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莉
宣统、民国时期,中国的封建帝制走到了尽头,彼时的瓷器烧制随国家上层政治人物的权利更迭出现了一些新状况。如短暂的宣统皇帝烧制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真正的御用瓷,复辟总统袁世凯、贿选总统曹锟仿照封建皇帝登基烧制御用瓷的传统,也专门定烧了一批自己的专用瓷。由于这三个人在位的时间相近、又极短,他们的御用瓷、定制瓷还没来得及真正规模烧造,就随着政权的失去而终止。因此,虽然宣统、民国距离现在最多不过百年,但相关的瓷器在今天已经比较少见。本文选取馆藏的上述三位人物的御用、专用瓷,做一简单的赏析。
一、宣统款粉彩牡丹秋葵纹玉壶春瓶
粉彩牡丹秋葵纹玉壶春瓶,瓶高29.2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2.2厘米。瓶身绘粉彩牡丹花蝶纹。画面主体由几株高矮错落的牡丹纹组成。最高的一株牡丹枝条弯曲上伸,侧伸到最高处的枝桠顶端顶着一个花骨朵,稍下的干支上为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瓣颜色以白为主,边缘及花芯处着红色(见图1-1)。另一株牡丹高度居中,花朵盛开,花头方向与主枝盛开牡丹花头方向相反(见图1-2)。此株牡丹花瓣主要为红色,边缘渐次发白。最矮株牡丹花瓣为淡蓝色。三株牡丹的枝干用黑彩刻画,枝干上间渐次生出带叶片的侧桠。叶片颜色分深绿、浅绿两种,表示叶片的新老。花朵及花叶均正面展示。花瓣、花叶上的脉路刻画清晰。牡丹花株的左侧绘一小片矮株不知名小花朵花卉(见图1-1),右侧绘秋葵纹。花叶舒展,花朵盛开,露出夸张的花芯(见图1-3)。花朵上及瓶腹空白处绘几只蝴蝶翩跹起舞。整个画面花繁叶茂,富有生气。瓶身花卉全部采用勾线填色画法。器胎细腻,釉面光洁平整。洁白的胎釉对画面的颜色起到了鲜明的反衬作用。
玉壶春瓶在清代是常见的瓷器品种,但这件玉壶春瓶,形制和花纹与清朝传统的同品种御瓷有不同之处。该瓶的口沿较宽,颈部向腹部过渡的弧线较为舒缓,腹部较为垂长。而传统的玉壶春瓶颈腹线条弧度较大,使得腹部看起来更为圆润。瓶身绘画的牡丹秋葵纹样在清代以往的御瓷中也没有相同的画样和画法出现,属于新出现的纹样。此瓶的底部落款为“大清宣统年制”六字红彩楷书款。其中的“宣”字与常见写法不同,最上面的点折入宝盖头下面的“亘”上(见图1-4)。这种写法的款式在宣统瓷中比较少见,应该只出现过在该品种瓷器上。因此,这个瓶子在形制上与传统玉壶春瓶有异,纹样也属新样,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清代部分》中特地提到过此瓶,认为是晚清的新品种。在立朝仅三年的宣统朝,这是少有的创新瓷器之一。
二、洪宪款粉彩石榴尊
洪宪御瓷是指袁世凯称帝后,其委任的督陶官郭葆昌在景德镇为其专门烧制的一批御用瓷。关于洪宪御瓷真品的落款现在争议较多。学界一般公认署有“居仁堂制”款的民国精品瓷是袁世凯的御用瓷。而落款为“洪宪年制”“洪宪御制”等的瓷器,则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真品,有人认为是时人伪托袁世凯洪宪年号烧制的瓷器,不是真正的洪宪御瓷。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民国时期制作精细的洪宪款粉彩石榴尊。尊高22.4厘米、口径7.7厘米、腹径19.9厘米、底径9厘米。尊的外形采用石榴造型(见图2-1),尊口由五片颚瓣组成,每片颚瓣内均绘一道道纤细的脉络纹,纹路不到瓣底。瓣上施红彩,从上到下由浅到深,形成自然的颜色过渡。尊颈及尊身下部近底处装饰传统的、绘画工整严谨的卷枝地涌金莲、卷枝宝相莲花。器身主体装饰洞石花卉图案。花卉有两种,一种为主体花卉,形似蜀葵,不能确定,花颈枝节清晰,花枝旁伸、上探,每个顶端节颈处生出数支细颈花朵(见图2-2)。另一种为菊花,掩映在主体花卉后面。画面粉花、绿叶,色彩鲜明,叶片上的经脉也逐一细描。该器底部落款为红彩双框,内有“洪宪年制”四字红彩楷书款,书写规范(见图2-3)。
该尊器形规整,绘画和落款都比较工整,器表釉水的玻化程度高,算得上一件制作精细的瓷器,与当时一类落洪宪年制底款的粗仿品明显不同。如果民国精品“洪宪年制”底款瓷确实属于袁世凯定烧瓷,此件应纳入该行列。
三、“延庆楼制”款五彩镂空开光方瓶
“延庆楼制”款瓷器,是民国时期有贿选总统之称的军阀曹锟的定烧专用瓷,以中南海内的一座楼名命名。山东博物馆藏的镂空开光方瓶,高27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7.5厘米。制造奇特,外瓶整体为长四方形,长方颈,颈部有一对穿肚兜拽钱带的幼童作为耳饰。每个耳又由背对背紧贴的幼童组成,头上共戴一个荷叶。幼童双手紧拽钱带,一腿支起、一腿蹲坐钱饰上。瓶身以六边形填红彩五瓣花为锦地。腹部形似四方纺锤形,腹部上下均有卍字纹镂空,上部的卍字纹涂金彩,下部的卍字纹涂红彩。腹中部四面各有一个圆形镂空开光,瓶内部套有一白胎内胆,开光处的内胆上绘两两相对相似的人物。一组人物为手臂交叉抱于胸前站立男性,身旁有一形似穿山甲的动物,跳起伸出长长的舌头朝向该名男性。与之相对的瓶身另一面的绘画内容完全相同,只是人物衣着颜色不同。另一组开光的内胆瓶为手持佛尘、迈步指手的男性,形象基本相同。瓶身每组开光的外瓶壁两边各站立有一个人物。瓶底有红彩双框款“延庆楼制”四字楷书款,款字不甚规矩,从中能看出明显的手写痕迹(见图3-1~图3-5)。
以上三件瓷器由于特殊的时代性,呈现出一些时代特征。从胎釉上看,胎质都洁白,釉面光亮却充满火气。这种白与传统意义上白瓷的白有明显的不同。清代宫廷的白瓷或白地彩瓷的白,温润而自然,而清末民国瓷器上的白往往是没有生气、带有火气的哑白。从纹饰上看,粉彩石榴尊上的卷枝宝相莲、地涌金莲,是有清一代宫廷瓷器的典型装饰纹样。但尊腹的花卉及玉壶春瓶的花卉都不见于前朝,属于时人新画纹样。“延庆楼制”款方瓶的穿山甲图案之前从未在瓷器上出现,这种毫无吉祥寓意图案的出现,说明民国时期瓷画内容比较自由宽泛。方瓶器形看似仿清代的转心瓶,但为了防止内胆画面内容移动,内胆并不能转动,仿形不仿实。从这三件器物也可以看出,宣统瓷尚有皇家御瓷风范,精品洪宪瓷紧随其后,而镂孔方瓶则显现出明显的民国特征,这也符合物时代演进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