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处处充盈着祥和与平静,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他的中短篇小说《边城》《萧萧》《丈夫》依次被改编成《边城》《湘女萧萧》与《村妓》。在这些影视中沈从文通常注重的真善美并不是唯一的主题,反而增添了辅助反应主题的情节,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来表现人性。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30-02
说到沈从文,大家就会想到他的《边城》,想到自然健康,不悖人理的率性,豁达,想到世外桃源似的“湘西世界”。小说中所描绘的世界是那么令人陶醉,那么自然,像《边城》里最令人感到恬静自然的是这样几句话,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黄狗和翠翠也睡着了,任那只船在倒映着蓝天的水里飘荡,立刻一幅天水合一人自眠的画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电影和小说不同,小说是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读者通过想象来确定心中的人物形象,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却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视觉冲击力更强,电影会将人物形象在银幕上固定,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直观形象。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边城》《萧萧》《丈夫》依次被改编成《边城》《湘女萧萧》与《村妓》,影片保留了对梯田,自然风光,吊脚楼的展示,对豪放、自然健康人性的歌颂,却突破了小说表达的主题,赋予它符合现实的生命意义。毕竟电影是二次艺术创作,是导演意图表现的手段。
《边城》讲的是发生在一个偏僻山村茶峒的爱情悲剧,这部小说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最后天保被水冲走,傩送无法面对翠翠而出走,只留下翠翠一人活在记忆与希望之中。说到《边城》大家一般对翠翠分析的比较透彻,很少有人注意到爷爷的形象与作用,爷爷在这部小说中是善的化身,为翠翠的后半生不辞辛苦的操劳,包容着天保,傩送对他的误解,以其慷慨大方的做事风格赢得当地人的尊敬,最后却满怀无奈的离开这个世界。小说中翠翠的善良,天真无邪,爷爷的坚强善良,慷慨大方,包容,天保,傩送的兄弟情深都让我们敬佩不已。小说更是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结尾,以“他可能永远不回来了,可能明天回来”结尾,让我们在失望之余又似乎找到了希望。沈从文曾经自诩, 他的创作是建“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然而他所指的人性, 并非五四主流文学推崇的启蒙主义的理性, 而是自然状态的人性, 即未经文明规范和教化的原生态的人性 ①。而在由凌子风导演的《边城》中,开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自然风光,吊脚楼,而是沈从文在写作的图像,以图像开头不仅是对沈从文的尊敬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小说中在暴风雨之夜极力渲染天气的恶劣,电闪雷鸣。电影《边城》中对这一情节进行了改动,暴雨的夜里,白塔并未倒塌,而电影的重点已不在天气的恶劣上,注重的是爷爷和翠翠此时各自心里的所思所想。在此之后爷爷,天保的死,傩送的离开,翠翠一下子知道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对银幕的那悲伤一瞥,让我们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怜意,妙龄少女的梦不该碎的那么快。影片最后与小说不同的是杨马兵并没有陪在翠翠的身边,一切事情都是翠翠一人独自承担,导演安排这样的结果可以更加突出翠翠的坚强与悲剧性。在这部影片中尤其惹人注意的是旁白的大量出现,对于电影来说旁白是一大忌,但这部影片旁白的使用却令叙事更加流畅,清晰。
小说《萧萧》中,沈从文用不到一万字描述了湘女萧萧悲惨的遭遇,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湘西那种原生态人们朴实,勤劳的赞美。在由谢飞导演的影片《湘女萧萧》中,导演除了保留大体情节外,对许多细节进行了改动。萧萧家里的长工原来规劝花狗莫要动萧萧的哑巴在电影中变成了真的哑巴,花狗引诱萧萧的地方由原野改成了一间磨房,而且在电影中增添了村中寡妇与铁匠私通被人捉奸而沉潭的情节,这一情节加大了对萧萧的警示作用,推动了她想与花狗逃往城里生活想法的萌生。在这部电影中萧萧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她的行动更具有自觉性,萧萧看到村中寡妇被沉潭后计划逃走,在她去庙里吃香灰想打掉孩子,她的小丈夫没有出现,这些情节的安排都为表现萧萧的个人意志的自觉性作证,她时刻都充满了活力。但在反映主题方面电影更具冲击性,在影片中增加了萧萧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抚摸自己胸部的画面,还有花狗偷看萧萧束胸的场面,表现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欲求 ②。而在小说中萧萧的逃脱沉潭具有侥幸的因素存在。沈从文的小说常常暗示湘西那地方的人, 大都处于原始朴野的生存状态; 没有道学先生, 因而也便少了许多道德的麻烦。萧萧的侥幸, 在于婆家没有读“子曰”的人 ③。但她毕竟没有突破封建制度对她的侵蚀,反而也让她的儿子走上了和她一样的道路。但在电影中为了反映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批判了封建社会吞噬人性和生命的丑恶,并通过萧萧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善良少女转为封建卫道士的悲剧,提出了反封建的重要和必要性。但这个小说的结尾却没有在电影中呈现,电影中小丈夫长大成人了,成为了萧萧向往的新式学生,他在回家参加儿子的婚礼时,看到萧萧让牛儿娶一个大他好几岁的姑娘做童养媳,听到母亲让他同萧萧当晚同房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悲剧即将发生在牛儿身上,他丢下包袱逃出了那个家。可以说导演将希望寄托在这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对当时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小说《丈夫》中,沈从文写了一位乡村农民去城里看他媳妇的故事。在那个岌岌可危的年代,为了生存村里媳妇不得不去城里吊脚楼下的河里做起了花船的生意,很多年轻媳妇从此染上城里人的恶习,堕落了。但《丈夫》中的老七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善良,凭借女人的好处养活着丈夫及他们的家,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的光芒。小说中忽视了丈夫的心理感受,直到最后丈夫实在受不了了才捂脸痛哭。而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村妓》则着重表现了丈夫的心理变化,于是丈夫的形象由小说中的木讷变成了电影中的有血有肉。特别是丈夫当着妻子的面把水兵的钱烧掉的时候,夫妻二人眼泪簌簌,丈夫形象瞬间饱满了。在电影《村妓》中对人物对话,人物心理进行了大的改动,对麦子,猪的询问本来是丈夫与水保的对话在电影中变成了与妻子的对话,这样更显得夫妻两人的关系更加自然真诚。在这部影片中,添加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张老板,是张老板的出现不得不让妻子做出选择,是继续留在花船做张老板的
(下转第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