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北宋

2015-07-23 10:00
海峡旅游 2015年7期
关键词:汴梁台湾人中华文化

城市大不大,不在于面积,而在于能否以大海般的心胸包容外来者;城市的价值高不高,不在于GDP,而在于住民是否有足够的人文素质。很多人去台湾旅游,是因为听说那里是保存中华文化最好的地方,台湾人温良恭俭让。

那么何谓中华文化?

我去台湾采访,游览车停下时,天正下大雨,主人给每个客人准备了雨伞,然后派人在车外撑伞,因为客人下了车但还没打起伞的那一瞬间有可能淋到雨;朋友想坐台北捷运去“总统府”,便向工作人员询问路线,对方打电话确认了路线,在纸条上写下如何转车、需要多少钱、下车后应怎么走,然后交给我朋友;陆客到银行办业务,工作人员说该行没这个业务,便走到门口指路,告诉陆客应去附近哪个银行办理;民众到地方政府洽公,走错了窗口,办事人员请民众坐着,自己去把“对”的办事人员请过来,替民众处理。

再讲几个现象:

若台湾民众在街头卖无证臭豆腐之类,只要摊子没有影响交通,便不会有警察来赶人;在台湾生活过的大陆人,往往纠结于如何将垃圾分类,但当地人每天按时出门等垃圾车,早已成为一项生活习惯;“北捷随机杀人”事件后,捷运上多了“人民保姆”——警察的巡逻,但仍不进行乘客安检;虽然台湾并非到处有监控,但破案速度非常快,因为小区监控不是摆设,而若命案发生在路上,过路司机都有责任将行车记录仪记录的东西发给警方;仪队哨兵在景点“站蜡人”时,会有便衣同袍替他擦汗,这是对哨兵的照顾,也是对游客的体贴——因为,这样就不会麻烦那些会纠结要不要帮忙的好心游客了。

有人说台湾人的温良恭俭让是日本人训练的结果——这种误解不新鲜。但我认为,台湾人淡定严谨的个性、重视环保的素质、彬彬有礼的风度,跟古代中国人如出一辙,而日本只是中华文化的“二道贩子”。

早在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诸如温良恭俭让的故事太多。

汴梁人若发现本地人欺负外地人,就会帮外地人,甚至自己花钱请官府调解,若外地人要做生意,本地同行会主动上门指导,甚至借给资金、材料;宋初汴梁百姓侵街摆摊成风,以致路上无法走仪仗,皇帝想出的办法是,简化自己的仪仗,以适应被百姓变窄的街道;为了方便百姓,汴梁的格局不像唐都长安那么方正,汴梁处处有市场,夜里不宵禁,还出现了最早的消防队(即军巡铺,“消防”来自日语)和城市管理部门(即街道司),而后者的主要职责是沿路洒水以保护百姓不受尘土困扰……

当时的中国不曾自称天朝上国,却最珍重自己的人民,若你看过《清明上河图》,便会发现这些端倪,而这张风俗画中的场景,就发生在很多现代中国人认为最丢脸的宋徽宗时期——这种误解也正常。毕竟,大部分人的认知是,地域广大的朝代才有面子。

然而,真正的宋史,跟台湾地区的现实惊人相似:北宋的下水道用了九百年,至今仍管用,让我想到马英九、郝龙斌当台北市长时专做改善下水道这种看不见的政绩。一千年前的汴梁,发展方向是方便生活,而非方便管理,一千年后的台湾,公权力部门的思维似乎仍是这样的:麻烦自己就能解决的事儿,为何去麻烦民众?而疑罪从无、司法独立、官不修衙、严禁公款吃喝、法官不能应酬和结交官员……这些为官之道和法治精神看起来很西化,其实都是“国货”,因为宋朝就是这么规定和实践的,而在台湾,这些传统精神全部完整保存着。

有一天,我翻到龙应台写“沙漠玫瑰”的文章,她说,自己和儿子见证了名为“沙漠玫瑰”的沙漠枯草“复活”的整个过程,所以为之欢呼,而没见证过程的邻居只看到了一把难看的地衣,所以不理解她的兴奋——而这就是我们要读历史、知来去的原因。读了历史,会更明白,台湾人的基因来自闽南,闽南人的基因来自唐宋时代的中原,因为地域上相对封闭,他们相对多地保留着中国人本来的样子,传承着中国人天生的严谨,所以其实,很多大陆人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传统”吸引了,于是产生了一定要去那里看看的冲动。

日前我询及台湾缺水问题时,一位台湾记者激动地说:“哪里有什么宝岛?台湾有地震、台风,各种天灾,但人民努力打拼、经营,把这个原本瘴疠遍地、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变成了宝岛。”我顿时想起了老师说过的,“爱拼才会赢”来自漳州方言,“爱”就是“要”,而非“喜欢”。闽南人的打拼精神和开拓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特征。

我喜欢住在厦门,玩在台湾。两岸是彼此的镜子,必须借助对方,才能找回逐渐失落的本我。或许,正因现实多苟且,我们更不能坐井观天,更应上路去拥抱远方。舍此不谈,何必远行?

猜你喜欢
汴梁台湾人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谈《盛世·汴梁》的“学科融合”法教学
汴梁姑娘
诗词楹联中的汴梁龙亭
台湾人在上海的公益活动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