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山羊流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5-08-08 10:16:06张贵林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弓形体病衣原体

张贵林

(青海省乌兰县希里沟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乌兰 817100)

青海省乌兰县隶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州”),是全州重点山羊养殖地区之一,现有各类山羊12.5万只,其中改良山羊10.25万只,占82%,当地土种山羊2.25万只,占18%,山羊养殖业一直是我县农牧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本县广大兽医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乌兰县绵、山羊布鲁菌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农业部颁布的“稳定控制区”标准,绵、山羊因布鲁菌病而引起的流产得到基本控制或消灭。近年来,随着畜禽及其产品的交流和流通活动的日益频繁,本县山羊“流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为此,我们于2012年对山羊“流产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报告于下。

1 自然概况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地理位置介于东径97°~99°,北纬36°~37°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 km2,下辖希里沟、茶卡、柯柯、铜普4个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波浪形狭长倾斜走向,平均海拔2970 m。属高寒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夏季短暂、温凉宜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67.2 mm,年蒸发量3508 mm,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27.4℃,极端最低气温-31℃,年日照时数2868.3 h。草场面积82.41万hm2,可利用草场47.45万hm2,多为高寒干草原和山地草原。2012年初全县存栏各类牲畜41.23万头(只),其中牛1.18万头,绵羊27.55万只,山羊12.5万只。

2 流行情况

2.1 流产特点 本县山羊“流产病”呈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为隐性流产、早产、死胎或产弱羔,怀头胎羊发生流产的较为多见,流产一般发生在怀孕前期和后期,流产后常发生胎衣不下而继发子宫内膜炎,流产特点大多数呈间断性流产,也有的2-4年连续发生流产。

2.2 流产发病率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了4个镇12个村的2729只适龄母山羊,其中发生流产或有流产病史的1157只,发病率42.40%(见表1)。于此同时,为了掌握绵、山羊之间的流产是否存在差异性,对上述4个镇12个村的2524只适龄母绵羊的流产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发生流产和曾发生过流产的只有39只,仅占1.55%,绵、山羊之间的流产差异性极为显著(P<0.01)。

表1 乌兰县绵、山羊流产病发病情况统计 (单位:只)

2.3 妊娠阶段与发病率 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本县绵、山羊的配种季节一般选择在秋季(9~11月份),翌年1~4月份为产羔期。鉴于当地羊只配种时间参差不齐,对流产胎儿的月龄判定有一定困难,因此,对妊娠期的流产分为前期流产、中期流产、后期流产3个阶段进行调查(鉴于绵羊的流产率只有1.55%,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以下的调查项目只针对山羊进行调查)。结果在4个镇12个村的1157只流产羊中,大多数流产发生在妊娠前期和后期,而在妊娠中期发生流产的较少。其中妊娠前期发生流产的507只,占43.82%(507/1157),妊娠中期发生流产的60只,占5.19%(60/1157),妊娠后期发生流产的590只,占50.99%(590/1157)。

2.4 不同胎次与发病率 在查清4个镇12个村的1157只流产山羊胎次的基础上,对不同胎次的流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详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以头胎羊流产较为突出,以后随着羊只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流产率)逐渐下降(详见表2),不同胎次之间发病率(流产率)的差异性极为显著(P<0.01)。

表2 山羊不同胎次发生流产情况统计 (单位:只)

3 病原检测

3.1 被检血清 随机采集4镇12个村不同山羊群2岁以上母山羊血清300份。

3.2 检验器材 衣原体、弓形体IHA冻干抗原,阴性、阳性血清,微量反应板等检验材料,均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3.3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间接血凝试验操作规程》分别检测衣原体、弓形体两种病原的血清抗体,并计算检出率。

3.4 检测结果 在被检血清中检出有衣原体抗体的血清96份,检出率为32.00%;检出有弓形体抗体的血清95份,检出率为31.67%;检出有衣原体、弓形体抗体两种病原混合感染的血清71份,检出率为23.67%。

4 调查结果

根据流行情况调查(流产特点与发病率、妊娠阶段与发病率、不同胎次与发病率)和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发现衣原体和弓形体存在),确诊我县山羊“流产病”由衣原体和弓形体单独感染或二者混合感染引起。

5 讨论分析

5.1 通过调查,充分说明在本县成年山羊及其后代山羊群中衣原体和弓形体感染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查明本县山羊“流产病”由衣原体、弓形体单独感染或二者混合感染引起。

5.2 综合分析该地区地理特征和山羊的饲养特点,认为该地区山羊弓形体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即当地牧民对本病的传播途径认识不足,有饲养猫的风俗习惯,对有些猫管理不善,成为在草场上流浪的野猫,粪便污染草场环境,使放牧羊群采食被卵囊污染的牧草而感染。发生衣原体病且感染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本病的检测和防制工作尚未列入常规检测和防疫计划中;二是山羊一般为野外放牧,日常的消毒管理比较困难;以上因素为该病的蔓延和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5.3 另据观察分析,气候寒冷,自然条件差,怀孕母羊营养不足,也是引起山羊流产的又一原因,但是发病率很低,可以忽略不计。

6 意见建议

6.1 乌兰县是海西州乃至青海省的重点山羊繁殖区之一,但以往将衣原体病和弓形体病并未列入常规检测和常规防治计划之中。因此,为避免衣原体病、弓形体病对山羊养殖业的危害,减少牧区群众的经济损失,促进乌兰县山羊繁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建议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综合防治工作,业务部门要切实抓好检测、消毒、治疗和对检出的阳性山羊的淘汰等工作,以逐步净化全县山羊群。

6.2 为避免该病进一步蔓延扩散,今后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衣原体病、弓形体病的综合防制工作能力,以便有效控制山羊流产。在今后的综合防制方面,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兽医防疫卫生措施,加强饲放管理,注意清洁卫生,减少应激因素对山羊群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现流产、死胎,对胎儿、胎膜、子宫排出物等进行无害处理和彻底消毒。二是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力求从源头上净化山羊群。由于该病在临床感染上主要以亚临床型为主,很少引起明显症状,而且亚临床感染羊可长期带虫,因此在坚持自繁自养的前提下,对全县山羊群应当定期进行衣原体、弓形体血清学检测,检出阳性山羊及时淘汰或治疗,以彻底净化山羊群。三是把衣原体病的免疫接种和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防止衣原体引起的流产,减少和降低损失,建议将该病的免疫接种和防治工作纳入常规防疫计划。可用鸡胚卵黄囊灭活油佐剂苗进行免疫接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对有治疗价值的山羊,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B等均可抑制衣原体生长繁殖)和其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四是要有计划地开展对弓形体病羊的隔离治疗和淘汰工作,对已发生弓形体病的山羊群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时检出隐性感染的山羊进行治疗或淘汰。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猫等中间宿主的管理,同时,对病畜和中间宿主的粪便等排泄物和污染物采取消毒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彻底净化弓形体病的目的。另外,感染弓形体的山羊在传播人类弓形体上有特殊作用。因此,做好山羊弓形体病的检测及控制工作,对防止人弓形体的感染及流行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弓形体病衣原体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防爆电机(2020年4期)2020-12-14 03:11:16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2
一次由“弓形回波”所引发的冰雹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分析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1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