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海松
摘要:丰宁剪纸纸风格细腻独特,取材十分广泛,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乡土气息很浓。其技巧分刻、剪两种,用于室内装饰和欣赏珍藏。其窗花由于象征喜庆,用于春节装饰,倍受群众喜爱。其艺术特色是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玲珑剔透,曲线流畅。内容多以花鸟虫鱼、民间传说、戏剧人物为主。这些年,又增加了彰显承德地区风貌的人文景观,如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名胜景致,既可点染,也可单色,造型质补,雅俗共赏。
关键词:丰宁剪纸 文化遗产 艺术流派
近年来,丰宁剪纸在传统手法上进行改革创新,造型趋向立体直观,格调追求豪放形象,把丰宁剪纸的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销量每年近千万件。凤山、大阁两镇巳发展专业作坊数百处,经营窗花的艺人多达千余名,两镇每年腊月都有销售商花的市场,“花市”久盛不衰。
丰宁地名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字“丰阜康宁”。清乾隆年间,剪纸就已在县内广为流传,至光绪初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时任清县衙小吏的秦敏清曾著文评述了清代丰宁满族剪纸的艺术风格。
丰宁剪纸纸风格细腻独特,取材十分广泛,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乡土气息浓郁。其技巧分刻、剪两种,用于室内装饰和欣赏珍藏。其窗花由于象征喜庆,用于春节装饰,倍受群众喜爱。其艺术特色是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玲珑剔透,曲线流畅。内容多以花鸟虫鱼、民间传说、戏剧人物为主。这些年,又增加了彰显承德地区风貌的人文景观,如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名胜景致,既可点染,也可单色,造型质补,雅俗共赏。近年来在传统手法上进行改革创新,造型趋向立体直观,格调追求豪放形象,把丰宁剪纸的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层次。盖因地域细分,我们将其形成的艺术流派整合如下:
其一,黄旗地区:以黄旗镇为中心,以滕姓、邢姓为代表的剪纸群落,到清末达到鼎盛,这个群体以人物见长,多取材于戏曲、神话故事、剪法清秀、剔透,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邢淑珍(王老太太),80年代的后起之秀魏文娥、石俊凤(这两位多次随我国文化表演团出访世界各国)都是黄旗地区的满族剪纸传承人,现在石俊凤的外甥女(河北民间美术大师)张倩、侄女石小珍是当前最年轻的传承人。
其二,大阁镇(县城)地区:清代末年的刘坤之母(刘戴氏)(1876-1958)以精密、留线、取线纤细见长,是大阁地区的优秀代表。活跃在民国年间的代表有周凤英(1922-1995)周淑珍(1922-1945)、刘炳莲(1911-1986)、贾张氏(1907-1984)、胡文莲(1896-1949)、郝焕书(1919-1995)。她们大多是亲戚邻里关系,一生视剪纸为生命。对他们来说上辈人留下的“花样”子(剪纸范本)是最珍贵的遗产,1939年(为康德六年)大水冲毁了贾张氏的房屋,她冒生命危险在危房中抢出的惟一财产就是那包“花样”。
这个时期是丰宁满族剪纸创作群体最大,(几乎家家都有人剪纸、村村都有艺术家一样的高手),继承传统最兴盛的时期。
由于时代变迁,上世纪50年代,妇女走向社会,无暇再剪纸,出现了一批以刻纸(比剪纸成本低,产量大)为生的剪纸专业户,这些人多是男性,此时是剪纸向刻纸、互赠向买卖、无市向有市转化时期。王德(1934年生)是这个时期的大阁片的代表,他曾出访美国。同期的还有高立江(1940年生)、姜桂芝(1943年生)等人。他们创办了丰宁剪纸的市场,使互赠变为商品,这个时期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中叶,兴盛于上世纪60年代,结束于本世纪初。
这时期剪纸者仍有王秀杰(1940年出生)、孙孝枝(1940-1985)都是继承传统的大家。王德之子王福田、女儿王占云及张路琴是当前剪纸的高手,他们文化水平高于父辈、接受了现代艺术的影响,有自己独到艺术见解,又年富力强,是丰宁满族剪纸的后备军。
其三,凤山地区:由于凤山是丰宁旧县城(汉代的要阳郡、清乾隆年的四旗厅、丰宁县都在此设制)文化底蕴较深厚,所产生的剪纸作品文化内涵较深重。
丁春娥(1901-1966)凤山镇人,擅长人物、花鸟。章孟氏(1912-1972)凤山王营人,擅长花鸟、碟篮瓶,建国初创作大批新生活题材作品。(1921年生)剪技精细,擅草虫、花蝶,作品被收《热河窗花集》。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凤山地区是丰宁剪纸(刻纸)最为集中的产地,涌现出一大批剪纸高手,其中有教师、工人、农民。如:冯文清(教师)、崔俊一(工人)、王国瑜、王国潘、万翠萍、张如、余季林。
其四,选营、南关地区:代表人物是范景荣、范凤珍、,她们的作品剪毛长、留线细,属精细类剪纸,偏于写实,范凤珍曾获河北省电视剪纸大奖赛二等奖。
其五,窄岭地区:这一地区的作品除窗花以外,还有由年画移植的大幅室内装潢剪纸。代表人物:石人沟的徐淑琴(1946年生),以自己生活经历创作出的剪纸组画,生活气息十分浓重,造型十分优美。刘淑兰(1948年生)西两房人,常常是把工具带到地头,利用劳动间歇,面对自然创作剪纸。
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近年来,丰宁剪纸在传统手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将艺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年销量近千万件。如今,在当地的凤山、大阁两镇,仍存有专业作坊数百处,经营窗花的艺人近千人,两镇每年腊月都有销售窗花的市场。
目前,丰宁满族剪纸的传统技艺大多留存在70岁以上的老人手中,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张冬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参考文献:
[1]和珅,梁国治.清·钦定热河志[M]天津古籍出版社
[2]马铁松.丰宁满族自治县志[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3]白瑞杰,张成.丰宁历史文化[M]哈尔滨出版社,2007.
[4]马铁松.丰宁旅游大观[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5]白瑞杰.丰宁考古文物与民俗文集[M]农业出版社,2010.
[6]傅德海.凤山镇志[M]云南出版社,1996.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