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妮 梁文芳
摘 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国际背景下,会计报告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财务信息,它也必须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企业的传统收益观显然已经不适应这些变化,因而亟需改变这种旧的方法,从而完善财务报告。本文通过与传统收益观的比较分析,阐释全面受益的特点和实施意义,进一步强调其重要性、科学性,为落实全面收益观和贯彻新准则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收益;全面收益;落實
一、全面收益观的相关理论
1.全面收益观的内涵
我国在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9条对于全面收益观做出了相关的规则。净收益和其他收入效益之和共同组成全面收益,全面收益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对的,反映的是资产现值,打破了历史成本这一计量方式的滞后性,能够及时反映现实价值,为企业对经营成果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剖段。
二、传统收益观与全面收益观的不同
1.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定义
传统收益其本质就是利润。而全面收益观按照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反映了权益的增减变动的情况,对未来收益做出准确的计量。全面收益弥补了传统收益观的缺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做了有效的估计。
2.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确认原则的差异
传统收益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来确认的,即取得时的购入价格。传统收益在可靠性原则表现在通过实际配比原则来实现的,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将有效信息提供给报表使用者。传统收益在谨慎性原则方面表现在预测损失,而非预测价值。
全面收益则是通过公允价值来确认计量。全面收益不仅提高了可靠性的实际运作。且在复杂变化的经营活动中,全面收益同样体现了权责发生制,从初次确认到再确认,准确提供出具有决策意义的有用信息,突破传统收益的缺陷,增强现代企业的活力。
3.传统收益和全面收益二者在范围,计算以及确认模式也是不同的
全面收益的范围显然是要比传统收益的范围更广,全面收益是通过期末期初的净资产的差额减去补充投入的资金,再加上已经收回的投入资金和分配的股东利息。而传统收益即为利润,也就是经营营业额和经营费用的差额。全面收益克服了时间反应差,更加有利于决策。
三、全面收益观的进展以及特征
全面收益观的提出是市场经济中的对企业更好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它有着自己所独有的优势特点,是对传统收益方法确认的改革。在世界经济发展多元化环境下,全面收益观的国际化也逐渐显现。
1.全面收益观的来源
全面收益观是在全球经济化的趋势下,传统收益观对变化的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应运而生的。它是时代的产物,全面收益观作为一个正式的会计概念,最早以文件形式出现是在1980 年,美国的FASB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随后英国也做出相关规定,继而发展到全世界。
2.全面收益观的特征
基于与传统收益的比较,不难显现出全面收益有下列一些特征:
一是全面收益观的计量基础优于历史成本自身的滞后性的特点。
二是全面收益观遵循决策有用观的经济活动目的将非常项目的利得和损失也有效记录在净收益中。
三是全面收益观在财务状况表的项目,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从而对企业的绩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
四是全面收益观的现实有效性与稳健性原则。
3.会计计量属性下的全面收益观
全面收益观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克服了历史成本不能反映未来成绩的缺陷,产生了自身所特有的优势特点。第一,全面收益体现了资产现值和未来价值。第二,全面收益很好的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现状。在财务报告中,让报表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发展信息。
四、在我国新财务会计准则的背景下,采用全面收益观的意义
在2014年以前,我们都致力于认识全面收益观,分析它,但并没有切实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2014年的7月1日之后,我国重新修订了会计准则,标志着会计体系的成熟和发展,全面收益观的确立有利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得到有效监督。
1.当前环境下全面收益观的发展
当前,在新准则确立的背景下,我国与国际会计协同一致,改变了严格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要求,选择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2.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稳步发展下全面收益的完备
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对全面收益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鉴于其实行的初级阶段,要想全面收益观落实好,逐渐成熟的市场环境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贯彻实施好这一准则才能真正的和世界接轨。
第一,克服公允价值自身的主观性。监督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将这种主观性降到最低。其次,加强估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会计准则的实行,离不开法律的约束。
第三,我国会计的成熟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为我国会计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四,对衍生工具的详细表露。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资金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全面收益观可以帮助决策者解决衍生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
五、总论
作为公司核心的报表——财务报表,它直接显示了公司的盈亏情况。而全面收益观不仅对企业资产现值的确认,且对未来预计。全面收益观也是有缺陷的,如计量的成本告,工作量大,因而需要借助一些有效的计量技术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全面收益观是我国同世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势所趋,全面收益观的应运也有利于消除国内外的差异,进一步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雷雪妮(1990- ),女,汉族,山西省柳林县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会计硕士,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