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北宁中学 ●梁正翔
今年“州庆”假期,携妻女到建水燕子洞游玩。燕子洞,因洞内外岩壁上巢居着数十万只白腰雨燕而得名,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表演等独特景观著称于世。
燕子洞景观气势雄伟,钟乳千姿百态,探索其间,如临仙境,似游龙宫。洞内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3000米陆路、800米水路游览线上,分布着三组规模宏大的岩溶景观。在导游小姐的引领下,我们游览了“龙泉探幽”、“天街撷美”、“梦幻世界”等景区,每一景区景观独异,共有大小厅堂数十个,景点数百个,可谓五步一奇,十步一景,步移景换,美不胜收。
值得一提的是,燕子洞景区的外部环境做得很不错。那横跨泸江的百米吊桥、登山长廊、绝壁游廊、三清阁、升仙坊、观燕亭,游人如织;3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叶茂,古树名木生长于悬岩峭壁间,林间松鼠嬉戏,百鸟争鸣;开发者利用石灰石风化后千奇百怪的象形奇石,做了不少类似于太湖石的景点,更是让我这个喜好奇石的游客不忘拿起手中的相机,频频拍照,流连忘返。
对奇石的兴趣,源自于我的恩师王开老师。
王老师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有一次去拜访他老人家,偶然间,看到其博古架上摆放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顿生羡慕之心。那时,我对奇石并不了解,但只是它外在美的魅力,就已让我难以抵御其诱惑。一时兴起,便向恩师请教起奇石的赏玩来。
王老师告诉我,奇石,是具有艺术之品,具备天然之美,使人领略奇妙意境,让人感觉超凡脱俗的石头。因其千姿百态、观赏性强,称其为观赏石;因其怪异嶙峋、鬼斧神工,称其为奇石;因其高雅脱俗、赏心悦目,称其为雅石;因其风姿绰约、美不胜收,称其为美石;因其玩味无穷、妙趣横生,称其为玩石;因其江河冲刷、水显精灵,称其为水石;因其置之文案、陶冶情操,称其为案石。现大多统称其为观赏石或奇石。观赏石应具有形奇、纹妙、色美、质精的特点,有些观赏石还讲究“瘦、皱、透、漏”四形,或“清、奇、古、丑、朴、拙、顽、怪”等,归结起来是取其自然美。古代文人雅士赏玩奇石最讲究“瘦、皱、漏、透”四形,如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和昆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古人赏玩奇石的讲究,不仅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趣向,更说明古人是把赏石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仕途体验、境界体验来追求。“瘦”,清高,有骨气;“皱”,历经岁月磨难,身经百战;“漏”,上接苍天,下连大地,沙里淘金,弃废而存宝;“透”,虚怀若谷,耿直无私,清廉明正,堂堂正正。这正是古代文人雅士自身形象的生动写照。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此,我便爱上了奇石,有意无意间,也收藏了不少。
山川天下秀,余气散为石。石,乃艺术创作的源泉。音乐家用灵璧磬石制作的磬钟,演奏出声色悠扬、余音绕梁的乐曲;画家通过掌握山石的表现技能创作出气势磅礴、意境深邃的山水画;雕塑家用石头创作出独具匠心、新颖脱俗的空间艺术;文学家以石头为素材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园林设计师用假山石在庭园内再现大自然中的名山大川;建筑师以石头为材料,建造出古朴典雅、美轮美奂的建筑……石头中潜伏着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由普通岩石演变而来、无为岁月雕琢而成的奇石,是大自然的化身,体现了象、韵、意完美统一的圆满境界,不得不让人感叹天意之睿智、自然之伟力,不得不让人心醉神驰,欲拥入怀。奇石最让人沉醉其中的,就在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精神品格,即它的人格化神韵:石坚贞,不随波逐流;石沉稳,不浮飘轻狂;石淳朴,不装腔作势;石宁静,不喧嚷鼓燥;石淡泊,不虚荣好名;石恒久,不半途而废;石苍桑,不倚老卖老……只要你怀有澄明之心、思辨之绪,就能感受到奇石的这些精神品格,进而启发灵智,提升人品,达到养心、修性、怡情、励志的目的。
大山里出生的我,对山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喜欢登山。一次,气喘吁吁登临山顶,上面居然还突兀着一块形如“奔牛”状的奇石。我欣喜万分,攀爬其上,仰望蓝天,俯瞰大地,那种“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多么的惬意,觉得自己十分伟大,已征服了高山。直到有一天读到著名散文家毕淑敏的一段话,才恍然大悟。她说,其实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对山,人类必须谦逊和敬拜。
没有石头哪来高山?崇敬高山,我们同样有理由崇敬构成高山的石头;崇敬石头,自然就更崇敬具有人格化神韵的奇石了。
奇石,永远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