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电
为促进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需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成长的因素,采用科学、有效地手段,促进其发展与完善,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
(1)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转变抗日战争时期实施的减租减息政策,开始实施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在1947年2月左右,解放区已有2/3的地区已解决了土地问题。(2)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更为广泛的土地改革运动。(3)1948年初,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目前党的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任弼时指出《土地改革中几个问题》,周恩来作出《关于老区半老区进行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以上文件明确规定了农村阶级的划分方式和土改政策。1948年2月15日,毛泽东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明确规定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4)1948年下半年,大部分农民已分得土地,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二)重要性。首先,土地制度改革是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动力机制的基础。农民是实现城镇化的主体,基层政府所属的非盈利组织是执行机构。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迫使基层政府得以构建,在相关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有利于提高农民内在动力,促进农业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土地制度改革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保障。在土地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可租、转让等形式的出现,使得农民财产收入不断增加,加快资金流动,为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内在动力。
最后,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动力。在土地制度改革的促使下,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渠道多样化,从而减少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一)未明确土地流转产权代理人或主体。未明确土地流转产权代理人或主体是我国土地流转中常见问题之一,易导致利益主体虚化,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市场的需求。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针对农民而言,其在承包土地期间,可将土地经营权自由流转。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农村党支部、社区经济组织以及居民自治组织均属于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使得土地权属边界十分模糊,易导致土地权争议发生,影响农村发展。
(二)土地流转形式较分散。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土地流转的最终目标。在土地流转发展的长时期过程中,土地流转形式日益丰富,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目前,诸多农村土地流转均属于分散的小规模模式,导致土地使用率不高。
(三)土地流转工作开展无序。准确、高效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是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但土地流转方式的分散性,导致土地流转主体缺乏应有的信息交流,阻塞信息流通,达不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造成土地流转效率低下,制约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力与技术效率得到相应的发展。一方面,土地流转实现农户经营模式,通过流转邻近土地以达到碎化土地状况的效果,为解决土地规模低下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对农户与非农户就业的劳动力配置存在一定的影响。若将土地更多的租入,可能造成农户农作时间,影响技术发展。因此,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土地流转对土地生产力以及技术效率的影响。
以相关的理论框架为依据,可将土地流转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Tit表示租入土地面积占自由土地面积的比例,Zit表示农户、地块以及村庄特征的变量,εit表示可能出现的随机差误,a则表示对应的待估参数向量。如果农户未参与土地流转,则Tit值可能为0。Tobit模型是确保所估参数一致性的有效手段。
可用以下函数表示随机前沿生产:
其中,Yit指农户i在时间t下的农业产出,Xit指投入向量,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等,β指技术参数向量,η则指生产函数中需估计的系数,Vit是随机扰动项,uit是技术效率。
本文笔者结合上述 (与 (算式,进行计量,具体操作如下:(1)预设Tobit模型的估计土地流转决定因素,并且将租入土地面积占自由面积的比例设置为被解释变量。(2)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为指标,判定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云南省与湖北省是中国农业生产多样性的反映,本文笔者将结合两省进行数据统计。湖北省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区域,是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其耕地面积大约为465万公顷,约占全国的3.7%,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力占全省的31.8%。云南省地处西南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其中农业劳动力占60.9%左右。
如表一所示:两省土地租入情况 (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
由表一可知,农户土地流转参与率差异明显,标志着农户土地流转未过多的体制性阻碍。相较而言,湖北省农民更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但云南省租入土地占有率更高。
如表二所示:变量统计
由表二可知,云南省农业生产技术相对缺乏,同时由于两地地址条件存在差异,使得两地存在较大差异。在不考虑技术以及地区限制的基础上,其难以有效反映农业生产情况。
总而言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有待完善,如何加强中国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主题。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采用科学、有效地手段,指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1]王晓兵,侯麟科,张砚杰,孙剑林.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10:40-45.
[2]杨佳.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