔者探讨的过程,通过询问、分析和回忆,来确定当时的入学动机。
⑦已辍学的学生对课程以及学校规章了解不足。
D同学E同学在访谈时均提到“感到挺遗憾的,有时间还会翻翻书……”“有过复学的想法,但当时觉得落下太多了,可能跟不上了……”通过询问发现他们对现行的电大复学方法不了解,有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但笔者认为更多的原因是入学动机不够强烈,毕竟他们都接到过班主任的电话,并多次回绝了班主任的复学要求。
⑧学生明确通过最终考核所需的条件会降低到课率但同时提高保持率。
A、B、C三位已毕业同学均提到学习与工作生活的时间矛盾,但由于有着强烈的入学动机,他们的学习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但三位同学对是否上课的问题有着共同的看法 “有的时候真的很矛盾,不可能因为这个忽略工作和家人……”“幸亏学校对考勤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不然我肯定坚持不下来了……”“我就是看中了这个(对考勤要求不高)才来这的……”三位同学成功的毕业说明他们清楚的知道考核所必须的条件,因此虽然因为时间冲突在到课率上表现不佳,但远程教育的便利性和优越性也恰恰体现在这里。
⑨如果学生感到课程十分难就会放弃学习(主要体现在三大节点即第一次考试、结业考试、学位论文)。
通过访谈,6位同学均提到关于别人或自己辍学的时间点,其中第一次考试之后是最明显的一次,原因也很明确,因为此时已辍学和未辍学同学之间还会有交流机会,A和C两位同学都提到“他们第一次考试之后就不来了,说考试太难了……”B同学提到“好多同学平时上课还能碰到,但是到最后(结业考试)没来。”D同学和E同学提到“最后快考试的时候又去过(上课)但是觉得落下太多,就没有参加(考试)”。在学期中由于某些原因学生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在最后考试前看到与标准的差距后进一步绝望从而辍学。
通过这次研究调查对提高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保持率的建议有以下几点:在入学时和学期末可以做一次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小调查,以确定学生是否有强烈的职业因素入学动机,再有针对性的进行电话回访,对学生进行定向激励。 课程稍向实用技能方向倾斜以满足职业因素为入学动机的学生的要求。做好学生支持服务,注重制造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气氛,提高以内在因素为入学动机学生的保持率。将地理区域较近的学生或同一工作单位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附录:远程环境下高等教育入学动机访谈提纲
背景资料
你所在的单位,所选的专业,毕业情况?
主线问题
①为什么要来电大学习这个课程?
②促使你来报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对所选的专业感兴趣吗?
④周围有人推荐或提议你来此学习吗?
⑤报名时主要的顾虑有哪些?
⑥学习过程中有想过放弃吗?是什么促使你坚持下来呢?
注释:
①参见刘金华:《不同学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比较研究》,2011年。
②参见李学明:《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电信新技术实用丛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③参见刘里里:《免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2009年4月,第5页。
④参见周静:《近十年中国远程教育学习者辍学问题研究综述》载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