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胡奎 江慧 陈然 李黎 方洋 刘先福 李俊凯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原药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噻菌灵和咪鲜胺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抑制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噻菌灵、咪鲜胺、抑霉唑和甲基硫菌灵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噻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 6 mg/L;嘧菌酯、稻瘟灵和三唑酮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1∶3、1∶5、1∶7的比例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60.543 5、182.803 6和226.194 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1∶7复配后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杀菌剂;核桃根腐病菌;毒力测定;共毒系数
中图分类号:S482.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1-264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1.023
Toxicities of 17 Fungicides and Joint Toxicity on Walnut Root Rot Fungus
WANG Fan, HU Kui, JIANG Hui, CHEN Ran, LI Li, FANG Yang, LIU Xian-fu,LI Jun-kai
(College of Agricultur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Hubei ,China)
Abstract: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17 fungicides and co-toxicity between probenazole and prochloraz on walnut root rot fungus were determined by mycelium growth r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benazole, prochloraz, imazalil and thiophanate-methyl had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s among all,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effect of probenazole with EC50 of 0.092 6 mg/L. While azoxystrobin, isoprothiolane and triazolone had weakest inhibitory effect. When probenazole and prochloraz mixing ratios were 1∶3,1∶5 and 1∶7, the co-toxicity efficient (CTC) was 160.543 5,182.803 6 and 226.194 0, respectively, of which the mixture of 1∶7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synergism.
Key words: fungicides; walnut root rot fungus; toxicity measurement; co-toxicity efficient
核桃(Juglans regia L.)原产中亚,学名胡桃,是胡桃科核桃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核桃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理局(FDA)已于2004年将核桃列为健康食品,核桃被认为是“21世纪的超级食品”,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油作物[1]。核桃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易管理,丰产稳产,且绿色食品在我国市场需求渐渐增大,核桃产业逐渐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经济支柱之一[2]。近几年,核桃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但因其田园管理粗放、核桃与多种农作物间作等不合理栽培模式等原因,致使病虫害滋生蔓延,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核桃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核桃根腐病(Walnut root rot)由半知菌亚门中的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的一个未知种引起[3]。根腐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在适宜温度下,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从寄主植物的根部或近地面的茎基部,从伤口或直接入侵,6月中旬发病较重[4]。据报道,美国核桃种植地区由疫霉菌(Phytophthora)引起的核桃树根部病害,致使核桃树根腐死亡,通常采用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防治[5]。目前我国农业上对核桃根腐病研究较少,生产中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有关药剂防治研究鲜见报道[6],为了找到有效防治核桃根腐病药剂,作者参照其他作物根腐病综合防治的文献报道,选择了18种杀菌剂原药,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核桃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及复配药剂的联合毒力,以期筛选出对核桃根腐病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杀菌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杀菌剂原药
供试杀菌剂原药有:98.5%噻菌灵(江苏嘉隆化工有限公司)、96%咪鲜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96%抑霉唑(武汉鑫嘉林生物有限公司)、97.2%甲基硫菌灵(上海广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98%氟啶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96.6%苯醚甲环唑(北京绿色农化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95%己唑醇(滨海金海立医药化工有限公司)、95%烯唑醇(湖北利天生化有限公司)、95%三唑醇(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97%三唑酮(张家港天亨化工有限公司)、97%恶霉灵(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92%吡唑醚菌酯(武汉顶辉化工有限公司)、90%嘧菌酯(武汉顶辉化工有限公司)、98%嘧菌环胺(陕西恒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98.3%嘧霉胺(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96%异菌脲(湖北康宝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96%稻瘟灵(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1.2 供试菌株
供试菌种为核桃根腐病菌(Fusarium spp.),采自湖北保康县,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7]分离获得,病原菌经纯化在PDA培养基上扩繁后,于4 ℃冰箱保存备用。
1.3 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8]。根据预试验各药剂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将供试药剂用0.1%吐温-80无菌水溶液配制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备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配制好的系列浓度的药液,按照培养基与药液体积9∶1的比例加入到已融化并冷却至60 ℃左右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直径7.5 cm灭菌培养皿中,配制成系列浓度供试杀菌剂平板冷却备用。将核桃根腐病菌置于PDA培养基上(27±1) ℃上培养7 d后,用打孔器(直径6 mm)从其边缘取菌饼,将菌饼倒置于备用的系列浓度供试杀菌剂平板中央,每皿放置1个菌饼,并置于(27±1)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均设3次重复,以不加药剂的平板为对照。根据各处理的平均菌落直径净增长值,按公式(1)计算抑制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求出回归方程、EC50、EC95[9,10]。
抑制率=(对照菌落平均直径-处理菌落平均直径)/(对照菌落平均直径-菌饼平均直径)×100%(1)
1.4 两种杀菌剂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以两种杀菌剂EC50的剂量为基准,将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7∶1、5∶1、3∶1、1∶1、1∶3、1∶5、1∶7的复配比例配制成系列浓度的PDA培养基,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复配剂不同浓度的菌落直径净增长值,每个处理均设3次重复,以不加药剂的平板为对照。根据各处理的平均菌落直径净增长值,按公式(1)计算抑制率。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求出回归方程、EC50,利用孙云沛法按公式(2)~公式(5)计算复配药剂的共毒系数,根据共毒系数大小评价复配药剂的增效作用[11,12]。
设复配药剂为M,组成M的单剂为标准药剂噻菌灵(A)和供试药剂咪鲜胺(B)。毒力指数为TI,标准药剂A的毒力指数TI为100,ATI为复配剂实际毒力指数,TTI为复配剂理论毒力指数,CTC为复配剂共毒系数,PA为标准药剂在复配剂中所占百分比,PB为供试药剂在复配剂中所占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供试药剂B的毒力指数TI=A的EC50/B的EC50 ×100 (2)
复配剂M的ATI=A的EC50/M的EC50×100(3)
复配剂M的TTI=标准药剂A的TI×PA+供试药剂B的TI×PB (4)
复配剂M的CTC=复配剂M的ATI/复配剂M的TTI×100 (5)
根据CTC判断增效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
17种杀菌剂原药对核桃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噻菌灵、咪鲜胺、抑霉唑和甲基硫菌灵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强,EC50分别为0.092 6、0.107 8、1.278 0和1.948 0 mg/L,其中噻菌灵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 6 mg/L;氟啶胺、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嘧霉胺和己唑醇5种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3.624 0、5.041 8、13.121 5、30.675 2和34.993 2 mg/L;而嘧菌环胺、烯唑醇、恶霉灵、吡唑醚菌酯、三唑醇、嘧菌酯、稻瘟灵和三唑酮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弱,EC50均大于100 mg/L;嘧菌酯、稻瘟灵和三唑酮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极弱(表1)。
2.2 噻菌灵和咪鲜胺复配对核桃根腐病的联合毒力
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7∶1、5∶1、3∶1、1∶1、1∶3、1∶5、1∶7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1∶7复配后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46 7 mg/L。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1∶3、1∶5、1∶7的比例复配后抑制核桃根腐病菌的CTC分别为160.543 5、182.803 6和226.194 0,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1∶7复配后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1∶1复配后CTC为96.069 0,表现为相加作用;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7∶1、5:1、3∶1复配后CTC分别为30.465 9、39.299 0、72.276 7,均小于80,表现为拮抗作用(表2)。
3 小结与讨论
核桃根腐病是核桃生产中毁灭性的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措施。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EC50来看,抑菌能力最强的药剂是噻菌灵,其次是咪鲜胺、抑霉唑、甲基硫菌灵等,而三唑酮、稻瘟灵和嘧菌酯抑菌作用较差。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复配后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杀菌剂的作用效果,而且能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13]。噻菌灵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通过与真菌细胞的β-微管蛋白结合,影响纺锤体的形成,继而影响细胞分裂,抑制真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和细胞增殖,对葡萄孢菌、镰刀菌、小尾孢菌、青霉菌、黑星菌、丝核菌等病原菌效果较好。咪鲜胺是广谱性麦角淄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病原菌甾醇14位碳原子的脱甲基作用,抑制病原菌生命活动,消灭病原菌[14],咪鲜胺在国内外广泛用于防治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谷类、油料及经济作物病害,但在果树病害上应用较少[15,16]。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1∶3、1∶5、1∶7的比例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增效,其中1∶7复配后增效作用最显著。
田间自然环境中,病原物、寄主和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应用上述药剂在田间防治核桃根腐病过程中,应注意药剂的轮换,尽量避免或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核桃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 敏,刘 媛,孙 翠,等.核桃营养价值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6):166-170.
[2] 张英杰,何宗念,赵翠荣.保康县核桃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720-722.
[3] 朱天辉.苗圃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67-69.
[4] 陆 斌,宁德鲁.美国核桃产业发展综述及其借鉴[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98-105.
[5] 张改香.豫西地区核桃病害发生及相关因子分析[J].山西果树,2011(6):6-7,13.
[6] 王 凡,胡 奎,陈 然,等.8种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室内毒力测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23):4-6.
[7]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22-125.
[8] 慕立义.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76-81.
[9] 裴 旭,赵永新,周洪友,等.8种杀菌剂对向日葵黄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2(1):72-75.
[10] 刘 霞,路永贵,闫当萍.EXCEL在农药毒力测定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206-208.
[11] 韩熹莱.农药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6-38.
[12] 杜宜新,石妞妞,阮宏椿,等.20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2):143-147.
[13] 周明国.浅谈杀菌剂抗性治理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S1):155-159.
[14] 黄 星,周明国,张传清,等.三环唑与咪鲜胺混剂抑制稻瘟病菌增效作用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3):294-298.
[15] 陈 平,柳训才.咪鲜胺的应用概况及其残留监测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3):478-480.
[16] COPPING L G,BIRCHMORE R J,WRIGHT K,et al.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a group of imidazole-l-carboxamides[J].Pesticide Science,1984,15(3):28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