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法
浅谈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崔建法
预拌砂浆是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科技进步和文明施工要求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它具有产品质量高、品种全、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小、便于文明施工等特点。它可大量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并可促进推广应用散装水泥。
预拌砂浆作为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在建筑市场有着广泛的运用和价值。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是减少城市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节约资源、发展散装水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⒈起步早,发展快
常州市在2003年就开始酝酿推广预拌砂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推动进度较为缓慢。2007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改发〔2007〕205号),通知中明确指出:从2007年到2009年,用三年时间分三批在全国129个城市中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常州市被明确列入限期禁止城区现场搅拌砂浆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从此,常州市预拌砂浆产业发展出现新气象。
为了积极推广预拌砂浆,常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江苏省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常经贸资源[2008]272号)、《关于印发常州市建筑工程生产使用预拌砂浆若干规定》(常建[2007]139号)、市政府《关于颁发〈常州市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常政规[2012]6号)、《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通告》(常政规[2012]7号),市经信委、市城乡建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砂浆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常经信节能[2012]393号)等一系列文件。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迅猛发展,预拌砂浆生产能力和综合配套能力迅速提升。预拌砂浆主要有干拌砂浆和湿拌砂浆。2007年,在预拌砂浆推广之初,常州市认真吸取了上海等城市使用湿拌砂浆不成功的教训,着重发展干拌砂浆。经过八年的探索和发展,干拌砂浆技术日趋成熟,质量管理日趋完善,市场已充分肯定了干拌砂浆的优点,全市预拌砂浆行业中,干拌砂浆占绝对支配地位。
回顾常州市开展“禁现”工作,大致经历了制定政策、宣传动员、企业培育、市场应用等四个阶段。经过反复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常州市确定了“政府引导,企业跟进,市场化运作”预拌砂浆推广模式,通过八年的时间,证明常州市自主创新的推广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政府引导,企业跟进,市场化运作”预拌砂浆发展模式得到商务部领导的肯定,并作为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经过八年的努力,常州市现有预拌砂浆企业(干粉)29家,2014年实际完成预拌砂浆150万吨,名列江苏省第一,成为全国预拌砂浆推广应用的先进城市。目前,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早已跨过初步发展阶段,大步进入了成熟发展、稳步提升的阶段。
⒉全市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现状
2007年底,在政府的引导下,常州市第一家预拌砂浆企业诞生了。截止2015年上半年,常州市取得江苏省备案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干粉)达29家,建有全自动化预拌砂浆生产线39条,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实际投资3亿多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拥有预拌干砂浆运输车辆55辆,定额运输能力1650吨,背罐车5台,预拌干砂浆流动库(移动筒)1300余个,定额储存量39 000吨。
常州市预拌砂浆企业八年累计供应预拌砂浆563.8万吨,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4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因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为全市经济建设及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
⒊生产能力现状
经调研,2015年,常州市29家预拌干砂浆企业中,预拌干砂浆设计生产能力80万吨的企业有1家,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的企业有3家,设计生产能力40万吨的生产企业有1家,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的企业有13家,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的企业有10家,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的企业有1家。见表2。
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且充满不确定性,国际市场持续疲弱,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呈现出普遍性和全方位性的特点,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也不例外。
目前,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面临市场竞争异常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1)产能利用率总体较低,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是表示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标志,是反应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2)除产能利用率低外,利润总额、产品价格等一些经济效益指标,也可以作为考察产能是否过剩的间接辅助性指标。2014年,常州市预拌砂浆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滑;从价格方面来看,2015年上半年,常州市预拌砂浆出厂价格同比下降。显然,从这些相关的经济效益指标来看,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经济效益欠佳,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3)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全市预拌砂浆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行业供给超过了市场行业需求。
预拌砂浆使用量的计算一般采用两种计算方式:一种定额计算法,一种按水泥使用量进行推算。
按定额计算法:多层住宅砂浆用量为0.198m3/m2(建筑面积),高层住宅砂浆用量为0.0889m3/m2,按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建筑面积7:3来计算,则每平方建筑需使用砂浆0.16527m3,即0.281吨/m2。若按常州市每年建设2000万m2的住宅建设规模计算,则需使用砂浆330.5万m3,折算成干混砂浆为561.9万吨。
按水泥使用量计算:水泥使用量中的70%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30%用于建筑砂浆中。按常州市预拌混凝土使用量峰值2000万立方推算,常州市一年水泥使用量大约650万吨,其中30%用于砂浆,按水泥与砂1:2计则有需585万吨预拌砂浆的用量。
根据以上两种计算方式可以推算出常州市预拌砂浆的使用量的大致用量,而且同时要满足建筑工地没有自拌的条件。就目前常州市,干粉砂浆的生产规模已大大超过预拌砂浆的使用量,已经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
产能过剩的后果必然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企业相互压价,最终牺牲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⒋预拌砂浆行业布局极不合理,地区差异较大
常州市29家预拌干砂浆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武进、新北区,其中:武进区8家,新北区10家,天宁区1家,钟楼区3家,常州市经济开发区1家,金坛区3家,溧阳市3家。具体情况见表3。
表1 历年常州市预拌干砂浆年产量
表2 常州市预拌砂浆企业的设计产能
表3 2015年常州市预拌干砂浆生产企业分布状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市的武进、新北区这两个建筑量密集区域,占全市企业总数的62%,常州东部地区企业数量较少。在得胜河和澡江河两边聚集了常州市绝大多数预拌砂浆企业,特别是在奔牛镇和邹区镇,有7家企业,占24.14%,两家企业仅一墙之隔的有8家,占27.6%,企业扎堆情况现象严重。
造成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的现状,存在诸多原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方面:
⒈社会资本盲目投资
社会对预拌砂浆的需求持续增长,预拌砂浆行业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吸引投资者不断进入,这直接导致新增预拌砂浆产能不断扩大。由于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的行业现状,不少投资者对于成功进入并整合市场充满信心,纷纷大举投资,从而加剧了常州市的预拌砂浆过剩形势。
⒉地方政府支持
一方面,由于预拌砂浆是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是国家大力推广发展的行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增加GDP、就业和税收等方面的考虑,大力欢迎预拌砂浆企业投资,提供各种配套设施以吸引预拌砂浆企业前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
⒊行业信息不完备
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市场参与者往往不能掌握有关行业产能、需求变化的健全信息。
由于建筑工程的周期性特点,在进入抹灰、砌筑、地面等工序时,往往出现对预拌砂浆的需求快速增长的现象。而预拌砂浆的特点决定了无法长期储存,企业没有库存,只能现产现卖。在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造成了长期严重供不应求的假象。如年产40万吨预拌砂浆的企业,平均每月能满足近3万多吨砂浆产量,但在需求快速增长期间,需求量可能要达到6万吨,完全无法满足需求,这造成了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假象,短期内出现市场价格严重偏离供求均衡价格的现象。而在缺乏其他有效参考信息时,企业投资决策往往只能以现实的市场价格做依据。由于缺乏有效信息指导,导致预拌砂浆产能迅猛增长,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信息不完备成为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之一。
⒋行业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常州市在预拌砂浆发展之初,就没有制定全市预拌砂浆的发展规划,企业布局、产能总量控制没有形成一个指导性的意见,企业新建和扩大产能完全处于放开状态。作为备案管理初审的市墙散办由于法无授权,不能设置任何行政审批的条件,因此,缺乏行业总体规模控制的手段,无法做到避免一哄而上的发生。
⒌企业多头立项缺乏统一管理
新办预拌砂浆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在所在地发改部门立项;企业增加预拌砂浆能力,在所在地经信部门立项。企业工商登记、立项审批、备案管理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信息不通,各自为政,缺乏对全市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有效把控,是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企业已经将生产设备安装到位后,才到市墙散办申请备案,市墙散办无法做到事前掌握,只能被动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履行备案申请手续。
面对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对预拌砂浆行业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制定适合常州市经济发展特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治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⒈制定规划,合理布局
在战略上对预拌砂浆产业有清晰的规划安排,有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发展投入、扩大供给和鼓励消费的配套政策等,构建支持行业的规划,面向行业提供规划支持,有利于形成企业正确预期,遏制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
⒉严格审批,控制增量
要解决行业产能过剩,必须控制增量。针对目前缺少统一归口管理的情况,从有利于预拌砂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发,应进一步明确市工业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散装水泥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明确行业宏观管理的主管部门,建立职责明确、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在预拌砂浆企业注册审批过程中,加强行政引导职权。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⒊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不仅要考虑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更要考虑产品质量、能耗、环保和安全生产等因素,应将环保不达标、能源消耗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线全部淘汰。落实这一点,可以通过修改和完善常州市预拌砂浆产品质量标准、预拌砂浆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则,如果标准适度,合理提高,那么,通过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从而有利于科学、有效解决产能过剩。
⒋鼓励联合兼并重组
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是有效控制新增产能的一种方法。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鼓励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战略重组,将产业进行整合,提高生产资料的有效配置,实现企业规模经济效益。通过集团化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不断降低单位成品成本,持续提高行业竞争力。
退出成本较高是企业难以退出的根本缘由。企业难以退出,必然导致同期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所以解决产能过剩,还需从体制入手,降低企业退出壁垒。一是发展资本市场,支持企业间兼并和重组。二是要健全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做好企业重组、并购、破产后人员安置等方面的工作,努力解决企业退出市场可能存在的顾虑。对技术落后、规模较小、产出较低的企业可以适当对其财政补贴。
⒌控制商业银行贷款
一是要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企业的新增贷款,坚决退出产能过剩企业信贷市场,利用信贷杠杆,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继续恶化。二是充分利用银行自身的网络和信息资源,通过贷款、融资安排和金融服务等手段,大力搭建常州市预拌砂浆企业向外转移产能的桥梁,把市内预拌砂浆行业的过剩产能有序向市外市场转移,把市内相对过剩产能转变为支持省内经济增长的正面力量。
此外,对于创新型企业与成长型企业,政府及商业银行也可在信贷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⒍加强科研支持力度,奖励产业科技成果
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创条件、提步子,以高附加值、低成本消耗、低污染的新项目、高科技逐步代替落后企业低端产业。至于技改,可允许企业进行以提高预拌砂浆质量、降低能耗和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为目的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但不能允许以提高预拌砂浆产能为目的的技改。
⒎建立科学的产能过剩评价体系和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
建立科学的产能过剩评价体系和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确定适合常州市预拌砂浆行业发展阶段的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建立定期的产能利用情况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市场投资预期。一些指标如产能利用率指标、利润总额、产品价格等可作参考,定期对社会公布。
⒏加快培育第三产业企业
鼓励预拌砂浆散装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发展专业化预拌砂浆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化的预拌砂浆施工服务主体。从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实行施工服务外包,由专业的预拌砂浆施工服务企业、运用专业化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为建筑承包商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以确保施工质量,促进预拌砂浆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