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地名注述疏误论析

2015-08-04 05:34:12黄知学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行政区划区划论文

黄知学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 南宁530003)

科技论文地名注述疏误论析

黄知学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 南宁530003)

摘要:近年的科技论文中,作者、编辑一般对自科领域知识的正确性都作了严格把关,但对某些社科知识却有疏略,当今地名信息注述、标示的滞后性时有出现.地名注述的疏误多见于对县改市、县(市)改区、乡改镇等区划调整、地名变更的不察,在一定的境况下其疏误出现的概率较大.要防止地名注述疏误,须有明确的时空观念,敏于质疑,关注新变,勤查权威地名信息资料.

关键词:科技论文 ;地名;注述;更名;讹误

科技论文在经过作者、编辑的斟酌推敲、修改完善后,公开发表时,无论大到立论观点、逻辑结构、引证事实,小到概念、文字、数字、符号,一般都趋于十分妥善.不过,在平常研阅中也不时看到,有少数近年刊发的科技论文,虽然对自科领域知识的表达已然无懈可击,但不经意间,也留下了不易察觉的瑕疵,这就是在遇到述说当下地理名称时,所注述、标示的各地地名未能与时俱进,采用过时滞后的信息.当然这在一篇自科论文里并不影响论证和结论,但它毕竟有违实情,笔者认为这一常被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注意,并试作论析.

1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引发地名称谓的变化

地名是人们为了交往便利而赋予某个特定地理实体的名称[1].地名通常由专名加通名两个部分组成.专名是区别共性地理实体的特定个体地域名称,具有一定的寓意,能充分反映其历史、文化、民俗和地理特征.通名通常是特定的行政区划级别所用的名称.地名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稳定性,但也由于时代的政治、经济等因缘发生变更,体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为适应城市化进程资源要素地域性重新配置,传承地域文明,构建城市品牌、地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全国行政区划的变动更名几番走热.行政区划调整方式主要有地市合并、县级市升为地级市、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乡改(并)镇等等,由此引出了行政区划范围隶属和许多地理专名或通名的变更.根据民政部网站里规划财务司的各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和行政区划网1988年全国行政区划统计数据,笔者选取行政区划变动较大的几个年份进行数据对比(见表1).

表1 1983-2014年部分年份全国行政区划数据对照表

从表1的数字的变化可反映出30多年来区划与地名称谓的变化之深刻,有的甚至经过多重变换,如县改为市然后再改为区.许多区划地名称谓已保有新的内涵.科技论文作者在以当下为表述基点时,宜顺时应变,采用其新名,方为恰切.可是有的作者或囿于地域暌隔,或拘于学界分野,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地理名称的变化疏于留意,在表述中遇到注述地名时还是采用陈旧的信息,有的地名称谓已更改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作者仍用旧说,即使高端名刊里也未能尽免.

2 科技论文地名注述疏误的类型

区划地名的变更表现在区划范围、隶属、专名、通名的变更,若是在以当下为表述基点的情况下,地名注述仍墨守成“名”,即会发生各种形态的疏误.

2.1不察“省”改“自治区”

有一论文题为《基于GIS的塌陷分布与地质要素关系研究——以广西省来宾市吉利村为例》,副标题上有 “广西省”字样;而另一论述医疗旅游资源的论文里,有“东部医疗旅游区……跨越我国大陆东部沿海11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包括海南省、广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的表述.不错,广西历史上是称为“省”,可是作为省级行政区,广西省已于1958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历时几十年,现在的广西早已不再称“广西省”了,有少数外省作者囿于疏略的记忆,时有在文中还把广西称为省,未为确当.

2.2不察“县改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县域经济迅速壮大,县改市成为行政权力和管辖范围扩张的流行模式.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规划面积到位,财政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口聚集达到一定量,等等指标达到要求,就可以申请改为市.有资料显示,县改市的高峰期,仅1994-1996年间,全国就有95个县改市[3],1992-1997年的6年中,共计进行撤县设市188次[4].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县改市”规模推进,有的地方县基本都成为了市.县改市也许是区划地名变动最大的一种.地名注述疏误中,县改市了却还用旧称谓的也较常见.例如∶

(1)秦昭王时期(公元前306-公元前351)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历史上著名的都江堰(今四川灌县),至今使成都平原百万亩农田受益.(《中国古代冶铁替代冶铜制品的探讨》,2013年发表).

(2)本市中南部地区(包括廊坊市区及固安、永清、霸县、文安、大城等6市县)全部为冲积平原区,地貌类型平缓单一.(《盐碱地对树木的危害及栽植技术》,2011年发表).

上两例中,经查,灌县已于1988年改为都江堰市,地理专名、通名都变了.霸县于1990年撤县设市,改为霸州市.这些县名的变更已20多年,可是有的作者直到如今仍未与闻,在文中仍旧习惯用旧名.

2.3不察“县(市)改区”

我国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撤县(市)设区是一种主要形式.目前全国中心大都市已基本将原周边县(市)纳入管辖改为区.有的科技论文在注述时对县(市)改区这一地名变化不觉,笔者输入 “孙思邈”一词在万方数据平台题名检索框内检索2012年-2015年6月论文,搜到73篇论文中有17篇注述医学家孙思邈的籍贯,其中13篇仍将孙思邈的籍贯标为“今陕西耀县”,其实,耀县已于2002年改为耀州区,属铜川市.显然,这是作者在撰稿时采用旧有资料照录不疑而致误的.又有一论文《天津市大地构造相划分》(2012年刊出),文中《天津市大地构造相划分图》,作者表明该图是近5年编制的,但图中仍标有“通县”、“顺义县”、“平谷县”、“丰润县”、“丰南市”等地名,实际上这几个县、市许多年前就改为市辖区了,通县于1997年改为通州区,顺义县于1998年改为顺义区,平谷县于2002年改为平谷区,均属北京市;丰润县于2002年与唐山市新区合并设立唐山市丰润区,丰南市于2002年改为丰南区.可见,这个近5年编制的新地理资料图,还是带有旧地理名称的痕迹,不免有过时之嫌.

2.4不察“乡改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根据国家撤乡建镇的条件要求,许多达到条件的乡陆续改为镇.据统计,1988年底,全国共有镇11481个,而到2014年底,全国共有镇20 401个,除去镇改为街道办的以外,增长数量委实不少.科技论文中注述到乡镇的并不很多,但也有所涉及,也存在注述的疏误.《明清贾鲁河水运环境变迁的刻画》(2012年发表)述说∶“今贾鲁河是沙颍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新密市白寨乡杨树岗圣水峪,自西南向东北流至郑州北郊再折向东南,流经中牟、开封、尉氏县,于周口市入沙颍河.”其中,“白寨乡”的称名是滞后的,该乡已于1995年改为“白寨镇”.《黔东桂北加里东期两类构造变形特征与成因机制探讨》(2014年刊出)一文的《黔东桂北地区构造地质图》中,仍标有“寿城”地名,然而寿城在20多年前是广西永福县的一个乡,已于1989年改为百寿镇,地图标示虽说难与区划调整更名同步,但这也显失迟滞.

2.5不察隶属改

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不仅仅是地域名称的变更,有的同时还包括政区范围、隶属关系的变更,其中一种情形是政区成建制地转移隶属关系,一种情形是拆分一部分政区转移其隶属关系.有的科技论文作者不注意这种变化情形,因循陈说,注述地名就出现纰漏.论文 《今本<黄帝内经>成编于东汉的一条佐证》(2014年刊出)写道∶“东汉许慎撰著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今河南省郾城县)召陵人.”这句话的地名注述在过去当然是正确的,但用在现在就属欠当.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郾城县,设立漯河市郾城区、召陵区,将原郾城县的召陵镇、万金镇等乡镇划归召陵区管辖.已经没有郾城县这一地理名称了.而许慎墓位于召陵区姬石乡许庄.因此,许慎的籍贯不能再说是郾城县或因它更名来的郾城区,而是在漯河市召陵区了.

2.6不察专名改

有的区划地名的更名,出于某种目的需要,表征行政机构级别的通名并没有变,范围、隶属也没有变,只是地理专名有了改变,相比于变更通名的更名形式,目前这种只改专名的情况较少,但也存在.有的科技论文作者由于疏于关涉此类信息,文中地名注述就留下了疏误.论文《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2012年刊出)论述道∶甘肃省“降水量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最低区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降水量低于50mm”,这句话中,“安西县”的名称是不该出现了的,安西县已于2006年改为有悠久历史称谓的瓜州县.

2.7不察区划撤

以上所析情形都是区划地名撤旧设新,脱胎换骨,有新的名号承续其内涵和职能.然而有的区划地名的撤销,是名与实的撤销,原机构不再运行,名号也随之终止.有的科技论文作者不及与闻此类信息,在文中仍把撤销多年成为历史的区划地名作为当下还存在的地名使用.论文《2001年至2010年澜沧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2012年刊出),文中有一《澜沧江流域区位示意图》,还标示有“碧土县”,实际上,“碧土县”已不存在.据有关资料,1983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西藏自治区碧土县,但始终没有实际设立,1999年民政部已批准将其撤销.

3 科技论文地名注述疏误容易出现的境况

3.1 几类科技期刊容易出现地名注述疏误

科技期刊有许多种类,有的期刊论文很少涉及区划地名,比如数学类、电子计算机类,基本不会出现地名注述疏误现象,但据笔者涉猎所见,地理地质矿产类、科学史类、气象水文类、农学类、医学类、环境资源类等科技期刊里不少论文的论述免不了牵涉到地名,有的是围绕某个地域展开论证,如不知悉区划地名的变化承续,比较容易偶有出现地名注述疏误.当然,这只是在这些类别期刊的少数期刊中出现.

3.2论文的几个部件里容易出现地名注述疏误

一般而言,地名注述疏误可能多出现在科技论文的论述文字中,这固然是其一方面,但据笔者观察,地名的注述疏误较多地出现于文中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里,本文以上所列错例可略见一斑.有的作者采用地理图表来论说问题的时候,或未细究,或求简便,径直用了含有陈旧地理信息的图表资料,自己不察觉或不以为意.另外在作者简介里,也有出现籍贯地名注述的疏误.有少数作者对自己的籍贯或许只听过祖辈父辈说起,也有的作者与故乡阔别经年,籍贯的称名流变不得闻知.论文《改性5A分子筛吸附净化PH3的实验研究》(2011年刊出)的青年作者简介中,籍贯标示为“广西全县人”,其实,“全县”是历史上曾经的叫法,“全县”已于1959年改为“全州县”.近30年来,许多县市更名已久,但在当下有的作者简介中,“儋县”“金县”“贺县”“余杭市”等旧地名仍依稀可见.

3.3某些境域作者的论文容易出现地名注述疏误

在搜集资料中我们发现,作者论文注述其所在本省区的地名时几乎不会出现疏误,因为他对本省区的地名变更信息一般短期内会有所闻知.而有的作者对外省区的地名信息变更则无意或无暇关注,当他的论文中需要注述外省区某一地名信息时,一般是根据手头既有资料,如果采用资料里面的地名信息恰是旧的,就难免出现疏误了.另外,有的居处京城的作者,眼界高阔,但对地方上的地名变更不免有所轻忽,少数这些地域的期刊和作者论文里不时出现地名注述疏误.

3.4某些区域的地名注述疏误出现概率较大

通过观察得知,30多年来的地名变更大体态势是大分散小集聚,全国各地均有,却又在某些区域表现得较为集中.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区之内的经济发达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到足够的程度,更名是水到渠成;城市周边的郊县,由于城市规模的膨胀,郊县更名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适得其宜;旅游资源绝佳、历史文化资源(包含地名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改名是为了更有名,这些区域更名的概率就较大.如果有的作者、编者对之不察,注述时就容易出现疏失.

4 防止地名注述疏误出现的建议

科技论文里的地名注述疏误,与作者和编辑知识结构、信息更新、质疑意识的某种程度上的疏失相关,为了消除这一疏误,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作者、编辑要有明确的时空观念.史学家邓广铭说过,做学问要有4把钥匙,他所说的其中两把就是年代学和地理学[5].很多实例说明没有时空观念文章表述就会出错.因此,作者、编辑的脑子里要有地域感、年代感,在注述和审视一个地理名称的时候,思维中要积极地调动已储有的相关的地理、时间、事件等知识,进行关联参照,涵泳斟酌,有可能对该地名做出比较恰当的时空定位判断,有可能发现其注述中的扞格不协之处,及时改正,庶几可减少地名注述的疏误.

(2)要有敏锐的质疑意觉.如前文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名变更往往有着某种结构偏向,经济发达的行政区域、旅游资源绝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行政区域,城市周边区域,出现更名的概率较大.当遇到这样区域的地名注述还沿用以往的名称时,不妨适当引起警觉,从直觉上判断它是否可能更名,有的需要提起质疑,进而加以查证.不少地名注述的疏误就是从有质量的质疑开始发现的.

(3)要时常关注地名变更新信息.国家民政部是区划地名管理的最高职能部门,其内设机构区划地名司的网站主页的“行政区划”栏目登载着多年来全国各地行政区划调整公告.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作为提供行政区划、地名信息的信息服务平台,上载有翔实、及时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消息,利用起来十分方便.只要时常关注这些网站,浏览地名变更信息,就可以大致对这些地名变化的新情况形成内隐记忆,在审视地名信息时可以调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4)要勤于查阅权威地名信息资料.当对地名进行注述或对他人的地名注述产生疑问的时候,须通过借助权威地名信息资料找到正确的答案.在当下资讯发达的时代,查询途径渠道当然很多,也很便利.一、可以查找权威机构新近出版的政区地图册,图上直观标明了新的区划、地名位置;每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及时准确翔实地提供了行政区划信息.二、可以上网查询有关地方的政府门户网站,网站主页都设有栏目介绍所下辖的行政区域.三、必要时可以上网查询有关地方的新闻报刊的网络版,从新闻报道中也可以知悉地名的称说情况.四、最宜访问的是资料信息丰富及时的行政区划网,其包罗1949年以来的地名变更信息比较周详.当然,还可查阅研究当代行政区划的专著.几种途径,有的只叩其一端即可得到答案,有的则需多路穷搜才可奏效,但对于纠正地名注述的疏误都是受用的.

5 结语

科技论文在学术论证上达到圆融新进,殊可称善,然而对所涉及的社科知识的表述亦不可轻疏.从科技论文中地名注述信息滞后的疏误看,文中还会有类似不被注意的疏误情形.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在保有专功的同时,社科素养亦需拓展.期刊部整体的编辑人员知识结构亦需进一步优化.如此,科技论文里才能更好地摈除社科知识疏误的瑕疵.

参考文献:

[1]王森.地名校对浅析[J].出版参考,2010(31)∶24.

[2]侯保彊.乡镇建制∶历史、现状及未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1(4)∶62-67.

[3]李秀江.“县制”消亡危机[J].中国民商,2013(6):38-40.

[4]罗震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变更特征及趋势[J].城市问题,2008(6):78-82.

[5]郑一奇.史地知识要素与书稿审读[J].中国出版,2010(12)∶39-41.

(责任编辑∶邵晓军)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10-0075-05

[收稿日期]2015-05-26

[作者简介]黄知学(1964-),男,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学.

A Research on the Note Errors for the Name of Place ln Sclentlflc PaPers

HUANG Zhi-xue
(Journa1Editoria1DePartment,Guangxi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3,Guangxi,China)

Abstract∶In scientific PaPers,authors,editors,genera1 correctness of science disciP1ine know1edge are strict1y Proofread,but for some socia1 science fie1d,some PaPers often over1ook note information and theirmarks often 1ag behind the time.The note errors occurr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unty into city,county into district, county into town,and other changes to the town,whist the changes are not observed,in certain situations,the Probabi1ity of its note errors is 1ike1y high.To Prevent the note errors,theremustbe a c1ear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the abi1ity of swift questioning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new changes,di1igence in uPdating 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a1names information.

key words∶scientific PaPers;P1ace names;notes;changes of the name;errors

猜你喜欢
行政区划区划论文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4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文史春秋(2017年10期)2017-11-29 01:31:42
河北省行政区划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新闻前哨(2014年1期)2014-03-12 22:10:06
河北省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