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

2015-08-04 10:29:14汪江涛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两本书财经大学证券公司

汪江涛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纷繁过后,洗尽铅华。

近期A股遭遇异样暴跌,倒逼人们反思此轮“牛市”的演绎与逻辑。是什么导致“牛短熊长”?如何在危机中看清本质,危机过后如何避免淌进同一条河流?金融创新是否存有边界,什么才是有效的金融创新?

笔者所在城市的中山大学王则柯教授,曾著过一本经济学常识的书,叫做《智慧何以被善良蒙蔽》,深入浅出。笔者在中大进修期间,未有幸被王教授耳提面命,但掩卷之后比照其时,心有戚戚焉。

笔者最近恰好读到一本《实践的眼睛:证券公司与资本市场研究》(简称《实践的眼睛》),也产生了相似之感,区别在于王教授著作讲泛经济,而《实践的眼睛》则是证券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专业课。笔者瞬间将这两本书联系起来,盖因两本书名皆值得细细品味,游走字里行间有醍醐灌顶之感。

《实践的眼睛》一书作者蔡咏,也有类似王教授的授业经历。蔡咏先生早于上世纪80年代,即在中国金融界“小黄埔军校”之称的安徽财贸学院(现为安徽财经大学)任教,目前兼任安徽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带博士。

蔡咏先生出身金融世家,其父蔡守谟先生作为时任安徽省国际信托公司总经理,曾应邀参加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仪式。蔡咏先生子承父业,迄今已有20多年的证券从业生涯,具备丰富的境内外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经验,现任上市券商国元证券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笔者从事中国内地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采访报道多年,苦于没有遇到多少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金融证券实务专辑,《实践的眼睛》是不可多得的特例。

该书上篇“证券公司探讨”,直击证券公司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业务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与创新等一系列行业最现实最紧迫的命题,下篇“资本市场研究”涉猎港府入市干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危机与资产保全、限售股解禁对市场影响、A股定价等十分广阔而又为投资市场关心的焦点话题。

好书是一位良师。观照当下,A股正经历一场“成长中的剧痛”,如何强化系统监管,从制度体系上对资本市场参与主体进行有效约束,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负外部性,最大程度释放金融服务实体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相信《实践的眼睛》这本专著能带给你有益的思考视角。

诚如作者引用邹韬奋先生的名言:“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相信《实践的眼睛》这本书能让你开卷有益。

猜你喜欢
两本书财经大学证券公司
有趣的小实验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26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38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4
Research on financing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丝路艺术(2018年12期)2018-04-01 13:36:20
一口“仙气”
提高证券公司营业网点产品销售能力的思考
分不开的书
改善商品包装的若干思考
塑料包装(2014年4期)2014-09-16 03:41:29
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