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分水岭地理内涵辨析

2015-08-02 01:03戴仕宝赵明伟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丘陵区丘陵分水岭

戴仕宝,王 春,叶 雷,2,江 岭,赵明伟

自1997年安徽省政府开展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以来,该区域的相关研究逐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江淮分水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在各类文献上经常出现。但由于对江淮分水岭这个地理名词的理解上的不一致,以及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够,因此经常出现对该名词不恰当的理解和使用。本文将从从地理学角度对江淮分水岭这个地理名词的内涵,以及该名词与相关概念(如江淮丘陵)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

1 分水岭概念的地理学内涵

分水岭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在英文中表达分水岭意思的词有很多,如 Watershed、Water divide、Divide、Water parting等[1]。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但也可以是微缓起伏的平原或湖泊,甚至有的河流成为两个流域的分水岭。

按照等级的差异,分水岭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大陆分水岭、流域分水岭和子流域分水岭[1]。所谓大陆分水岭即在分水岭两侧水分别流向不同的大洋,如刚果河(注入大西洋)与尼罗河(注入地中海)的分水岭,怒江(注入印度洋)与澜沧江(注入太平洋)的分水岭等。流域分水岭是注入同一个大洋的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在此分水岭两侧水分别汇聚到不同的流域并在不同的河口注入海洋(内流湖)。子流域分水岭是等级尺度最小的分水岭,在该分水岭两侧,虽然水流向不同,但在入海(内流湖)前还会在某个河口相遇。如长江支流嘉陵江和汉江间的分水岭即属于此类。因此地表存在着等级和规模各不相同的分水岭,地表的水系就是由等级不同的分水岭分割形成的。

与分水岭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分水线(Ridgeline)。分水线是分水岭的脊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它也是相邻流域的界线。分水岭与分水线虽然密切相关,但二者却有根本差异。分水岭是一个以分水线为中心向两侧自然延伸的区域。严格意义上来说,分水岭的范围就是由岭脊向两侧延伸到谷底的部分。如果地形崎岖,则分水岭应该就是一个狭窄的条带;如果隆起的地形单一平整,则其向两侧延伸的范围可能就很广。此外,有的时候地形仅有微微隆起,从分水线向两侧坡度变化不大,地形无明显转折端,在这种情况下分水岭就不容易确定。在对地表水系的研究中,一般关心的主要是分水线(即流域界限),而不是分水岭。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水岭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地貌单元或自然地理学单元的名词。

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分水岭地区(区域)。显然,分水岭地区(区域)就是分水岭分布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分水岭所在的两个流域之间隆起的地形单元称为分水岭地区(区域)。故分水岭地区(区域)的空间范围要远大于分水岭本身。需注意的是,这个单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地形单元,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故其空间范围也不适宜任意扩大,或者说“两个流域之间隆起的地形单元”并不都是分水岭地区(区域)。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理解的不同,以及实际生产需要的不同,其具体范围的界定可能有很大差别。本文研究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区域)就是如此。

2 自然地理上的江淮分水岭概念

江淮分水岭,顾名思义,即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分水岭。长江与淮河虽然均为我国的大河,但二者无论在长度还是在流域面积等方面均不在一个等级上。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干流注入洪泽湖,然后经大运河注入长江。因此,也可以认为淮河是长江的一个支流。但传统上我们均把淮河当作一个独立的流域看待。按前述关于分水岭的定义,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分水岭西北起始于黄河、长江、黄河三河交界处,经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江淮丘陵,向东以长江北侧岗地为界延伸至东海之滨(图1)。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水线总长度近1200km。

图1 江淮分水岭地区示意图

江淮分水岭位于秦岭-大别山脉及其余脉,按照地形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西段的山地丘陵区、中段的丘陵岗地区、东段的平原缓岗区。西段的山地丘陵区主要包括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段的丘陵岗地区主要为大别山以东,淮河入江水道以西的江淮丘陵区;东段的平原缓岗区主要是淮河入江水道以东的长江北侧低缓岗地。而西段的桐柏山和大别山以及中段的江淮丘陵又合称为淮阳山脉或淮阳丘陵[2]。

江淮分水岭中段主要位于安徽境内。从自然地理角度看,一些与安徽相关的文献中所指的江淮分水岭就指的是这一段。

因此,从自然地理角度看,江淮分水岭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江淮分水岭即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分水岭,而狭义的分水岭江淮分水岭则指的是江淮分水岭安徽段。

3 人文地理上的江淮分水岭概念

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特别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因为干旱频繁发生[3],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为了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1997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决定,制定了《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纲要》。此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又分别在2004、2008年连续发布了《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在皖政办[2008]16号文件中[4],修改了1997年提出的治理区域,明确提出了把合肥、六安、滁州、淮南4市的肥东、肥西、长丰、金安、裕安、寿县、定远、凤阳、明光、南谯、全椒、来安、田家庵、大通等14个县(市、区)作为综合治理区域(图1)。为行文方便,后面本文把皖政办[2008]16号文件中提到的综合治理区域简称为 “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

自1997年安徽省政府开展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以来,很多文献中出现了“江淮分水岭区”、“江淮分水岭地区”、“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等概念。在这些文献中,“江淮分水岭区”所指代的区域实际上均为皖政办[2008]16号)中列入“综合治理”计划的“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也就是皖政办[2008]16号文件中提出到的合肥、六安、滁州、淮南4市14个县(市、区)。

因此,这里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是一个行政管理与规划方面的区域概念。它与前述的自然地理上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既有联系,也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4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江淮分水岭”的区别与联系

如前述,关于江淮分水岭这一概念,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内涵。

首先,指代空间上不同。在上述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中,寿县、淮南(田家庵区、大通区)、凤阳县并不在自然地理学意义上的“江淮分水岭”上。但因为上述区域与江淮分水岭地区自然条件一致,开发治理方向类似,因此安徽省在制定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规划时将这几个区域一并纳入到规划中。因此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既包括在江淮分水岭区域的县市,也包括不在其上的县市。从这个意义上说,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人文地理学视角)与江淮分水岭地区(自然地理学视角)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用江淮分水岭来替代“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或者反过来)是不正确的。

其次,二者又具有联系。因为该规划区域的主体部分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因此用自然地理学中的“江淮分水岭地区”一词来代替“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是可以理解的。

但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区分“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与“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本质内涵上的差异,因此常常把这两个词混合使用,经常用江淮分水岭区(或地区)来指代“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这也有其合理性。因为“江淮分水岭”简洁明了,指向区域明确,更容易被接受。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本文认为可以接受在一些场合用“江淮分水岭”来代替“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或者把“江淮分水岭”作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的缩略语来使用。但有一点必须要明确,那就是“江淮分水岭”与“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在某些场合必须严格区分。

5 江淮分水岭与江淮地区、江淮丘陵的区别和联系

江淮分水岭与江淮地区、江淮丘陵等概念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江淮地区顾名思义,就是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其西部为低山,而中部和东部则为丘陵、岗地、平原。从行政范围上看,包括江苏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下游)一带(包括扬州、高邮、泰州、南通、盐城、淮安、淮南、滁州、六安、合肥、安庆等主要城市),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湖北东北部。

江淮丘陵字面意思即江淮之间的丘陵。从江淮地区的地貌特征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西部的大别山区、长江北侧的沿江丘陵区、江淮中部丘陵区以及沿江平原区、沿淮平原区。其中江淮分水岭分布在江淮中部丘陵区。而关于江淮丘陵的具体范围,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文献[4]认为,“江淮丘陵区北部与淮河平原区的淮南湖洼相连,西起大别山麓,东至高邮湖畔,南临江北圩,区域总面积4.22万km2”,即认为江淮丘陵区包括长江北侧的沿江丘陵区和江淮中部丘陵区。而文献[5]认为,江淮丘陵地区北部与淮河平原相连,西部为皖西山地东北麓,以霍邱的叶集—金寨响洪甸水库—霍山城关镇—舒城龙河口水库—庐江的柯坦—桐城城关镇一线为界,东南部到庐江的矾山—巢湖南岸—含山县环峰镇—苏皖交界处的滁河一线。行政区包括合肥市、滁州市、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舒城、霍邱和寿县以及巢湖市的庐江县、居巢区、含山县的大部分以及安庆市的桐城,共计5个市19个县(区),总面积3.2万km2。文献[5]认为的江淮丘陵仅为江淮中部丘陵区,而不包括沿江丘陵区。从完整性和一致性角度考虑,本文认为江淮丘陵应该涵盖江淮之间所有的丘陵地形区,即文献[4]所认为的区域。

由上可见,江淮分水岭与江淮丘陵本质上不是一个概念,江淮分水岭是江淮丘陵的一个部分。

6 关于滁州学院“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地域研究范围的讨论

江淮分水岭地区无论在自然环境上还是在人文环境上都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从自然环境上看,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北缘,我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东段,具有显著的跨界及过渡特征。从人文环境上看,该区域位于我国南北经济和文化相互联系的通道上[7],也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因此,对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011年滁州学院设立了“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该中心被批准为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一个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心,界定研究区域范围是中心发展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本文在前面已经指出,分水岭是一个带,但这个区带的范围却是不确定的。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而言也是如此。本文认为,从生态环境的研究而言,“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是江淮地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可以把“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作为该中心的主要研究区域;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研究而言,江淮地区各县市历来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把研究区域扩展到江淮分水岭以外的地区。综上,从自然地理特征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区域关系考虑,本文建议滁州学院“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的地域研究范围应该是安徽省境内的江淮中部丘陵地区、沿淮平原,再加上江苏境内的相关邻近区域(即图1中的红色线框内区域)。其自然地理界线大致为:北至淮河,西至安徽河南省界,沿大别山山麓向东至巢湖南岸,沿滁河干流至其入江口,然后沿长江北岸至京杭大运河,沿京杭大运河至洪泽湖;其核心研究区域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

7 总结和讨论

江淮分水岭概念具有独特的内涵。分水岭本来是一个地理学名词,指的是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依此类推,江淮分水岭应该就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分水岭。在实践中,把两个大河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区域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的还不多。在我国,江淮分水岭算是一个特例。从我们检索到的文献看,当前关于“江淮分水岭”的研究主要都是关于安徽省的。因此,事实上这里的“江淮分水岭”都是安徽段“江淮分水岭”,而非广义的自然地理学上得“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分水岭”。在安徽段“江淮分水岭”中,其含义仍需要进一步甄别,即是“江淮分水岭”本身(自然地理学意义上的),还是“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人文地理意义上的)。本文认为因为“江淮分水岭”简洁明了,指向区域明确,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可以接受在一些场合用“江淮分水岭”来代替“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或者把“江淮分水岭”作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的缩略语来使用。但必须明确的是,“江淮分水岭”与“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在特定场合需要严格区分。此外,江淮分水岭与江淮丘陵本质上不是一个概念,江淮分水岭是江淮丘陵的一个部分。

[1] 维基百科[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Drainage_divide,2014-7-12.

[2] 冯文科.大别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J].1976(3):265-275.

[3] 中国气象学会安徽省分会学术年会干旱小组.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干旱问题的探讨[J].地理学报,1966,32(1):37-47.

[4] 皖政办[2008]16号:安徽省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2008-2012年规划纲要[Z].

[5] 张建春.安徽江淮丘陵区水土流失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6(4):35-37.

[6] 黄淑玲,方刚,袁新田,许东升,张勇.水土流失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以安徽江淮丘陵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47-150.

[7] 吴立,王心源,阮铮铮,吴学泽.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文化衰落的环境考古学观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5):476-480.

猜你喜欢
丘陵区丘陵分水岭
浅谈丘陵区桥梁高墩施工测控系统应用
晋西黄土丘陵区深挖高填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选 择
浅山丘陵区核桃周年管理技术
2019,一定是个分水岭!
胡丘陵《栽树》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