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雁荡

2015-07-27 00:53滕卢涛
中学生天地(B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雁荡白龙读书声

滕卢涛

假期已至,阳光正好,此时到雁荡走走,实为上选。

龙湫的确很美。通往龙湫的路是由平整的石板铺成的。路的两旁,山是青的,树是绿的,青得自然,绿得率真,“雨过天青云破处”,大约便是如此吧。这种色彩不同于山水画中黑白的高冷,更多的是明朗。阳光洒在绿叶上,一切的绿都被暖阳的黄点缀着,让人为之一振。

继续向前,希冀看到更多的绿,更多的自然。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来雁荡,可每一次都沉醉于形形色色的石与层峦叠嶂的山造就的景色中。

水声在一点点放大,拾级而上,泠泠的声响越来越清晰。一抬头,银白的水龙奔腾而下。阳光下,白龙被七彩的虹霓所围绕,更显动人。由于前两天下过雨,此刻瀑布的水流量非常大,阳光与水花似乎融在一起,淡黄的暖中带着水的柔,分外美丽。

龙湫岩下,有一石壁轮廓状似观音,晶莹的水花,七彩的阳光,将其点缀得如梦似幻。游人来去匆匆,只为头顶上壮观的清瀑所吸引,却不知白龙之下,另有观音在座。

相比龙湫的声名在外,距离雁荡主景区有些路程的章纶山则显得沉默许多。

章纶山下的章纶故居离我家并不远,过去只需20分钟车程。我无数次在书本上遇到过章纶,最早一次应该是在那本《话说温州》上。书里附有他的塑像画,那模样完全符合我对一个中国古代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想象:面容清瘦,峨冠白须。我想,真实的章纶一定不能像这塑像那样轻易地撑起那套朝服,得有风才行。

从章纶山脚往上走,可见满地的茶花,深红的花瓣边缘已出现皱褶并发黄卷起,一如被翻得破烂的经书页边。忽而一阵清寒的山风吹过,隐隐的花香顿时弥漫开来,那香却像是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典雅内敛。或许当初的文人,都喜欢在“孔孟大道”间捡片茶花,用作书签,才生出此般味道的吧。

此时章纶塔就在眼前,我在它的脚下。这座七层的灰塔是中国古塔的标准样式,有着飞燕的廊檐。塔前摆放着一座石碑,上面讲述了章纶的一生。

灰白的塔独自立在这山间。用大理石搭建的围栏,将它与四周的茶木隔离开来,但树木们不情愿远离它,不少已将枝丫伸进了围栏,或许它们本就不应泾渭分明。

那日阳光灿烂,云卷云舒。凝视着石碑顶上的一双麒麟,仰望着章纶塔和它背靠的无尽青天,我深感章纶塔的恢弘大气,以及与自然的和谐。

章纶原本就是不张扬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太和殿上的金砖太为顽固,多少臣子跪过还是平整一片。章纶也始终如一。他像这座塔一样,适合居于此,听呼啸的山风与归去的鸟鸣。

章纶晚年归乡,集书著学,学品、人品皆为上,这一切都是乡邻们所敬仰的。我生于章纶山脚下,如同受了这位长辈的教诲,知晓他殷切的期盼,也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我在塔下站得腿有些麻了,才突然发觉山风实际上一直没停,也许是浸润其中久了,就不太感觉得到,以至于以为它消失了。

那晚我没有回家,在章纶山脚借宿了一夜,极目还能看到那灰塔。第二天天微亮时,忽然被学童琅琅的读书声叫醒,声音自山边来,当时晨雾未退,能看到的只有一片乳白。

浓雾之中,隐隐约约,我看到了塔尖,听这读书声,不禁感慨:多少年来,这尚学之风始终不曾改变。

猜你喜欢
雁荡白龙读书声
洞察雁荡
雁荡的雾
变色龙
变色龙
河山纪行·雁荡篇
黑龙的传说(三)
老圃作品
青春正能量 琅琅读书声
青春正能量 琅琅读书声
青春正能量 琅琅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