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8点,这是本轮牛市的新高,自此之后,大盘便急转直下。至7月8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3421点,在三个周左右的时间内,累计最大跌幅34%,远远超过了牛市调整不超过20%的标准。
尽管国家出台了众多的利好政策,降息、降准、降费、限制对融资盘进行强制平仓等待,市场仍不买账,连续报以大跌,一时间,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变成了熊市。
7月4日,管理层连放大招,叫停了新股发行,集合了汇金公司、证金公司、21家券商、数十家基金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组成了救市集团军,力图扭转股市急速下跌的局面。
7月6日,护盘保卫战正式打响,多空方争夺激烈,最终护盘资金强力拉抬银行、保险、券商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盘蓝筹股,保持了上证指数没有再次破位下行,以上涨89点报收。
此后,救市的效果慢慢显现出来,7月13日,两市双双高开,沪指涨1.06%报3918.99点,成交230.3亿元;深成指涨2.74%报12367.62点,成交153.5亿元。两市600余股涨停。
从6月12日的5178点到7月13日的3918点,中国投资者经历了国家牛市与国家救市的全过程,在这一轮财富的暴涨暴跌中,近两亿股民重新认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诡谲,个中悲喜,也重新构筑了他们的财富态度。
保卫“改革牛”
A股是从6月15日的5100点开始暴跌的。
起初,监管层似乎乐见其成。5000点确实太高了。但随即这轮去杠杆带来的剧烈下跌,逐渐引发了从投资者到监管者的惊慌失措。
去年7月份,上证指数从2000点开启了这一轮牛市,当时的行情来得可谓恰如其分,宽松的货币环境、极低的估值水平,经济改革的良好氛围,这些都为牛市的启动提供了绝佳的外部条件,在经过数年熊市之后,投资者的信心开始逐渐恢复。
但是随着股市的逐渐上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股市,整个市场开始变得狂热,几乎是一夜之间,“国家牛市”这个概念开始变得流行,“改革牛”的市场信心被过度放大,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轮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的国家牛市,上证指数重上6000点只是时间问题,1万点也指日可待。
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很多激进的投资者开始大规模使用杠杆,从两融业务到伞形信托再到场外高比例配资,使得本轮牛市变成不折不扣的杠杆牛,上证指数不到一年就实现翻番,迅速重回5000点。
但是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只涨不跌的市场。快速上涨到5000点之后,股市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回调需求,而证监会在6月份开始清理场外配资,点燃了本轮暴跌的导火索。不同倍数的杠杆在暴跌面前被逐级爆仓,反过来又引发市场的疯狂踩踏。动辄连续大面积跌停,这种前所未有的杀伤力对投资者心理造成极大恐慌,只要晚跑一天,就几乎意味着资产缩水一成,投资者开始夺路而逃。
对于市场的暴跌,证监会一开始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并没有及时出手干预,随着暴跌开始超出预期,管理层才开始着手救市,但是由于投资者信心已经崩溃,救市为时已晚,不得不动用更加强力而又短效的措施让股市回归指数正常,让“改革牛”的信心重新建立起来。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改革牛”信心的重建,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政府的信誉,增大了之后改革的难度与成本。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中国此次不惜一切代价的救市手段被一些外界人士形容为“暴力救市”,这种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场行为必然造成政府信誉的流失以及相关道德风险问题。即便成功“救市”,但最终是要付出高昂的制度成本的,即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伤害,监管规则给人留下可以随意修改的不确定感,投资者风险自负观念倒退,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归模糊等。美联社一篇文章提到,虽然A股下跌不一定会影响中国整体的经济,但政府为稳定市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禁止股东减持股票,可能会让政府的信用受损。
回归常识:回归到全球投资者公认的价值体系中来
其实,中国股市的短期涨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回归常识,奠定长期牛市的基础。而这种回归,首先是要回归到全球投资者公认的价值体系中来。
无论资本市场还是投资者,最惧怕的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试想本次股市大涨,股市上涨了一倍后的4000点上,《人民日报》评论牛市才起步,证监会主席多次表态“改革牛”,为本来已经热得发烫的牛市背书。但转眼之间,A股IPO又一次关上了大门。而未来,股票上市的注册制改革,这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大方向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会给久病的资本市场带来健康成长的力量,却也有可能令当下监管者精心维护的企业高估值和壳资源迅速蒸发。
股民们真是发新股也怕、停发也怕。中国特色的市场管理者,似乎是最顺应民意的管理者,每天为指数的涨跌奔忙,可到头来,A股要么十年不涨,熊冠全球,要么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投机场所,成为产业资本和投机大户收割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的“韭菜田”。
本来,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推出改革成本最低。这些不言自明的道理,却被无视。25年,一个人从婴儿都会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的青年,中国股市还在治乱循环的低档次治理中不能自拔。实体经济快速成长,中国已经成为经济体量全球第二的国家,这给资本市场提供了最好发展机遇。但黄金发展期被浪费,中国的投资者并未从企业的稳定发展中获得回报,相反却培养出高抛低吸的投机恶习。
如今,人口红利消失,经济降速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以先发国家的经验,资本市场也将进入稳定缓升的阶段。这意味着,中国人很可能与高回报的证券市场无缘。
更可怕的是,这一轮踩踏事件的发生,让新入场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又形成了赌博与愿赌服输的偏见,在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全球财富趋势的背景下,中国投资者的财富结构调整,将又一次被延迟。
链接
30天的股市涨跌史
6月12日,沪指创下5178.19点的七年半新高后,以5166.35点报收,较前一交易日涨44.76点,涨幅为0.87%,5178.19成为本轮牛市的顶点。
6月18日,备受瞩目的券商新股国泰君安进入上市申购流程。由于其融资规模较大,吸引了大量资本从原本持有的股票中撤出,怀着“新股上市后会有多个涨停板”的期待,进行申购。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这可能只是当天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这一天,沪指下跌182点,报收4785点。
6月19日,股民们期盼中的拉升并没有到来。沪指暴跌306点,深指暴跌1009点,这样的局面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股市的巨幅震荡引起舆论的巨大反响。不少投资机构降低仓位,一些散户则“割肉出逃”。在这一周的时间内,重挫逾13%创七年最大单周跌幅。
6月23日,沪指报4576.49点,反弹98点,涨幅2.19%。
6月26日,沪指收盘4192点,暴跌7.4%,两千多只股票跌停,创业板也几近跌停。
6月29日开盘后,“双降”消息刺激沪深两市高开,却没能拦住它们一路走低。权重股接连“跳水”,题材股掀起跌停潮,沪指虽尾盘有所拉升,但全天盘中巨震10.07%,两市逾1500股跌停。
6月30日,在基金业协会倡议“不要盲目踩踏”、证券业协会表示“强制平仓影响小”以及养老金入市消息的共同推动下,沪指开盘小幅反弹,随后再次暴跌。但临近收盘时,大盘强力反转,飙涨5%,站上4200点,创业板则势头更猛。沪深两市近300只个股涨停。
7月1日的暴跌随之而来,将30日的反弹点数全数吞噬。此时,市场上充斥着纷繁莫测的消息。有人担心“境外势力做空”,也有人悄悄传播着各种阴谋论。
7月2日,沪指一度失守3800点,在“石化双雄”等权重股拉升下,终报3912.77点,又现千股跌停。这天,证监会宣布对涉嫌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专项核查,但“黑色星期五”如影随形,不仅千股跌停,沪指盘中再创本轮调整新低。
7月6日,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发布,国家队开始入场救市,多空方激烈争夺,最终护盘资金强力拉抬银行、保险、券商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盘蓝股,上证指数没有再次破位下行,以上涨89点报收。然而,护盘资金顾及不到的股票仍维持了大跌的走势,两市共有900多只股票跌停。
7月7日,除银行石油等板块上涨,超过1700个股再次坠入跌停的深渊,且买盘几乎统统为零,这意味着股票的流动性丧失。
7月8日,市场仍不买账,大盘收报3507点,较6月12日5166的高点重挫1600多点。
7月9日,救市效果初现端倪,上证指数连破3600、3700关卡,大涨5.76%,收盘时千股涨停。
7月15日,沪指在四天上涨后,报3805.70点,跌118.79点,跌幅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