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华、胡宝善:永唱生活赞歌 心如蓝色海洋

2015-07-30 01:12夯石
北广人物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胡军保加利亚歌唱家

夯石(张琳)

过去,经常听人这样介绍,他是胡松华的弟弟;后来别人这样介绍他,这是胡军的爸爸。如今已80岁高龄的胡宝善早已习惯了一辈子当绿叶,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事业上。2005年10月1日的“中国电影百年红歌会”,胡宝善和胡军父子俩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同台演唱他的成名作《我爱这蓝色的海洋》。2011年,录制这首名曲的二重唱版,胡军主唱,胡宝善“护航”,父子俩演绎出艺坛一段佳话。

多年前,笔者随中国影协组织的演出团赴云南省文山慰问,其间与胡宝善老师多有接触,深感这是一位宽厚、亲和的长者。有一次演出团临出发前,在酒店大堂,笔者发现胡宝善老师显得很着急,一问才知是忘记带包了,而房间门卡又在包里,笔者帮忙找来服务员上楼打开房间……这本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胡宝善老师第二天见到我还连声道谢。

有个大歌唱家哥哥,又有个影帝儿子,而自己上世纪70年代初就曾一曲成名,照片甚至挂到了王府井大街,可胡宝善老师却朴实、谦逊至极,他说胡军小时候比较淘气,没少挨他的打,现在和他在一起时还有些放不开,“但我们父子的感情特别好,胡军很懂事,为人厚道、仗义,颇有家风。胡军的路是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从没拿我和他伯父出来炒作过,现在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这首歌曾让胡宝善名扬四海,就如同“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成就了兄长胡松华一样。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和男中音歌唱家胡宝善,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的父亲胡裕徵是一代国医,且嗜书画如命,胡宝善老师回忆说:“父亲是位中医,但兴趣广泛,不仅爱好传统的书画,还爱好西洋音乐,会弹琴,母亲虽然是家庭主妇,但嗓子特别好,所以,在家庭熏陶下,我和哥哥胡松华从小练就了一笔好字。”望子成龙的父亲更是在胡松华六七岁时便为他请了风格一中一西的两位画师,中国画法是赵梦珠先生教,西画老师兼英语教员是胡松华的义父毓远先生。胡松华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中小学时期就获得不少奖项……胡宝善回忆说:“1949年,哥哥从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毕业后调到华北大学第三部文工团,等于是拿着画笔参加了文艺工作。后来他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在那里接触到了许多少数民族民歌,为他日后的民歌创作和演唱打下了基础。我是1950年参军的,在公安部队宣传队唱歌、拉大提琴。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和保加利亚专家来中国讲学,部队派我去学习,保加利亚专家发现了我的声乐天赋,点名要我和施鸿鄂等五名学生随他赴保加利亚继续深造。”

胡宝善说他和哥哥胡松华从小喜欢音乐、书画,父亲让哥哥学书画,而他从小偏爱唱歌,家里的那些老唱片就是他的最爱。1950年,胡宝善未满15岁参军入伍,因嗓音出众而得到学习深造的机会。根据中保两国协定,保加利亚著名声乐教育家契尔金教授应邀来我国“选人”,胡宝善有幸被列为候选学员。后来,契尔金教授不仅将胡宝善带到上海,而且结束授课后又为其争取到难得的留学名额——与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女高音歌唱家张利娟、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等成为保加利亚索菲亚国立音乐学院的同窗,一边继续师从契尔金,一边接受声乐专家布伦巴罗夫的指教,保加利亚实行5分制,胡宝善的毕业成绩竟然得了6分。

而此时,被嗜画如命的老父亲从小往大画家方向培养的哥哥胡松华竟也迷上了声乐和演唱,而且是一发而不可收。当年,胡松华一直与留学保加利亚的弟弟胡宝善交流、切磋声乐艺术和演唱技巧,兄弟俩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更显手足情深。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艺调研和编演过程中,胡松华慢慢接触、熟识了边疆音乐、歌舞,并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因工作需要而饶有兴致地边歌边舞地实地演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胡松华在深入边疆生活、多方汲取营养的同时,又通过多次出访演出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他敏锐地捕捉到美声发声法的国际共通规律,为他以后在中国多民族生活和审美的基础上独创自己的美声发声技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从艺60余载,胡松华从未放弃过学习,他对声乐和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甚至年逾古稀时还虔诚地倾听周小燕大姐面授演唱技艺……

1961年,从保加利亚回国后,胡宝善被分配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教书,“文革”期间学院解散,他又来到海政歌舞团,直到退休。喝过“洋墨水”的胡宝善,敬重好学、善思的兄长;胡松华得益于蒙、藏、回、朝鮮等民族歌唱家的发声技巧和行腔韵味,也深深影响着胡宝善的艺术和审美。两兄弟曾多次联袂举办独唱、重唱音乐会,如上世纪80年代初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邀请同赴新疆举行兄弟独唱音乐会,获得广泛好评。

胡松华的代表作是1964年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作词编曲及首唱的《赞歌》,成名曲是上世纪50年代自编自唱的《森吉德玛》、《丰收之歌》。胡松华擅长演唱多民族歌曲,还曾应中央歌剧院邀请主演大型歌剧《阿依古丽》,饰演男主角阿斯哈尔。此外,他还为中国首部音乐故事影片《阿诗玛》录唱了“阿黑”的全部歌曲,为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音乐故事片《神奇的绿宝石》录唱了男主人达戈全部唱段,还为《雷锋》、《祖国啊,母亲》、《但愿人长久》、《啊,摇篮》等20余部影片录歌。1980年创演了《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上世纪90年代,他筹资录制并推出了电视音乐艺术巨片《长歌万里情》,用年过花甲的歌喉重新精录了近百首多民族歌曲,其中八成以上歌曲是他自己的心血之作。2001年秋,中央电视台为胡松华举办了《祖国赞歌》个人专场音乐会……

谈到自己那首家喻户晓的成名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胡宝善回忆说:“在样板戏一统天下的1973年,《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如同一泓甘泉‘划开了荒漠。1971年,周总理曾要求三军文艺战士把歌舞搞上去。当时我们正在排一台晚会,准备迎接金日成首相和西哈努克亲王。总理看完晚会后说:‘同志们哪,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总理的话对我的启发非常大,不久我们出海拉练,当时风浪很大,军舰在很有规律的节奏中行驶。我马上产生了用圆舞曲写这首歌的念头,表现海军战士在艰苦生活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当我在激情之下很快完成了创作、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时,没想到会引起广大指战员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快就广为传唱。”2011年,76岁的胡宝善出版了第一张CD专辑,他说:“党的90大寿,总要给母亲送个礼物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胡宝善的今天。”这张专辑收录了他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演唱的24首中外歌曲,为了精益求精,胡宝善老师有时凌晨3、4点钟就起来整理录音资料。同年,胡宝善还登上国家大剧院和民族宫大剧院舞台,在中国文联庆祝建党90周年、海政歌舞团建团60周年等重大庆典演出中一展歌喉。

胡松华比胡宝善大四岁,不久前在侄子胡军为父亲胡宝善和母亲王亦满举办的金婚纪念家宴上,胡松华饱蘸浓情书就“金婚风雨情”五个大字,为弟弟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老哥俩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永唱生活赞歌,心如蓝色海洋”可谓兄弟俩的共同写照!

猜你喜欢
胡军保加利亚歌唱家
胡军:好好演戏别和市场瞎较劲
小歌唱家
歌唱家与报晓员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阐释“四个learn”
保加利亚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对2011年选举的评价
保加利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