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7-01
我曾为蔚县剪纸写过一首打油词:
鹧鸪天·咏蔚县剪纸
宣纸裁来百色生,堪将万物入丹青。
绝歆妙艺才人巧,欲问今朝几位承?
寒意起,露华凝,依依对画始将行。
来时晓日当前月,览客何多忘返程。
而张家口市蔚县的残疾小伙何宝立,正如词中所写“宣纸裁来百色生,堪将万物入丹青”的那样,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剪纸师傅。
方寸之间,巧夺天工
2014年11月10日,对何宝立来说,无疑是这一年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天。
11月10日早晨,何宝立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服,从容自若地走到展示台前,面带微笑地坐在椅子上,为APEC会议上的中外来宾现场表演蔚县剪纸的精湛技艺。他知道,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的好机会,也是展示残疾人自立自强不向命运屈服的平台。那么小的身量,那么小的钢刀,那么薄的纸张,能刻出什么花样来?不少外国友人发出疑问。宝立敛气凝神,始终面露微笑,纤巧的刻刀在他的手里运用自如,宛如鱼儿游入水中,更像是纸上的芭蕾,于方寸之间翩翩起舞,引人入胜。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一幅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自强不息”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了!作品取材于宝立家乡景点飞狐峪的“一柱香”,其山峰峻拔气势凌云,宝立说,它象征着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全场中外来宾齐呼:神剪啊!无不为这幅作品独特的构思,深刻的寓意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而喝彩!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剪纸艺术而赞叹!更为面前这位身高仅1.3米的残疾小伙子而折服!在APEC会议上,中国残疾剪纸艺人何宝立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用残疾的身体刻出完美的人生,在命运向他关闭了一扇门之后,用自己顽强的意志打开了一扇成功之窗。
你若勤奋,精彩自来
宝立出生在蔚县宋家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读小学四年级时,他被确诊为“永久矮人”,这个噩耗对年少的小宝立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后来,因家境贫困,小宝立接过父亲手中的锄头,抹去母亲眼角的泪水,在父亲的叹息和母亲的啜泣声中辍学了。2004年,宝立21岁,生的眉目清秀五官俊朗,而身高只有1.3米,肢体4级残疾。青春并没有带给宝立和同龄人一样的欢乐,他懊恼过,黯然过,也曾一度抱怨命运多桀,哀叹人生坎坷;然而,坚强的宝立很快就从心灵的废墟中站起来,从生活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迷上了蔚县剪纸,开始拜师学艺。在学习剪纸技艺期间,最困难的是抡锤砸钢丝,宝立身材矮小,力气不足,总是弄的两手血泡,但他每次都咬牙坚持着,一下,两下,三下……
宝立常常说,人穷志不能短;身残心不能废。他把每一次挑战当成一次机会,把每一处逆境当成是一次考验。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宝立克服了重重困难,精益求精,勤学苦练。成才是每个人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到成功的青睐。命运虽然不公平,但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平等的。宝立深深明白:与其让时间在蹉跎中白白流逝,不如在学习中度过。让自己学有所长,让微弱的生命之光照亮自己脚下的路。
2006年,何宝立已经在蔚县剪纸界崭露头角,成为蔚县“阳光家园”残疾人剪纸培训基地的一名年轻培训师。他的心里和培训基地的名字一样,充满了阳光和能量。
三年后,2009年7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蔚县调研残疾人文化产业工作,当看到何宝立长7.6米宽40厘米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时,不禁赞叹不已,为他亲笔题词——“剪纸小师傅”!面对海迪主席肯定与鼓励的眼神,宝立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2012年12月,何宝立被中美文化交流中心授予“中美亲善大使”的荣誉称号。
2013年,何宝立被蔚县残工委授予了“2013年自强模范”的称号,成为第一个从“阳光家园”里走出来的自强模范。同年,宝立在县残联贾仲成等领导的支持下,在“中国剪纸第一村”南张庄开了一家自己的剪纸店,取名轩艺。在经营“轩艺”的同时,他不忘那些困顿在家里无事可做的残友们,鼓励他们跟着自己学剪纸技艺,让他们和自己一起让生活渐渐充满阳光,在学习过程中让自身价值得到诠释。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论是鹰还是蜗牛,能登上塔顶,都离不开勤奋二字。何宝立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道理,成功不会来自蹉跎和幻想以及命运的恩赐,而是勤奋与努力的结果。
剪纸为媒,携子之手
2014年这一年,福临喜至,对蔚县剪纸师何宝立来说,恐怕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不仅代表张家口蔚县剪纸艺人参加了APEC会议,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次国际会议上大放异彩;而且因剪纸而结缘,获得了一位美丽姑娘的青睐,收获了美满的爱情。清秀的剪纸姑娘牛永霞是在剪纸学习班上认识何宝立的,二人也因此而结缘。当时,在剪纸学习班上,宝立是讲师,永霞是学生。永霞被宝立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剪纸技艺所吸引,并对他平易近人热心扶持新学员的完美人格所暗暗倾心。后来,两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相互切磋彼此关心,渐渐燃亮了爱情的火花,双双坠入爱河,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现在这对贤伉俪把轩艺剪纸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们的恩爱与幸福惹来亲朋邻里间善意的羡慕与赞许。大家都知道,剪纸为媒,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人们常常会看到一脸阳光的宝立,在给残友们讲剪纸技艺,他的眼睛里多了一种特殊的神采,那是幸福......
作者简介:曹树青,河北蔚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理事,张家口市文学艺术研究会理事。《燕赵文学》签约作家,《长城文艺》签约作家,《现代作家文学》杂志社副社长,《烛之光》杂志副社长,《燕赵文学》杂志编辑,《雪绒花》杂志编辑。作品入选《星星》《博爱》《参花》《北方作家》《语文周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并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出版个人文集《云自无心水自闲》,合集《岁月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