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
《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三下的一篇课文。它有两个特殊的地方:其一,文中讲了一个关于把握“关键”的故事,其主要意思是: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想要打只大雁下来充饥,但在“大雁该煮了吃,还是烤了吃”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结果,等争论结束了,大雁飞走了,兄弟俩只好继续挨饿。这个故事告诉兄弟俩:要想填饱肚子,必须“先把大雁打下来”,这是充饥的关键。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凡事要抓住关键。其二,“关键”是该课中的一个生词,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意(理解意思)、会用(表达运用)。
笔者曾五次执教本课,虽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每次教学均在某些细节处作了调整,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牵住了“牛鼻子”,比如,引导学生在关键处区别字形、理解词语、学习讲故事、概括主要内容、想象创编等等。总之,在关键处,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且前后贯通,浑然一体。
课后,笔者不止一次地追问自己:没有了“关键”这个词语,没有了这个关于“关键”的故事,阅读教学还需要在“关键”处,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吗?还能在“关键”处,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吗?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个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几乎承担了语文课程的所有任务。因此,在面对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时,许多教师往往感到似乎到处是应该教学的内容。后果可想而知,看起来教了很多,其实,什么都没教、什么也教不会。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曾尖锐地批评了这种现象,他举例说,比如一个小小的比喻,从一年级开始教,一直到高三高考复习时还在教,结果还有不少学生仍然学不会。12年教不会一个比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没有真正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教”,但每次都是在同时“教”许多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其结果等于没有教。
一语中的!因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做到少而精,必须抓住关键。只有抓住了“关键”,在关键处用力,“模模糊糊一大片”的阅读教学,才能呈现出“清清楚楚一条线”的面容来;在40分钟的时间内,才有可能“教”得通透、“学”得扎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有实质性增长。
但是问题来了,在面对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时,在面对课文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具体内容时,哪里是教学“关键”?
回顾《争论的故事》一文的执教经历,笔者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大致需要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依据文本主旨框定教学范围。因为,主旨是文本“最关紧要的地方”,读懂了它,才算真正读懂了文本。《争论的故事》一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盛老师讲故事以及组织学生讨论(第1、6、7、8、9自然段);二是兄弟俩争论的故事(第2~5自然段)。依据文本主旨,前者显然不在教学范围之内,至少不是教学重点。
第二,用语文的眼光发现教学内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因此,所谓“语文的眼光”,实际上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要求。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习“言语内容”,即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写了什么;二是学习“言语形式”,即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文字写的,以及怎么运用这些语言文字的。其中,最具特点的“言语形式”值得特别关注。《争论的故事》一文的“语言内容”主要是兄弟俩关于大雁该煮,还是该烤的争论,值得特别关注的“言语形式”是反映争论神情、动作的提示语,以及针锋相对的观点和表达强烈感情的反问句。所以,教学内容就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第三,根据年级要求选择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句”;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段”;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篇”。因此,上述教学将第3自然段作为重点。“篇”并非不要,而是在教学时,应适当降低难度。比如,在概括故事内容时给出框架,作好提示。“字”“词”“句”当然也是教学内容,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集中也好、分散也好,它们都要服务于“段”的教学。上述案例中的相关选择正是据此考虑的结果。
第四,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关键”。应该承认,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与上述所指的“范围”“内容”一致。因为,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就已经充分考虑了课文所在年级、课次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对应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的内容并不等于“教”的内容,前者的范围一定大于后者。因为许多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会,教师只要布置、组织即可;需要“教”的只是其中学生自己学不会、学不透的那部分内容。比如,本课第3自然段的“言语内容”,学生需要“学”,否则就不能感悟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但基本不需要“教”,学生凭借已有的能力,只要通过熟读、练习讲述,自然就能读懂。因此,这是“学”的“关键”。课文第3自然段的“言语形式”,学生需要“学”,但这其中“形式的秘密”离开了教师的“教”,学生则难以发现,也就更谈不上积累内化,进而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了。因此,它是“学”的“关键”,也是“教”的“关键”。
当然,在实际操作时,教学“关键”的确定,还会受到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面对同样的一篇课文时,依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是,尽管如此,只要把“在‘关键处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并遵循上述四个基本步骤,笔者相信,一定有助于我们从文本中准确地选择到“最关紧要的部分”,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海门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