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火枪手
800米、500米、200米……战机从天空呼啸而来,起落架轻触甲板,尾钩瞬间咬住阻拦索,不到100米,战机稳稳停了下来……
这是战斗机降落航母的一个瞬间,却被军事学家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
步步惊心
对于飞行员来说,顶风穿云驾驶飞机降落到航母上,无异于在鬼门关前走一遭。
这是一次对身体素质、飞行技术、意志品质的极端考验。
在飞抵航母的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把航母甲板当成一个移动坐标点,根据它不断调整飞行姿态,爬坡、转弯、观察,控制飞行轨迹,进入降落航线。
这还不算什么。在降落瞬间,飞行员还要完成收腹、收腿、肌肉绷紧等动作,否则强大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脱臼、晕厥以及短时失明等伤害。
所以,只有足够强壮的飞行员才敢在航母上起落。
这种“强壮”同时表现在技术上。能够在航母上开飞机的飞行员都需要相当的实力,让飞机速度不快不慢,恰到好处。
太快容易拉断阻拦索。
据统计,因为阻拦索断裂,已经造成美国海军陆战队损失近1.2万架飞机,8000多名飞行员。
那么,太慢呢?
太慢则会导致飞机控制力减弱,不容易钩住阻拦索。
机会只有一次,一旦失败,如果无法复飞,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所以,舰载机的载油量都有严格的限制。一旦发生事故,太多的燃油会引燃整个甲板,太少的燃油则会造成降落失败,“复飞”夭折。
当然,险情发生时,阻拦系统中还有最后一道防线——阻拦网。
这家伙听起来挺能“兜”住事儿的,但其实并不提倡使用。因为巨大的冲击力,阻拦网同样会造成飞行员和战斗机严重受损。
总而言之,航母对飞机和飞行员极尽苛求,让每一次降落变得步步惊心。
“刹车”之难
为什么降落会如此之难呢?
让我们来做一番比较。
一般而言,陆地军用机场跑道长达千米,而航母飞行甲板一般不超过300米,可利用的降落距离只有100米左右。
也就是说,平均速度每小时300公里的战斗机,想要在航母上降落,比在陆地上差不多少了900米的降落距离。
难度陡增!
此外,由于风和舰尾气流的存在,航母经常出现左右摇晃、上下浮沉的情况,再加上降落过程中,战斗机的视线还存在一定误差,一旦出错,就会机毁人亡。
难怪军事学家将这一过程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
如此高的速度,如此短的距离,如此恶劣的环境,航母阻拦索需要担负的责任可想而知。
航母阻拦索,也被称为航母阻拦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复杂,绝非眼睛看到的几根钢索那么简单。
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是液压式阻拦系统,它由制动系统、缓冲系统、冷却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这三个系统分工明确,刚柔并济,相互配合。
形象点说,制动系统是老大,负责强制阻拦。缓冲系统和冷却系统是老二和老三,负责“劝慰消气”,将战斗机的冲劲瞬间化为无形。
“阻拦三兄弟”完成了一套复杂的物理过程——将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势能,让飞机制动。
目前,真正能够制造阻拦索的国家不超过5个呢!
阻拦进化论
美国是掌握这套技术的老牌国家,所采用的MK7液压阻拦系统已经使用了很多年。
如今,又在试用电磁阻拦系统。
电磁阻拦系统控制起来更加灵活,尤其是针对不同重量的飞机轮流降落时,只需按下按钮,阻拦索便会进行重量调节。
这就好比称重时,老式磅秤需要人工更换砝码,而电子秤只需调整好测算状态,即可连续使用。
但是,采用电磁阻拦系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它只不过在反应速度上有些进步,对降低事故率不会有太多帮助,特别是“逃逸复飞”和紧急情况处理等关键环节,与液压阻拦系统并无不同。
有科学家想到,要彻底解决安全降落问题,垂直降落是一种方法。这就需要在飞机上下功夫。
但是,你知道吗?垂直起降需要付出更大代价。除了飞机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要打折扣,着舰点甲板下面还要安装复杂的散热循环水管。
说一千道一万,不要小瞧了航母上的降落问题——小问题,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