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5-07-23 02:35冯晓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理念大学生能力

冯晓虹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23)

1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包含的概念比较丰富,要解释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从字面上来看,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它意味着改革,意味着变化; 二是创业,具体来说就是指创立自己的事业,体现的是一种开拓精神,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而当这两种因素相遇以后就碰撞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就基本情况来看是比较丰富的。在业内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单方面的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显然这种理解比较单一,而另一种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显然,我们所采用的理解是创新创业教育是二者的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从理念到实践上的切实的融合。具体说来就是指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知识与科技要素的作用日益显著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在工作岗位与事业方面的创造性的理念与能力的教育。它强调的是受教育者能够在自身的职业规划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在新世纪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能够将自身事业发展的实践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能够在自己的就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事业上拥有强大的进取开拓精神。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而在中国得到真正的认可并付诸实践是在1998年。这一年国家面向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面向21 实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份文件中具体提出了“加强对学生较适合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产业”。随后就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中国一流高等学府对国家的这一政策进行了积极的响应,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新世纪以来国家更是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教育,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育培训”,并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对近百所高校的两百多位教师进行了培训。而后又实施了《大学生KBA 创业基础》这一项目,将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向前推进,面向所有学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与信息。后来更是将社会市场运转与企业发展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学生也大都对创新创业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来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基本理念缺乏、教育与人才培养不相符合、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在这一系列问题的阻碍下,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形势分析

3.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中国大学生自产生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分配工作的模式中,一直对就业能力存在忽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就业遭遇了很大的危机,由此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从危机中不断成长成熟。对就业能力最基础的理解就是求职者对工作的获得和保持的能力。也就是说劳动力在生产市场中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不断在这个位置上前进与发展的能力。这种所谓的位置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需求:自身和社会。对自身来说就是要在符合自己的就业目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对社会来说就是就业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支配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地指向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效益与生产动力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能够保障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能力。

3.2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这些年一直比较悲观。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并不是一帆风顺,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紧缩期,在之后甚至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都处在一个紧缩的阶段,整体的就业环境并不优良。其次,高校自发展以来就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也给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另外从大学生自身来看,“眼高手低”这一实际问题并未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还将存在相当一段长时间。最后整个就业市场并不完善,就业渠道有限,就业信息的交换不及时。对大学生就业来说这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对就业产生了多方面的障碍。

4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首先我们在前面一直强调过一种观念,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不良状况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我们就从具体方面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理念,能够从观念上改变大学生就业方面一些障碍性因素。具体来说就是转变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大学生作为正在迅速壮大的年轻人群体,有着相当程度的积极性与进取性,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引导,使大学生的能力与才华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实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这样一种刺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主体上减少大学生就业的障碍。

其次,从培养目标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充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是面向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所必需的。创新意识与管理能力的缺失一直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对这一方面的弥补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最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所具备的较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上。从以往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是相当丰厚的,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十分有限。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激发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在这种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会更具备时效性与适应性,更能够满足市场运行的需求与需要。

5 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我们在前面已经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本部分将从改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角度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从国家的教育大环境来看,要不断深化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缺乏,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通过教育上的改革从理念上和实践上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予以支持,从办学主体方面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其次从大学生本身来说,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需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环境,能够体会到当代经济发展的强烈竞争氛围,不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身的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也是现在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实践管理是制约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才能够保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最终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6 结语

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对象,不仅要求自身具备较高的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在市场运转中大学生能够充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要求大学生能够从学习者转化为生产者。而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更是进一步呼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通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1]郗杰英.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基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分析[DB/OL].http: //www.cycrc.org/,2005-6-1.

[2]徐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

[3]王锋.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18.

[4]曹胜利,雷家骑.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5]钱贵晴,刘文利.创新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理念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学生之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