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僻汉字的双语辞书编撰

2015-08-06 21:30:02王红
人间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僻字辞书词典

作者简介:王红(1979- ),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讲师,英语语言学硕士。

摘要:古难僻汉字是中华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的重要内容。对古难僻字进行研究并将其英译后编辑成方便使用的辞书,在国内迄今为止还是空白。本文结合课题研究,浅析古难僻字的中英文释义及辞书编辑的意义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关键字:生僻字;英译;辞书编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20-01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据史料考证,人类从事词典编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不管是词典编纂实践活动还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历经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双语词典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具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构成了双语词典学研究的核心。它用一种语言立目,而用另一种语言解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将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对应的词汇单位。双语词典,尤其是双语学习词典,作为一种认知和学习工具,将会给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文化信息。汪榕培先生认为,“双语词典学”以其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不仅要独立于语言学,而且要独立于词典学,期来势之猛是不可小看的。(汪榕培,1995:145)。在我国,双语词典真正发展起来只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词典学专著多在80年代后才问世。

每部词典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词每个词条是孤立的,但词条与词条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对于双语词典来说,还存在着词语的对应关系、跨文化交际的联系等等,这些都是编纂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陈楚祥,1998:1)这些特殊性使双语词典的编纂应当建立在比较语言学或对比语言学的基础上,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国目前出版的双语词典数量虽多,但在体现“中国特色”(或者“汉语特色”)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双语词典的编纂跟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今后的必经之路。(汪榕培,1995:150)因此,古疑难汉字的双语研究是对双语字典学有益的补充。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我国自古就对于古汉语研究十分重视,并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最早的双语词典出现在十一世纪,是用阿拉伯文注音并释义的《突厥语大词典》,领先世界同类词典500多年。建国60年以来是双语词典的繁荣时期,已经公开出版近2000种,其中,近90%是1978年以后出版的,平均每年新增出版物百种以上。其中,1993年,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辞典》单个汉字首破10000汉字,达到了12000字。2002年,吴光华增编的《汉字英释大辞典》创造了29000单个汉字立目的最高记录。

近年来,对外汉语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2010年末,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将达到500所,汉语已为迈上了越来越具世界影响力的主流语言轨道,也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借用英译难僻字,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伟大魅力,向世界介绍我国迷人的古典文化。然而,古代各种典籍中存在的大量生僻字成为制约读者理解和消化这些文化的主要困难和阻碍。截止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汉英工具书达到了29000单个汉字立目的最高记录,然而,中国文字的全貌需要更加开放地全盘推向世界,满足涉猎我国古典文化的阅读、欣赏、研究等信息采集的需求。

该研究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的诸多问题。首先是生僻汉字的遴选和梳理,英语语义的确定和平行语料库的制作,以及生僻汉字造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法、文字考据、统计法、译介语义比较法等。通过纸质语料向数字语料的终端转换,实现传统文化的技术资源共享,取得典籍英译和对外汉语习得在文字处理方面的无纸化、快捷化、高效化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汉英生僻字双语辞书的编写首先定位双语字典的实质,界定字典编撰的原则,描述字典编撰的方法和手段。古难僻汉字英文取字系统,具有忠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等优点,是具有自动化、信息、经济、社会综合知识的专家团队开发的项目,旨在解决目前汉字处理中,乱码、缺字难等问题。在组织义项时,我们以词目语言即古疑难汉字为中心语,然后将词目语言的思维成果译成释义语言,摘译其主要义项来编纂双语词典,一般以汉语单语词为蓝本,选择义项译成英语,词目语言和释义语言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语料选择上,多方采集信息来源,利用多种渠道和工具进行输入,但仍然有少数疑难字资源因为输入困难而难以利用,这将是后期研究所亟待解决和重视的问题。疑难汉字英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偏差,也是研究过程中值得反复推敲和商榷的重点。

中华文化的英译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涉及典籍英译所必备的生僻字或难检字则成为国内、外汉文化英译工作者最头疼的事。在这种形势下,组织能够胜任此项文字标准化开发工作的人力资源,尽一切所能去填补这个世界性的文字空白,是摆在项目组面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从跨文化传媒角度讲,对外汉语的教学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文化交际;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深厚的典籍文化修养。这种修养体现在双语方面是互动关系,通过对比语言学原理来输出中国古文化,通过中英双语在不同层次的比较,来剥离出具有影响世界思维的中华文化精髓。

猜你喜欢
生僻字辞书词典
生僻字里识青铜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辞书研究(2022年2期)2022-03-19 23:04:19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米沃什词典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0
挑战动物生僻字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扒一扒“爱加戏”的生僻字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当地名遇上多音字,生僻字你能读对吗?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当代修辞学(2013年4期)2013-01-23 06: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