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千山顶①上头,
突②岩深缝妙香稠③。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注解]①顶:顶头。②突:高出周围。③稠:浓郁。
【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
1765),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画擅兰竹,有《板桥全集》。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因“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者辞官后,在扬州以卖书画为生。本诗是一篇题画诗,因友人靳秋田索画而写。
【静品诗境】孔子赞美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德至道,不为穷困而改节。”爱画兰的郑板桥又何尝不是以兰自况呢?你看,他诗中的兰所处山岩顶处,自是没有肥沃的土壤;这样的环境也不会有如织的游人来游玩。然而,一株兰花里有完美自足的世界!任浮云来去,任凄风苦雨风刀霜剑来袭,它与自己的影子朝夕相伴而不感寂寞,它散发出浓郁的化不开的芬芳,无人欣赏又有何妨?一株兰花,枝叶葳蕤,花朵淡雅,透溢出作者宁静致远的胸臆,卓尔不群的傲骨!板桥先生宦海归来,“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他不攀附权贵,不随波逐流,坚守人格的高贵,他就是一株遗世独立的深谷幽兰,独伴烟霞。
【细酌珠玑】兰为王者香,香气幽香清远。而板桥先生写兰的芬芳确乎标新立异。“突岩深缝妙香稠”,一个“稠”字,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兰的气息。花香在突岩深缝中聚集,可见其浓烈,诗人巧妙地将味觉感知的香气转化为触觉可感知的对象,言兰之香粘稠浓烈,一个“稠”字,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兰香之妙。妙香可嗅,而诗人炼字之妙,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稠”字,凸显了兰花的高洁,更显不谄不媚、坚持操守的花中王者之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