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水泥产业新常态标志性景观带
▲栏目主持人:吕占斌
商务策划及咨询管理专家/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职业经理人(IPM)/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e-mail:lvzhanbin@hotmail.com
还能有什么比新常态这个词汇,在2015年更具有强大的话语魅力!
时下,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风云变幻,被世界充满期待的中国故事里,一个个新常态的桥段正以核心主线的脉络精彩演绎着;更令人倍感神奇无比的是,新常态竟然呼啦啦一夜之间覆盖了全球国际性话语,从达沃斯小镇的政治家们聚会,到学界大牌精英的高峰论坛,无处不可以听到新常态的余音在耳畔环绕着。
把新常态三个字拆开解构一下,一谓新,意味着此番状态蕴含着新挑战,蓄积着新力量,构造出新气象;二谓常态,也就是说不是流星一般的一过性现象,而是在一定的阶段内相对稳定持久的,躲不过去绕不开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那么,原有的常态能够适应新常态吗?面临新挑战是否应对得呀?这种疑问沉重地敲打着业内人士的脑壳,拷问着全产业的智慧。
宏观经济层面的新常态一言以蔽之曰:国内GDP保持在7%左右,标志着超高速增长阶段的终结。水泥产业内关于这种新常态的讯息连篇累牍,但也大都是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怎么办云云,却少有人谈及2015年水泥产业自身的新常态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产业自身新常态中蕴含了多少促发展的正能量?乃至于这些产业新常态与过去的十年旧常态有什么区别?
通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都表明,宏观经济大树上的新常态之花,必然在产业层面结出新常态之果。本篇博文即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探究浸润在宏观新常态氛围里的水泥产业,是保持原来的旧常态以不变应万变,还是积极做出什么样的重大改变,呈现出一派新的产业气象。
新常态——炫丽多彩的水泥产业景观
百度上搜新常态,简释常态[normality behaviour]的意思,通常指固定的姿态,时常发生的状态,或本来的状态;新常态,顾名思义即不同于往常的固定形态,而以另一种面貌状态出现且时常发生,不会象流星一样稍纵即逝。
第1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大整合。横向兼并扩张的折子戏虽已唱了多年,但新一轮大整合的好戏又拉开了帷幕,由于新常态下战略指向各有不同,此番以产业链纵向为基调的深度整合,较比以往横向平面扩张更具新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肯定有人会叨咕上几句:水泥企业兼并本是昨日的常态,怎么今天又说成了新常态呢?没错,故往“大鱼吃小鱼”的横向兼并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中,人们早就见多不怪了。然而,今年把大整合列入产业新常态之中,关键是今日之整合与往日有所不同。
业界人士可曾记得,去年“拉豪合并”的一声惊雷,打破了世界水泥产业多年沉寂已久的酣梦,两大世界级巨头之间导演出来震撼全局的大事件,犹如一记重锤砸开了产业整合的铁门,也击碎了依然固守传统产业理念人的心。对于横向扩张冲动尚未完全退烧、自信满满的中国水泥产业来说,终于被这个平地起惊雷的大事件震惊了,反思了,唤醒了。
2014年4月间,当世界前两大水泥巨无霸拉法基和豪瑞,向世界高调宣布合并计划时,国内水泥行业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及业内大佬们都对这个大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持续发酵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日。业界议论的重点集中在微观运行层面上,诸如事件可能产生竞争冲击波有多大,及其对于中国水泥企业市场运营带来的商机与风险,等等。
但鲜有人关注这一大整合事件对我们企业并购重组的启示有多么重要,如同一座山峰高高矗立在我们前行的路上,且山顶隐隐约约地锁在云雾之中,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国内企业与国际化企业在整合战略上、在创新商业模式上、在竞争路径选择上的悬殊差距。
冷静之余禁不住问一句:人家都是全球同业响当当的大哥大了,还在那里与时俱进地玩大手笔,图个啥呀?与其相比,我们还在忙不迭地玩着外延扩大规模的横向平推并购呢,是不是太有些小儿科了,显得有些落伍了?
近几年里,我们看到中国水泥产业界偶尔也有整合大戏上演,但囿于产业发展阶段及内部商业模式等约束,多数还是传统招法的小打小闹的老一套“地方戏”。资料显示,2014年,水泥行业发生了32宗并购案例,年底前接连有6起并购案集中爆发,清一色地以龙头企业唱主角。最典型的海螺水泥,18年重组并购漫漫长路上,先后平面重组整合了37家公司之多,又在2015年提出力争并购水泥产能1000万吨的目标。
尽管企业间并购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果再仔细解析一下,水泥整合并购重组多数是以横向平面整合为主流模式,没有跳出热衷于平面布局、争城掠地的地域性规模扩张和抡胳膊拼价格“大鱼吃小鱼”的窠臼,那种具有战略性的纵向深度整合还没有冒芽破土!
为啥能推进产业升级的纵向深度整合竟然如此难产呢?简单说来,目前水泥产业中的成功企业或有实力的大集团,起家的本事和既往的经验表明,靠的就是最拿手的天南地北摊开大饼,轰轰烈烈的产能规模简单复制,如果一下子要转移到颇显产业素质功底的纵向整合上来,怎能不有些麻手麻脚呢!
水泥产业纵向深度整合为啥会在2015年初见势头呢?因为过去的企业横向平面并购模式已不可持续,原有市场格局中的诸多刺激性力量,都在宏观新常态下一下子变脸为约束条件,往日里高歌猛进推行的产能规模上简单复制,成了昨日黄花不再绚烂诱人,迫切需要全产业在产品模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组织模式上进行一系列创新,以产业新常态去适应宏观上的新常态。
从另外的角度上看,当下产业格局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约束因素,幕后黑手其实正是水泥企业自己,于是出现了企业规模做大了,可大而不强的产业内伤,却没有得到治愈;产业集中度提高了,可产业链碎片化的顽疾,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具体表现为:产能严重过剩了,同质化恶化了,商业模式老套了。既然横向平面兼并整合受阻,难以克服以上多年来累积的弊端,那你说不向纵向深度整合发展怎么能行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发布,吹响了水泥企业新一轮大整合的号角,一个纵向深度整合的高峰期即将到来。行政部门专业官员不止一次发声,支持引导大型水泥企业在整合上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加强企业内部整合,包括原材料统一购置,就近供应客户,水运不超过200公里范围,公路运输要不超过100公里;二是进行上下游纵向整合,如向下游整合混凝土搅拌站和大物流配送。
诚然,纵向深度整合推进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以为企业块头大、口袋里不差钱就可以象当年扩产能那样呼风唤雨,只有经历产业创新的破冰之旅,甚至承受短期的阵痛后才可能闪亮登场。
以与上游水泥制造业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为例,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总销售额超过一万亿元,其产业规模首次超过水泥制造业,成长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对于这个长大的“亲孩子”,也算是一大块“小鲜肉”,水泥大企业集团为什么在并购整合中冷眼旁观、迟迟不敢给个亲吻呢?现实中的最大障碍在于沿袭多年的商业模式,准确说是终端市场混凝土与水泥制成品供应模式难以突破现金流这一死结,谁也不愿或者说不敢去趟黑汪汪一片不知深浅的应收占款的浑水,即便有一些小企业仗着胆子尝试也难成气候,大企业更是隔岸观火觊觎诱人的一万亿“大蛋糕”坐等机会。
业内一知名老板道出了真实想法和困顿:世界领先的大水泥公司中,30%的水泥都用于自己的商品混凝土企业,实现了水泥、熟料、粉磨和商混一体化经营,循着水泥-商混-浇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从水泥生产到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再到混凝土框架浇筑施工,都是由一家水泥企业完成。我们也要沿着人家从制造业走向制造服务业的路子走,企业才会有新的盈利空间,产业才能更上层楼。
但是,由于市场运营中欠款赊账等问题突出,我国大水泥企业不愿意去接这个烫手山芋,只好站在远远的地方望洋兴叹,一边看着这块硕大流油的肥肉馋得咂嘴,一边又不停地搓着双手怕被烫着。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底,全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应收账款达到2400亿元,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竟然占到当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二。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建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平均水平为11.15次,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到4.8次,且差距持续加大。目前,预拌混凝土行业应收账款周转较好的企业为180~120天左右,差的企业则为400天左右。国际上混凝土行业的货款回收平均周期为十几周,而我国混凝土行业货款回收平均周期在40周左右。巨额的应收账款严重影响全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财务风险已在高位累积,如洪水漫坝呈现岌岌可危之势。
版主曾不止一次剖析纵向深度整合姗姗来迟的个中猫腻,点明了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看来这块巨大的“拦路石”到了该搬掉的时候了,早搬比晚搬要好,所以说势在必行,这不是水泥企业敢不敢和愿不愿意做的事情了,而是水泥产业发展到转型升级阶段绕不开的现实。
我们不妨大胆做出这样的假设,也是一种长远的期待,如果全国产能规模排名靠前的500家水泥企业,能通过纵向深度整合吃掉这“万亿大蛋糕”的一半——5000亿,中国水泥产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是否会成长为雄冠全球的大而强的产业巨人?中国水泥市场将呈现出一派怎样的新格局,单打一、一头沉的畸形局面是否将会成为历史的记忆?再花上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勇于创新,励精图治,难道说没有可能办得到吗?
第2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去产能。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浪涛早已势不可挡,但新常态潮头冲击的方向各有不同,产业外部措施的强力“淘汰”与业内软手段的“错峰”异曲同工,此番以生态环保压力倒逼“错峰”为特色的去产能,较比以往更具有实际的杀伤力。
大浪淘沙,绿色生态环保浪潮对落后水泥产能冲击力,既作为一种直接去产能的外部强力手段,犹如霹雳掌砍将下来势如破竹,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激发起水泥产业主动去产能的内在动因。2014年,全国实际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100万吨,超额完成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的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200万吨的任务指标,完成比率达到192.9%。
史上最严苛的环保标准开始全面实施,一个由松到严、由弱到强的生态环保倒逼机制全面形成。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刚上任没几天,就明确亮出了此番观点:新环保法不是“纸老虎”,决不允许“戴着红顶赚黑钱”,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让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形成高压态势;强调要守住三条底线:第一条要守住生态红线;第二条要守住行业排放总量的红线;第三条要守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准入条件和标准的红线。
在一年一度“两会”的当口上,又一次把视雾霾为公敌的老百姓置于《穹顶之下》;著名媒体人柴静以其非凡的勇气和独特方式自拍的痛诉雾霾之恶的环保纪录片红遍网络,反响空前,犹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更值得庆幸的是,官方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保持沉默,而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鲜明立场给予了呼应和首肯,“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唤起全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敬佩!”
日前,水泥业界权威人士也直言不讳自揭伤疤披露,我国水泥产业最顽固的污染陋习,不单单是人们恨之入骨的有害气体排放,而是那肆无忌惮制造雾霾的粉尘污染。有资料表明,2014年水泥产量24.8亿吨,排尘约为258万吨。若与德国做类比,我国熟料产量是德国的70倍,吨熟料的粉尘排放量竟是德国的100倍。奇怪的是,这种与业界观点相悖的声音出现后,没有像过去那样遭到围攻和反击,相反却被众多媒体广泛引用。
在铁腕治污的高压态势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水泥落后产能,还能蒙混过关逃过被淘汰的厄运吗?据最新资料披露,2015年7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约15%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未履行环保手续,属于违规建设并投入使用;85%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和27%的窑尾仍然使用电除尘设施,难以达到新排放标准;15%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未建设烟气脱硝装置,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将无法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在石灰石开采中未严格落实防尘抑尘、生态恢复要求,导致矿区扬尘严重、生态恶化。
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的绝不仅仅是上述这些,新环保标准实施中,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和运行费用不菲,必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投资及运营上的成本压力,实力不济的企业肯定力不从心吃不消,这有可能成为逼迫退出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测算表明,仅无法稳定达到新标准的水泥熟料线窑头和窑尾的静电除尘器除尘技改一项,东北三省需要改造的生产线约有76条,改造费用大约需要5亿元;而烟气脱硝运行比先前增加成本每吨熟料约为4~5元,大约需要增加运行费用2.7亿元。如果按照上述口径估算,预计全国为执行新排放标准投入技改费用将达到100亿元,年增加运行费用超过54亿元。即便忽略财务及管理费用不计,仅新增加运行费用一块就将吃掉全行业年利润的7%~8%,企业承受重压之大可见一斑。
与外部的环保去产能的雷霆万钧重拳打击相比,业内“错峰”生产则展现出一派喜人气象,同样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却体现为了一种休眠式去产能的软手段,且由冷到热一步又一步地快速升温,由局部到全面一波又一波地铺展开来;从去年底新疆、东北地区开始,到今年初全国北方地区已有7省1区2市全面推进。此次“错峰”动作之快、合作之顺畅,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之外,应是业内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最步调一致、最为自觉的一次。这归功于政协提议及政府的强力推动,归功于协会组织的积极联动,归功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机制发挥效用,归功于水泥业界的企业家们以救赎和超脱的心态,终于结束了“匪徒”与“圣徒”之间的迷惘纠结,咬破世俗的现实商业利益的厚茧,重新构建绿色产业的道德谱系。
西北新疆打响了第一枪,东北地区立马跟进,泛华北地区也积极响应,先后根据当地冬季采暖实施了期限不等的“错峰”生产。据权威人士发布,首批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省市自治区,熟料总产能约5.5亿吨,原来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5%。初步估算本次错峰生产可减少熟料产量7000多万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控制水泥总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初步测算这次水泥错峰生产试点,能够减少煤炭消耗1000多万吨,减少直接二氧化碳排放4000多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万多吨、粉尘排放3万多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此外,企业由于改变了原有水泥熟料冬季生产和冬储常规,达成了“三个减少”:减少财务费用支出,减少熟料冬储管理成本,减少冬季煤耗成本。日前,“错峰”区企业们正探讨协商建立长效机制,将行业自律转变为企业生产规范行为。山东大型水泥企业山水集团老总明言:“错峰”生产是实现去产能,最终达到化解产能过剩目的的一种模式。
第3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大跨界。
水泥产业转型的脚步因内部资源有限而步履瞒珊,但大跨界却将外部资源优势拥抱在怀里,由于新常态下战略指向发生了变化,此番以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为路径的跨界行动,较比过去的产业内拓展更有挑战性。
我们天天喊破嗓子说转型,可实际上水泥产业转型依旧步履瞒珊,跌跌撞撞,一路走得并不顺畅。实际上,内部资源条件对于水泥产业转型来说是有限的,一个劲地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内打转转,去产能抗过剩呀,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呀,企业兼并整合呀,没错,这些举措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属于产业健康成长必须做好的规定动作选项。然而,如何做到一个传统产业转型转得既华丽又利索,那就必须啃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跨界这块有血带肉的硬骨头。
跨界使得水泥产业不再囿于狭窄而封闭的小圈圈内打拼,而是投身于更广阔的公共资源产品的市场中,融合新资源,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产业蜕变为朝阳产业的希望之光。
跨界已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一种产业边界的新常态。对于水泥企业来说,边界的模糊性带来新市场,变动性产生新机遇,多维度性造就“变形金刚”企业,重新定义自己的目标市场,想象到未来的客户是谁、有什么新需求,“变形金刚”的企业模式该是什么样子,等等。
没必要重复上一篇跨界专题谈过的内容,这里着重指出的是,跨界使水泥产业引入新资源、吸收新的知识性信息,进而注入了新生机和活力,又何尝不是治理现有产业弊端的一剂良药,譬如跨界可以治理产业碎片化的顽疾,可以克服信息孤岛的弊端,可以解决资本低效、产能低效、运营低效的老毛病。
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谈“转方式,如何转”时,明晰的思路中处处渗透着跨界的内涵,他指出:要推动建材工业由单一的制造加工业变为制造加工与服务一体的产业链发展;由单一的产品经营模式转向产品经营兼之资本与资产经营,由资产的单一效应向多元功能效应转变;由被动的接受建筑设计与接受使用单位选择进入市场,转向创新产品延伸与改变功能,进而牵引建筑构造和改变选择材料的新路径;由单一的生产产品为终端的传统生产模式,转向流通,再深加工、再服务直至配送到用户的产业链服务经营模式。
同时,他又用这样一段话警醒业界:“房地产、产业园区、建筑业等很多新的领域,都探索逐步替代传统的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式、使用方式和流通方式,如果建材行业转型跟不上,就会被他人渗透并逐步包围。”言外之意,你不跨界人家要跨界,要反包围就不能只在原有的阵地干熬死守,必须书写跨界这篇新篇章
面对多重压力一浪叠一浪地袭来,如今水泥产业人士心里还在七上八下地盘算着——煤炭价格红利吃得差不多了,环境改善、节能减排造成的生产成本肯定会增加了,产业链下游企业环保成本提高了,产业发展困难多多“亚历山大”了。这微观运行账不能不算,但切莫妄自菲薄,上帝之手捏出了水泥产业“矿业+窑业+粉体”黑不溜秋的样貌,同时也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明亮天窗——循环经济大跨界。
第4道产业新常态景观——集团化。
大集团领军水泥产业发展成为企业组织形态最优选择,区域性企业孤军奋战左突右冲难破迷魂阵。但在新常态的综合机制作用下,来自外部的变化不过是催生水泥产业大集团的“温度”条件,而产业内部竞争效率的优胜劣汰,较比以往市场厮杀更加冷血残酷。
截止2014年底,全国前十大水泥企业熟料产能9.16亿吨,其中中国建材产能3亿吨,占行业总产能的17%;海螺水泥利润达到了110亿元,占全行业的14%。全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了52%。产业集中度指标快速提升昭示了水泥产业进入了大集团主宰的阶段。在宏大的水泥市场规模面前,由于受矿山资源、生产工艺及区域产品特点的局限,任何单体水泥企业生产规模及销售辐射半径都受到强约束,而集团化正是水泥企业突破这一瓶颈的最优组织形态。这不仅表现在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上,更突出反映在对资源、能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效率方面。这也是产业集中度提升的核心动力。
援引有关资料的比较分析结论:大中型企业集团生产效率远远高于非集团化企业,释放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
——特大型水泥企业集团:2014年末,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7000万吨到1亿吨以上的企业集团5家,它们拥有水泥生产分支企业578家,新型干法生产线591条,水泥粉磨企业205家。总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7.6亿吨,占全国总量40%;水泥生产能力10亿吨,占全国总量29.2%,其中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2.8亿吨,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19.2%。2014年,水泥熟料实际产量6亿吨,占全国总量41.7%;水泥产量7.6亿吨,占全国总量30.7%;其中水泥粉磨企业水泥产量2.1亿吨,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产量20.9%。
——大型水泥企业集团:2014年末,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1000万~6000万吨之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23家,它们拥有水泥生产分支企业393家,新型干法生产线387条,水泥粉磨企业145家。总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5亿吨,占全国总量25.8%;水泥生产能力7亿吨,占全国总量20.2%;其中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2亿吨,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13.8%。2014年,水泥熟料实际产量4亿吨,占全国总量28%;水泥产量5.4亿吨,占全国总量21.7%;其中水泥粉磨企业水泥产量1.4亿吨,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产量14.4%。
——中型水泥企业集团:2014年末,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500万~1000万吨之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18家,它们拥有水泥生产分支企业68家,新型干法生产线92条,水泥粉磨企业19家。总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2亿吨,占全国总量6.2%;水泥生产能力1.4亿吨,占全国总量4.2%;其中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2300万吨,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1.6%。2014年,水泥熟料实际产量8750万吨,占全国总量6.1%;水泥产量1.2亿吨,占全国总量4.8%;其中水泥粉磨企业水泥产量1750万吨,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产量1.8%。
在2014年相同的市场经营环境中博弈,以上几类企业组织形态的运行效率孰优孰劣?行业分析数据表明:(1)产量:大中型企业集团水泥熟料产量增长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长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立窑水泥熟料产量下降20.1%。(2)窑运转率:大中型企业集团水泥窑运转率达到80.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4个百分点。其中,大企业集团达到80.4%,中型企业集团达到76.9%;小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只有67.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立窑运转率只有54.7%。(3)水泥产能利用效率:大中型企业集团水泥能力利用率达到7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大企业集团达到78.7%,中型企业集团达到85.6%;小型企业集团只有7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只有67.5%。(4)粉磨利用率:大中型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水泥能力利用率达到7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4个百分点。其中,大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达到75.3%,中型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达到78.3%;小型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能力利用率只有66.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非集团化粉磨站水泥能力利用率也只有67.8%。(5)单位产品能耗:目前我国水泥企业煤耗水平,先进企业比一般企业低10%,比落后企业低25%;先进企业吨水泥煤耗成本比一般企业低6元,比落后企业低15元。水泥粉磨企业吨水泥综合电耗,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低30%;大企业吨水泥电耗成本比小企业低10元。(6)劳动生产率:落后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差距有4~5倍,吨水泥人工成本将相差40元。(7)煤电单耗及劳动生产率构成水泥成本:先进与落后企业之间差异在20~50元之间,几乎与全行业吨平均毛利额相当。
由此可见,现阶段不同类型企业集团之间的单位产品能耗、成本及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正在日益拉开了距离,大企业集团在区域市场控制力、抗风险能力、技改装备投入及综合管理素质上,日益展现出长期持续增长的特质,使得行业的利润向这些龙头企业集中,因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尤其是在严重同质化拼成本的今天,宣示了一个集团化时代的到来。
尽管中小水泥企业“地头蛇”优势正在减弱,拼资金实力肯定斗不过人家巨无霸,拼价格战胜算也占不到多少便宜,相反还会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那难道说就走进死胡同了?出路何在?那就看能否顺应集团化发展的客观形势,尽快谋求企业组织形态上的善变、创新!
几年前,“老散博客”曾描述过虚拟轻型企业集团模式的发展趋势,因水泥业界笼罩在产能大肆扩张的狂热中,所以难免和者盖寡。
当今大集团兼并整合逼上梁山之际,东华水泥公司从2012年起,先后对淄博两家水泥企业实施“轻资产”运营,委托加工水泥147万吨,尔后又进驻3家水泥粉磨站。与那些大中型企业集团实体整合扩张相比,该公司独辟蹊径成为了令业界刮目相看的另类,以委托加工“轻资产”运营的虚拟集团的新模式,实现一家小型水泥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接连摘取了“全国建材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国有企业十大创新模式之一”、“全国建材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三项桂冠。
第5道产业新常态景观——高附加值。
伴随着水泥产业链纵向延伸的遍地开花,吃“现成饭”的整合不一定能捡到便宜,新常态下的产业链延伸呈现升级化,此番以高附加值为核心的技术、品牌、商业模式的创新,较比低水平延伸下游市场求规模的老路子,更具有产业升级的战略内涵。
谈起延伸产业链,水泥企业肯定会异口同声赞同,不再有人象前些年那样摇头晃脑了。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从水泥生产转向产业链上下游,一批水泥龙头纷纷大踏步地进军砂石骨料、混凝土等分支产业,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可是问题又来了——怎么个延伸法?一种是靠规模平推,沿袭传统思路犹如蛇囫囵吞蛋地捡“现成饭”、继续走追求规模大而不强的老路子;另外一种是靠创新驱动,追求产业链高附加值进行一系列创新产业升级。同为延伸产业链之动作,可思路不同,路径各异,收获的结果肯定也就泾渭分明了。
国外大型水泥企业的成功经验显示,有1/3的水泥原料用于自己的商混企业,普遍采取水泥-熟料-粉磨和商混一体化经营,水泥-商混-浇铸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大都是从水泥和骨料着手,优质骨料和水泥结合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同时,节省水泥等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我国水泥产业市场现状与国外却大不同,在终端建筑商居于市场主动地位及话语权的格局中,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商、开发商之间资金信用垫付模式,成了现实运营活动中的通行规则;为此,那种企图靠规模平推的产业链延伸法,承袭追求规模大而不强的老路,来一个捡“现成饭”的蛇吞蛋,美哉美哉之后恐怕现金流就吃不消了,重蹈当年水泥原料扩张撑死的覆辙。
为什么敢下此结论呢?不信请看:去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0%以上,稳居建材行业之首。2014年,商品混凝土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预制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产量规模逾80亿立方米,消耗了20多亿吨的水泥和100多亿吨砂石骨料;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首次超过了水泥原料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的最大产业,巨大的市场规模怎能不令人垂涎三尺。所以,大型水泥产业集团和区域性龙头企业,挺进下游砂石骨料和商品混凝土产业,试图整合骨料-水泥-商混的完整产业链,其延伸的理由和产业逻辑自在其中。
不过有言在先,延伸产业链并不会像当年扩张水泥厂那般轻松,企业必然会遭遇既定商业模式及产业链太过散乱的挑战。
一是以赊销、拖欠货款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病根难除。客户要赢,这是最朴素的商业之道,也是商业的本质。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体现定价话语权的竞争壁垒,决定了盈利水平与投资回报率,而要打破原来通行的赊销拖欠的商业模式,无异于与虎谋皮难上难。2014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提高,企业回款能力与回款情况较2013年更加困难,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只有14.13%,低于2013年0.47个百分点。二是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过度竞争。2014年,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40%,我国混凝土产能与产量最大的江苏省,其产能利用率只有34%左右。尽管水泥企业有着原料成本的优势,但是水泥原料有限的利润能否填满下游混凝土资金流动不畅的“坑”,颇让人三思费解。三是混凝土工程普遍存在着“质量堪忧”与“寿命堪忧”的双重隐患。
眼前的市场现实是这样的,一方面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产能过剩,到处都是竞争惨烈的红海,利润率极低,不少企业是赔本赚吆喝;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另一方面,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高技术产品或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仍供不应求,缺口很大。这就给我们延伸产业链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高附加值,况且会成为今后水泥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高附加值不是“忽悠”出来的,更不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自然产生的,它是以隐形于实体产品中的科技元素、设计价值和品牌美誉度,体现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部件化的产品家族中,所以说,高附加值不像产能规模扩张那样,只要不差钱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山寨克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使得企业可以向客户的大钱袋子发起精准攻击,故而步入了由高附加值带来的高利润区。
1)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性(高耐久性的关键性能),高体积稳定性(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适当的高抗压强度和良好的施工性(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2)高标号水泥。既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又能减少石灰石滥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专家坦言,如果我国广泛采用72.5水泥,可节约40%的石灰石和减少40%二氧化碳的排放。3)个性化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产品及服务是指开发特种化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高技术产品,同时提供个性化项目需求的配套服务。日本住友大阪水泥公司针对修桥、修路等不同建筑项目的不同功用,为客户提供100多种特种水泥及配套专项服务,细分化的产品及服务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第6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创新力。
当以水泥产能规模论英雄阶段画上句号,企业单一外延增长的动力日渐衰减,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斗法的焦点开始向深部转移,此番以企业创新力强弱决定成败的博弈,较比以往低层次拼规模竞争更具有穿透力。
在“双重过剩”的背景下——水泥原料制造同质化过剩、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制造同质化过剩,先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服务、新模式将成为打破发展瓶颈、激活市场活力的新动力。谁能领先突破创新这个发展瓶颈,谁就将是市场竞争中的大赢家!谁能领先突破创新的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被称为瓶颈中的瓶颈,谁就将是引领一个时代的产业领袖。
一份来自业内权威人士2014年上半年分析报告,恰恰用实例支持了创新力才是决定企业市场份额多少、毛利率高低、回报率大小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划定竞争胜负输赢的楚河汉界。
分析数据表明,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的水泥毛利率高于其他5家同业上市公司,其中海螺水泥水泥毛利率高出其他5家同业上市公司10个百分点以上,哇塞,这个财务数据足以令熟悉财务管理的人惊叹,难怪人家年利润额能有110亿那么高呀!
为什么同质产品格局之下的同业7家上市公司,而毛利率却相差的如此悬殊,又是什么在财务利润报表中“捣鬼”呢?“捣鬼”的正是区别于有没有创新力、创新力的大与小上。
海螺水泥创新力主要体现在两大项:高标号水泥和余热利用发电。一是高标号水泥销售收入已经占营业收入一半以上,并且开始销售高毛利率的骨料。二是煤电消耗量大幅下降。海螺水泥有4套余热发电机组新投入运行,新增装机容量36兆瓦,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941兆瓦。这样一来,燃料及动力成本同比下降7.32元/吨,降幅7.16%,众所周知,水泥单位成本中,能源(煤炭和电力)成本大约占60%~65%左右。除了分享煤炭价格下降增加利润之外,煤电消耗量下降也是能源成本下降、增加利润的重要因素。
华新水泥创新力主要体现在水泥与环保业务协同发展上。华新水泥率先发展水泥窑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水泥生产的单位能耗下降带动了水泥成本明显下降。降低能源成本和清洁生产成了水泥行业竞争的杀手锏。
通过上面一番解析,这回该知道海螺和华新水泥能在产品同质化“红海”中提升利润,敢于大手笔整合兼并的底气来自哪里了吧!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来降低能耗,正是海螺和华新水泥经营业绩能够远远超过其他5家同业上市公司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中国北方最大水泥上市公司冀东水泥,为什么2014年上半年净亏损1.75亿元?除了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产品销售价格是上升的,而冀东水泥产品销售价格却同比下降8.90%之外,冀东水泥仍然沿袭了水泥企业降低能耗的常规方法,通过建立煤炭和备品备件统采业务新模式来降低采购成本,试图达到降低能源成本的目标,这与海螺和华新水泥依靠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相比,那些只能算是大家都在娴熟使用的基本功而已,好比是用自动步枪与激光制导武器对抗,本来就处在相互不对等的竞争博弈状态下,即便你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也会因为距离太远或对方火力精准且强大而甘拜下风。
宋代著名词人秦观曾吟诵出寓意深远的名句:“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宏观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水泥产业新常态的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